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语君语:这是一篇网友转来的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与否,留待读者自行判断。文章以一名不惑之年体制内过来人的口吻,列举了具体事例,谈了很多个人感悟。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读出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就看读者的职场及人生境界了。 文章篇幅较长,今后几天将分几次分章转载。特别声明一下的是,文章内容不保证真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以下正文: 在社会主流评价体系里,体制内的官职及其附属能量,不仅在外人看来,甚至是自己家里人看来,就是评价体制内人员是否职场上进和人生成就的标志。用网上流行的说法是,在某些地方,家族聚会,都不是按照亲疏远近辈分有别,而是按照官职高低来安排坐席的。 如果按照以上标准的话,我就是一个标准的体制内“loser”。工作了半辈子年逾四旬,连一个副科级职务都没混到。眼看着身边人不断地职务晋升,自己除了年复一年的年龄增长外,职务一直是原地踏步。 体制内的职务,在单位里就代表着话语权和受尊敬程度,这从自己的被称谓就能看的出来。但凡有职务的,都会被人以职务相称,有的还故意被人抹去“副职”称谓;没有职务的,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变成到“老×”,身边的书记员都会将轻蔑挂在脸上。 一、我是一名体制内的“loser”公务员是科层制与年龄紧密挂钩最明显的群体之一,超过40岁连最低级别的副科级职务都不是,意味着在职务上基本彻底丧失了任何发展可能。在很多人认识里,官职上多年得不到提拔,应该是能力很差、人缘很坏、履历糟糕、或者受过处分等等自己的原因,属于各方面乏善可陈、个人缺点明显的角色。 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以个人为例,我与上面几种情形自认并不沾边。相反,与很多人相比,我个人的履历应该说还颇有可取之处。从学历上看,我09年研究生毕业,而且是单位至今唯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专业能力来说,我是所在业务条线目前全市唯一入选省级人才库的成员,另外还有“市信访案件评查专家”“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头衔,可证业务能力不差。长,实职的。当时,我在同龄人中是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作为高学历的业务骨干,在原单位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是能够轻松做到县处级职务,再不去上进,退休前升迁到正处级、副厅级,是没有问题的。当年一起那批小伙伴,现在几乎全是处级乃至副厅级领导干部了。还是年轻,又是从小养成的顾家情节,此外坚信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我当初不顾领导再三挽留,执意选择调回到家乡基层单位。事实证明,平台的巨大落差,注定了难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在基层公务员都努力向上级机关遴选的潮流下,我却自己放弃高平台来基层做普通办事员,有朋友笑称我是公务员队伍中的逆行者,但我知道在大家的眼中其实就是一个大傻瓜。人生的选择,关键时刻只有几步,确实如此。网上有人总结到,体制内,那些在上级厅局办的“业务骨干”、能力超群,深得领导与同事赏识且屡获嘉奖的,一旦被锻炼或是擢升至基层单位,往往从此默默无闻,昔日荣光不再,除非能被上级眷顾的再提拔回去。 带着光环选拔到基层锻炼的尚且如此,放弃了上级机关科级身份调入基层从事普通科员的,更是可想而知。此后的经历也的确证明,所在的平台对公务员职业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我的逆势而行可以说是导致当前处境的最大原因。多年来,我一直在反思这种现象,为何在基层,很多才华横溢、专业能力出众的,反而职务上屡屡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身边同事的认可,乃至家里亲戚的嗤之以鼻,反而是在省级以上的机关,只要具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却可以闪闪熠辉?反思的结论是,还是基层对于职务利益的竞争太过于现实和残酷了。一个单位,每年仅有或是多年才有几个职务和岗位晋升指标,无论是领导还是芸芸同事,都望眼欲穿、志在必得,所采用的手段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掌握选拔决定权的基层领导,更是加倍珍惜这仅有的了笼络人心、兑付承诺的机会,业务能力在领导心里,往往排在了末位。而在上级机关,由于晋升岗位和职务颇多,业务能力则具有了一席之地。(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