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活动,从2024年9月到11月,在成都陆续推出41场集中展演,举办13项配套活动。这是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施行后,四川迎来的又一川剧盛事。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文艺评论版和川观新闻文化频道,特别约请专家学者对川剧节汇演活动及其剧目等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尹德锦
2024年7月29日,四川省人大通过《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明确要求保护川剧的代表性剧目、音乐、表演技艺、唱腔以及民俗、方言等;对经典传承剧目、曲牌进行记录整理和复排演出;开展川剧演出展示、研究交流、传承普及等活动;注重川剧集体传承和活态传承;推出具有川剧艺术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沉浸式体验场景和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建设川剧艺术戏窝子、主题街区等34条符合四川省情和川剧保护传承规律的地方性法规,为川剧振兴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在保护传承条例出台后,全省宣传文化部门、川剧艺术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积极行动起来,以举办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为契机,探索传承创新,推出不少传统优秀剧目,为古戏新演、古曲新唱、古艺新做拓展了新时代的川剧改革创新空间。
其中,巴中市恩阳区川剧艺术团带来的,由戏曲名家肖德美和编剧、导演陈国礼新排的传统高腔大幕剧《玉簪记》,令人耳目一新,既有传统经典的本味韵味,又有现代观演方式的新切入,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删繁就简:老戏精耕“观演新”
传统剧目是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乡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无疑具有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表达节奏和情感诉求。《玉簪记》源自明代传奇,为川剧十八本之一,亦是体现川剧“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表演艺术特点的代表剧目之一。
该戏讲述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因一见钟情而冲破清规戒律,互赠玉簪鸳鸯坠作为定情信物的爱情故事。《玉簪记》中的《秋江》《逼侄赴科》常作为单独的折子上演,并荣获诸多赞誉。然而,全本大戏却有40多年没在川内搬上舞台。
这次川剧汇演,将原本3个半小时的大幕戏《玉簪记》做了加减法,删去内容重复、曲牌相同、晦涩难懂的唱词唱段,以及对情节没有推动作用的部分,增加了《越窗私会》小生表演的重要场次,用两个小时的时段,向观众呈现出一台川剧经典作品。
新排《玉簪记》不仅打通了演员身体叙事的合理性,亦充分展现出表演者唱念做打的功力。诙谐的身段动作、通俗的白话唱念,不时引发观众喜、悲、笑、喧的情感共鸣。
陈国礼认识到:“守正是我的信念,创新是我的意愿。现在要面向青年观众,若是一直‘老’演,肯定坐不住。要让传统川剧贴合现代审美,演出能让观众接受、欣赏的戏,戏才能真正‘活’起来。”
新排上演的《玉簪记》从巧思细作切入,在排演细节上做足功课,哪怕一句唱词的强弱分配,一段帮腔节奏的抑扬处理,一则身法程式表演的力度控制,一帧人物情绪表达的张弛把握,每一个砌末道具的设计、摆放,上下场的迁换速度,都得在剧演的情理、情节、情境乃至有效表演时长的规制中,进行反复推敲、斟酌、苦修、打磨,为的是不让任何一丝细节的放任和疏忽,流入观众眼中,而放大为该剧的垢弊。
如此从观众角度出发的改创思路和执行力,实属值得让观众重返剧场,去赴一场当代川剧观演关系的双向奔赴,去感受在此起彼伏掌声与叫好声中,不时会禁不住流露一悲一喜、一癫一笑的共情,去尝试慢下来可以咀嚼到的况味和节奏,去熏染蕴藏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演绎中的川派艺术气息。
运斤成风:精耕程式“技艺新”
保护传承优秀剧目的唯一方式,是在前辈艺术家的演艺经验和高超技艺基础上学习仿效,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由“眼中之竹”刻入“胸中之竹”,再到表现“笔下之竹”,进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凸显后辈对传统艺术的新理解新技能。
《玉簪记》中,《逼侄赴科》一折是川剧小生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川剧小生演员参评梅花奖的主要剧目之一。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于1984年在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就是表演这折戏而获奖的。
此次新排《玉簪记》,主角潘必正由梅花奖得主肖德美携其徒弟王裕仁共同出演,这既是对传统川剧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川剧人“传帮带”精神的体现。
众所周知,川剧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其鲜明的表演艺术特征即是表演的程式性。因而,川剧的活态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师带徒的表演技艺传承。
川剧表演重在如何学习与运用表演程式,且有“会、好、精、绝”4字纲要。“会”与“好”是针对学习程式,“精”与“绝”针对运用程式。运用程式忌讳死搬、堆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既能很有力、很鲜明地表达人物的身份、气度和内心活动,又要吻合音乐曲牌的节奏,还要注意角色间的身段配合,共同构成精美的舞台画面。
如在《逼侄赴科》一折中,肖德美饰演的潘必正在姑母的逼迫下,与恋人陈妙常离别时,用了踢前襟、顶小襟、蹬后襟“三飞襟”的小生褶子表演程式,表达潘必正对陈妙常的离别之情。让观众在领略程式技巧之美时,也把一个风流潇洒、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潘必正转身至神堂拜别,与众姑姐一一碰面,但未见妙常,心急如焚,猛醒妙常此时会不会已在经楼念经。在这节情境表演中,肖德美及王裕仁将小生褶子与扇子功的运用,达到了精绝的境界。
只见,潘必正急转心境,兴高采烈地将前襟踢飘起来,右手用折扇将飞起的褶子,立挽3圈,独脚站立,朝着经楼快步冲去。这一连串的程式技艺表演,将潘必正激动的心情生动地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戏颜云:“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动人,戏无技不惊人。”演戏,表演不合理便不能服人,表演不合情便不能动人,合情合理,才能使人感动和信服。所谓“三生当不倒一熟,三熟当不倒一精,三精当不倒一随”,即是川剧表演技艺传承的至高要求,先熟而精,上乘则为随。这个“随”,即是在精耕的过程中达到风韵天成的艺术境界。
一代代川剧表演艺术家,正是在不断耕耘总结这些“点得醒”“定得住”的表演技艺,将其运用于情理中,保持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隐秘之处、表现人物思想情感极强烈之时、剧情跌宕突变迈向高潮之际,构成川剧表演艺术的闪光点,成为观众为之鼓掌、叫好的动容之处。
厚积薄发:地域文脉“传承新”
《玉簪记》由巴中市恩阳区川剧艺术团历经数月打磨呈现。恩阳历来被称为戏窝子,据《巴州志》记载,近代被誉为“川剧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大师黄吉安,曾在恩阳居住长达6年之久。他结合红梅玉簪等传说故事和当地民间文化,创作了众多著名剧作,成立了6个班社,在恩阳古镇演出。
鼎盛时期,恩阳专门唱川剧的班社有60多个,戏楼100多座。恩阳河派川剧曾吸引着米仓道上的商人小贩、运帮船工,只待锣鼓一声响、高腔一声吼,就见桌上一盏酒、椅间一壶茶,人们聊上日月开天地,醉谈古道情和义。
这些年来,恩阳排演了《斩巴蛇》《太子贬巴州》《红梅仙子》《四下河南》等本土剧目。2015年创编的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川剧《挂印知县》,获“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最佳剧目奖。
恩阳河派川剧不仅丰富了剧团的剧目库,也强化了川剧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戏曲艺术在地方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川剧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滋润着恩阳民众的生活,成为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需要。
恩阳这次新排川剧《玉簪记》,目的在于体现保护传承条例成果,通过实践确保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在排演《玉簪记》期间,创作团队开发了红梅玉簪戏剧文创产品,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为传统戏曲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市场流通提供了新路径。从私家戏台到公共戏楼,再到如今的旅游热点,恩阳戏窝子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在保护传统与适应市场间找到的平衡和动态赋能。
由新排《玉簪记》的精彩呈现,我们看到川剧保护传承创新之路在于:剪不断的文化脐带,使传统精义得以赓续;磨不尽的文化技艺,使经典剧目再获新生;舍不了的文化依赖,使受众群体提升品位。
当巴蜀大地遍敲川剧锣鼓、五腔共鸣,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景区、走出国门,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古老剧种,就一定能和着新时代的节拍,踏上广阔而闳丽的艺术生命长青常新大道。
(本文系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文艺评论人才项目《川剧“三小”表演艺术活态传承剧目的文艺评论创作》课题资助创作成果)
作者简介
尹德锦,四川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