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啃老现象有所抬头,亟须引起重视。
调查显示,农村啃老在20岁至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都有覆盖,其中年轻人啃老主要表现为工作后入不敷出、在家待业等,而30岁以上的人群不乏靠父母买车、付房贷,部分父母还要拿出自己的养老钱贴补儿孙。
报道分析了部分原因:其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年为就业、成家、子女教育等涌向城市,地域流动、阶层流动、信息流动等因素加强,农村攀比之风抬头,有的中青年人消费欲望强烈,一度追求高额消费,完全超越个人能力。他们顾及不到抚养后代、赡养老人等传统家庭责任,“啃”自家的老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其二,受近年经济形势影响,进城就业及创业增收压力增大,部分农村中青年也不得不啃老。此外,购房、彩礼等开支也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大头开支。中部某县人民法院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农村中青年人进城后大多从事非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既要养家糊口还要还房贷。近年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增多,部分是进城务工农民房贷断供,还有的是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小额贷款。
针对上述现象,受访专家和基层群众认为,要消除农村啃老现象,应综合施治,既要为广大中青年农民的就近市民化提供更多保障,也要降低婚姻综合成本,减轻其负担。比如,以整治高价彩礼为起点,在住房、购车等婚姻条件上加强引导,不断降低农村婚姻综合成本,为农村家庭减负。此外,进城农民大多经济基础较弱,收入相对不稳定,应在保障性住房、教育等方面为其提供更多保障,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降低农村啃老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