[size=1.13]10月23日,在四川省平昌县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翠绿茂盛的茶园里,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手持机械、锄头等,忙着给茶树修枝、整形、除草……为来年茶叶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size=1.13]
[size=1.13]近年来,平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全力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size=1.13]“绿叶”变“金叶” [size=1.13]种一片茶,守一片绿水青山;兴一片茶,获一座金山银山。茶叶对于平昌县,不仅是撬动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杠杆,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三十二梁镇茶叶种植大户蔡方儒就是享受“绿色”红利的受益者之一。 [size=1.13]蔡方儒曾经在西安从事建筑行业,2013年,他看到平昌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从零基础开始种植茶叶。 [size=1.13]
[size=1.13]后来,他又成立了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3条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军。目前,他的茶园种植了中茶108、中茶302、名选131等茶叶品种1700余亩,直接带动周边一千余名居民就近就业。 [size=1.13]“现在绿植多了,生态环境变好了,我们发展茶叶,做优茶叶品质都更有信心。”蔡方儒表示,下一步将引进茶树新品种,在品质上下功夫,做强土特产文章。 [size=1.13]同样忙着茶叶管护的场景也在邱家镇嘶峰村上演。该村村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盘活撂荒地和边坡地,整村推进茶叶种植。目前,已建有标准化茶园基地面积2000亩,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全村总收入突破亿元,走出了一条“绿叶”变“金叶”的特色发展之路。 [size=1.13]这样的“绿色”海洋,平昌县已建成28.5万亩。近年来,平昌县通过科学规划、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促进环境保护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让山水间的一抹抹绿色成为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提款机”。 [size=1.13]“青山”变“金山” [size=1.13]近日,走进望京镇栏杆村的瓦灰鸡养殖基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下,成群结队的瓦灰鸡在悠闲地追逐、觅食,养殖户苟于毅在鸡群中忙着投喂杂粮,检查幼鸡生长状态。 [size=1.13]“我刚卖了400多只,预计年终收入6万余元。”苟于毅介绍,瓦灰鸡肉质柔滑、细嫩,口感比其他鸡肉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size=1.13]
[size=1.13]瓦灰鸡口感好、需求大、品牌响,得益于栏杆村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无污染,特别适宜山地鸡生长。 [size=1.13]尝到林下经济的甜头后,栏杆村挖掘森林文化,推动林业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现在村里瓦灰鸡养殖已成势头,已发展示范养殖大户18户,另外有150余户村民养殖。”县应急管理局派驻栏杆村第一书记丁张表示,目前,该村瓦灰鸡存栏2万余只,养殖棚140余个,加工房1个,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size=1.13]坐山养山,才能靠山吃山。“我们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当利用林下资源、林间空地、林缘林地,采取林下养殖、林药、林菌、林蜂等模式,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望京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季萍介绍,近年来,望京镇累计完成土地整改1903亩,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3034亩,完成义务植树0.5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58%,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加。 [size=1.13]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平昌县按照“政府引导、片区协同”的原则规划“林下经济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种植0.2万亩,林下采集15万亩。2024年,该县林下种植产品产量150吨,其中药物类120吨、菌类30吨;林下采集野生菌120吨,采集野生药物45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