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42|评论: 11

[八卦吐槽] 一名底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烟语君语:这是一篇网友转来的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与否,留待读者自行判断。文章以一名不惑之年体制内过来人的口吻,列举了具体事例,谈了很多个人感悟。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读出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就看读者的职场及人生境界了。

文章篇幅较长,今后几天将分几次分章转载。特别声明一下的是,文章内容不保证真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以下正文:

在社会主流评价体系里,体制内的官职及其附属能量,不仅在外人看来,甚至是自己家里人看来,就是评价体制内人员是否职场上进和人生成就的标志。用网上流行的说法是,在某些地方,家族聚会,都不是按照亲疏远近辈分有别,而是按照官职高低来安排坐席的。

如果按照以上标准的话,我就是一个标准的体制内“loser”。工作了半辈子年逾四旬,连一个副科级职务都没混到。眼看着身边人不断地职务晋升,自己除了年复一年的年龄增长外,职务一直是原地踏步。

体制内的职务,在单位里就代表着话语权和受尊敬程度,这从自己的被称谓就能看的出来。但凡有职务的,都会被人以职务相称,有的还故意被人抹去“副职”称谓;没有职务的,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变成到“老×”,身边的书记员都会将轻蔑挂在脸上。

640
一、我是一名体制内的“loser”

公务员是科层制与年龄紧密挂钩最明显的群体之一,超过40岁连最低级别的副科级职务都不是,意味着在职务上基本彻底丧失了任何发展可能。在很多人认识里,官职上多年得不到提拔,应该是能力很差、人缘很坏、履历糟糕、或者受过处分等等自己的原因,属于各方面乏善可陈、个人缺点明显的角色。

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以个人为例,我与上面几种情形自认并不沾边。相反,与很多人相比,我个人的履历应该说还颇有可取之处。从学历上看,我09年研究生毕业,而且是单位至今唯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专业能力来说,我是所在业务条线目前全市唯一入选省级人才库的成员,另外还有“市信访案件评查专家”“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头衔,可证业务能力不差。长,实职的。当时,我在同龄人中是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作为高学历的业务骨干,在原单位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是能够轻松做到县处级职务,再不去上进,退休前升迁到正处级、副厅级,是没有问题的。当年一起那批小伙伴,现在几乎全是处级乃至副厅级领导干部了。还是年轻,又是从小养成的顾家情节,此外坚信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我当初不顾领导再三挽留,执意选择调回到家乡基层单位。事实证明,平台的巨大落差,注定了难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在基层公务员都努力向上级机关遴选的潮流下,我却自己放弃高平台来基层做普通办事员,有朋友笑称我是公务员队伍中的逆行者,但我知道在大家的眼中其实就是一个大傻瓜。人生的选择,关键时刻只有几步,确实如此。

网上有人总结到,体制内,那些在上级厅局办的“业务骨干”、能力超群,深得领导与同事赏识且屡获嘉奖的,一旦被锻炼或是擢升至基层单位,往往从此默默无闻,昔日荣光不再,除非能被上级眷顾的再提拔回去。

带着光环选拔到基层锻炼的尚且如此,放弃了上级机关科级身份调入基层从事普通科员的,更是可想而知。此后的经历也的确证明,所在的平台对公务员职业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我的逆势而行可以说是导致当前处境的最大原因。多年来,我一直在反思这种现象,为何在基层,很多才华横溢、专业能力出众的,反而职务上屡屡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身边同事的认可,乃至家里亲戚的嗤之以鼻,反而是在省级以上的机关,只要具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却可以闪闪熠辉?反思的结论是,还是基层对于职务利益的竞争太过于现实和残酷了。一个单位,每年仅有或是多年才有几个职务和岗位晋升指标,无论是领导还是芸芸同事,都望眼欲穿、志在必得,所采用的手段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掌握选拔决定权的基层领导,更是加倍珍惜这仅有的了笼络人心、兑付承诺的机会,业务能力在领导心里,往往排在了末位。而在上级机关,由于晋升岗位和职务颇多,业务能力则具有了一席之地。(未完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11-1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我是想当公务员或者一个村官都无法实现!

发表于 2024-11-1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你好!

发表于 2024-11-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详见“烟语法明”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24-11-14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粮液检察惹的祸

发表于 2024-11-14 22: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1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接上文《一名底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性格的原因不喜欢应酬,也就失去了适应基层圈子文化的机会可能是自身性格问题,我的性格虽说不上内向,但偏爱安静。平日里,爱好读书与运动,不喜欢参加聚会之类的应酬,也不爱抽烟喝酒打牌。这些表现,可能在个人看来只是兴趣使然,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却是不合群的表现。在基层,在单位,盛行圈子文化。其中载承的,可不仅仅是兴趣爱好,已经掺杂了更多的社交乃至利害关系。平日里跟谁出去参加宴请,组织牌局打牌打麻将,都是很有讲究的。想要亲近一个人,迎合其爱好,并表现出参与的积极性,被很多人视为加深关系成为自己人的手段。在单位平日里都忙于工作,说的都是场面上的话,只有到了宴会牌局上的小圈子里,才能听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而参与其中的,往往被看成了自己人。单位内外的很多流言蜚语、内部消息乃至个人名声,都是从聚会牌局中产生的。我不积极参加这些交际活动,秉持着沉默是金的做人做事原则,却忘了你不说别人也架不住别人会说你的氛围,不跟人分享秘密就失去了成为别人的自己人的可能。久而久之,也就给自己造成了,难以接触、怀有异心,甚至越沉默越会成为少数派,越会成为众人话题遭到排斥的局面。单位里一有风吹草动,或是要有重大人事筹措,圈子里消息灵通的,就会手段无所不用,包括对于符合条件的采取各种措施打压、防范。如果仅是知道埋头工作,等于干脆成了少数派,根本抵御不了人家的团团伙伙、拉拉扯扯。基层里,最重要的关系是跟领导的关系之前,组织上的确是将我作为党外干部重点培养对象,但自从三年前有位领导担任一把手后,我就与一切提拔重用、表彰奖励再也无缘。这并非是因为单位没有职位,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位领导上任三年时间不到,单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几乎被换了个遍,有时前面刚调整了班子成员,不到两三个月又动议调整。奇怪的是,如此密集的提拔调整,机会却都跟我擦肩而过。按照统战条例的规定,班子必须配备党外干部。他明知这条规定而故意视而不见,选定了5名女干部作为拟提拔对象上报。上级院和区委对提拔对象全为女性提出意见,要求须有男性干部来平衡性别比例。在苦思冥想之后,他宁可从单位之外选拔了一位男性干部任班子成员,也不在单位内部提拔。而我,恰恰是满足男性且为党外代表人士条件的唯一人选。上级开始督查统战条例落实情况,对未按规定配备党外干部的单位扣减考核分数,单位符合提拔条件的党外代表人士只有我一人。为了不提拔我,这位领导火速提拔了一位群众身份的无党派女干部来应对。如此的刻意不提拔,也就别说单位里其他的班子人员进出和提拔——每次人选都恰好不是我,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精准地控制着一切。职务晋升也就罢了,职级晋升的机会也不给。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领导职务升不上去,还可以走非领导职务的职级晋升渠道。我任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已十多年,尽管职级晋升优势巨大,却也升不上去。之前,单位老人居多,我没有跟他们争名额。等老人都解决了职级,很长时间单位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就我一人,等到再次启动非领导职务的职级晋升程序,我又被排除在外。据说,在党组会研究人选时,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支持我晋升,认为综合各方条件以及历史因素,我应该获得职级晋升,会议结果是我获得绝对多数票作为拟晋升人选上报。可谁知结果却是——“掐头去尾法”减掉了单位的晋升名额,致使全市系统包括我在内的十余名干部失去晋升机会。以上的林林总总表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得罪了这位领导。甚至单位里有人称,让我早点断了晋升职级的念头。虽然资历在那里摆着,工作成绩也不少,单位里的后辈都得到了提拔,唯独我屡屡在职务职级晋升上上不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关于因为啥得罪了这位领导,下文中会有交待。在单位里,大事是干部的晋升机会,每年或数年才有一次机会,领导具有绝对的决定权;日常工作上,领导具有分工权,可以对你采取搁置不用,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措施。
此外,单位里的舆论氛围,基本就是领导的印象决定的。尤其是当领导刻意的表现出对某某人的明确不满,或是经常公开单名批评之后,大家就会知道某某人不受领导待见,纷纷对其避而远之,甚至添油加醋的踩上一脚。
于是有人总结出了,体制内最大的忌讳就是得罪领导,这不仅会影响到职业发展的问题,更可能带来工作安全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影响。得罪了拥有晋升一票否决权的单位一把手,就会在五年或十年之内的一届两届之内,直接没有了发展机会;得罪了分管领导,则就是伴随着的是直到他退休时你的工作能力和日常表现的否定性评价,影响深远。普通人员没有直接接触一把手的机会,个人工作表现及评价,一把手对某个人的印象,往往都是通过分管领导的推荐和评价获得的。当两者的印象达成负面一致时,基本就可以宣告了一个人的职场“死刑”。通常情况下,老实人是不会顶撞领导的,谁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获得赏识。可日常里的任劳任怨形成的资历和业绩,往往败给了有时不经意间的抵触态度和不同观点表达。在一些领导看来,决不能允许自己的下属具有公开反对自己的机会,否则就是藐视其权威,不能听之任之,要杀鸡儆猴,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不要轻信那些闻过则喜、欢迎大家开诚布公、都是为了工作之类的领导表态,最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这些表态......(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24-11-1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接上文《一名基层底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一名基层底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二)》,本章重点写写我跟领导的关系是如何闹僵的。犹如上文中提到的,基层本来就发展机会和空间有限,就连《公务员法》里根本没有入流的科级以下的股级、副股级、庭室负责人,都成了炙手可热的中层领导,为了在外人家人面前以领导示人,争的你死我活。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副股级的庭室副职到退休。即便如此,为了保住这样的官职,不被隔三差五年的新上任领导以择优上岗为名义的重新来个领导岗位“大洗牌”的竞争上岗,也是时时的谨小慎微、处心积虑。于是乎,如何采取各种的手段,跟领导搞好关系,进而获得领导的额外赏识,成了在基层立足乃至晋升需要格外注重的事情。而我的问题,恰恰出在了这里,尤其是信任的一把手。实际上,我在跟这位领导关系闹僵之前,是跟他具有校友关系的特殊渠道的。当年,我在西大读研时,他正是那里的一名在读本科生。人家本科毕业回到老家基层工作,一路官运亨通当上了领导。我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直辖市上班,后来自己放弃大机关回到家乡基层。时隔多年阴差阳错的,昔日同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成为了一个单位的上下级关系。西大,在本地政法界的校友本来不多,从对外宣传看,这位领导很看重他的昔日西大学子身份,按道理来说,应该对我这位师兄即便不加以照顾,也至少应该做到公平对待才是。这个问题一度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细细想来,可能主要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要知道,那些所谓的校友关系、同学关系,并不会直接产生照顾关系,只有走动起来、攀附起来、交际起来,才会产生赏识与重用的关系。昔日的同学关系,如今已经是上下级关系,期间的区别和位置关系,首先是要摆清楚的。回顾起来,我跟这位领导关系闹僵的主要原因自认出在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个人有爱表达的毛病一直以来,我总以一名读书人自居,毕业已然多年,就像孔乙己身上脱不下长衫,时不时的骨子里还揣着高学历、不占铜臭之气的清高思想。这从平日里从不主动参与同事之间的团团伙伙小圈子、不参与各种小道消息的渲染传播就可见一斑。不搞上面这些暗地里的动作,相反的是,却爱在公开场合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是一直相信文件或上级提倡的开诚布公,有些是个人还有公心济世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常在单位的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作为多年来的民主人士且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经常参加一下活动,我也积极的建言献策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互联网上,我以前长期在网上撰文发表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在本地社区论坛也多次发文评论地方政策得失,面对身边发生的不公事件忍不住发声。现在回想起来,自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良政善治,也秉持了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和有理有节的原则,但这种行为在有些人乃至一些领导眼里,可能就是好出风头、不安分守己,也就是所谓“刺头”,成了他人认为需要提防的对象。在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氛围下,为了别人的事儿,为了公共的事儿,指出他人的问题,也被很多人视为思想不成熟、做事不老练,不能再放心交付一些需要执行任务的工作。其次是,面对领导的态度单位里,具有明显的职务高低之分,以及由此形成的话语权之别。在基层力量多年的大部分人深谙此道,凡是出口之前,必先揣摩领导的意见,尽量迎合领导的观点。领导对待案件和他人的看法,即便自己再有不同意见,也绝不提出反对意见,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因为,领导的做出判断的背后考量,是外人不会轻易得知的,反对了领导的观点,就会触动了其的动机和利益,后果可想而知。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可能是法律意识多年熏陶的关系,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以上的道理。之前的我,一直认为,职务高低只是分工不同,与任何人相处要知无不言、不卑不亢。这位领导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县处级领导职务,在本地同辈人之中属于青年翘楚,自然是处处掌声无数,在单位里从来不缺崇拜的目光和肉麻的吹捧。而我这不卑不亢的态度,对领导只是做到一般性的礼数,或许已经在他心理形成了格格不入、自命清高的另类印象。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不卑不亢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尊重领导、目无尊长的不识时务;不肯委曲求全、无条件服从,就是更要命的是,我的确在一些场合无意触犯了领导威严
这位领导刚来单位不久组织了一场乒乓球比赛。首轮比赛,我直落两局击败了他。有同事笑称,以后我要被穿小鞋。当时,我不以为意,觉得领导不至于如此小气。另一次长跑比赛里,其他同事都紧紧跟在他身后不敢超越,我在跟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按捺不住,一个加速实现超越并最终夺冠。有人就指出,我的超越,破坏了单位领导率领众人的“和谐”画面。领导提出搞一个院训,他想出来的口号是“又红又专,共兴××”,公开向全体干警征求意见。单位里对这个口号是一致的赞不绝口,唯独我提出这个口号与当代司法理念不太契合,建议改为“秉法治之剑,护XX平安”。结果是,领导的指示毫无意外的挂在墙上供大家学习背诵,我的意见显得颇为刺耳。
在参加的工作会议或者案件处理会上,我往往是极少数的领导意见反对者。从来只是就事论事提出自己观点,而不考虑领导是否有自身意图或者背后是否存在人情世故。事后想来,单位里那么多业务骨干都默不作声,屡屡显出自己的观点出众,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曾经,在几个案件和工作安排上,我还在他办公室与其就一些问题进行过争执和辩论。我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看法,辅之以条理清晰、依据充分的论证,好几次他都明显处于下风......(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24-11-1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接上文《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一)》、《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二)》、《一名基层非典型公务员的独白(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本章重点写写我跟领导的关系是如何闹僵的。跟领导因为职级晋升发生直接冲突我和领导最激烈的冲突是在一次谈话中。领导提出,虽然我任正科级非领导职务时间很长,但由于直辖市任正科级比较容易,所以我这个正科级来到这边后不能再算,在职级晋升中不能考虑。
我当时被他这个荒谬的理论惊呆了,反应过来后立即反驳到,领导你之前曾在市级机关解决正科级,之后才能来基层任副县级领导。在市级机关任正科级比在基层难度小得多,照你这个说法,你在基层任的这个副县级职务是不是也不应该算数?
这句话冲口而出之后,我就意识到不对了,感觉这次真正触碰到了他的逆鳞。领导面色煞白,双唇颤抖,过了很久才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我现在非常担心,你这次晋升考察通过不了。”
我依然硬气回应,我工作尽职尽责,也没有违法违纪,没有理由通不过考察。结果是,我还是没有通过晋升。现在回头来看,这次冲突及当时我说的话,肯定深深得罪了领导。

冲突影响
我经常回想,我跟领导的关系能够演化到这个地步,应该说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要占重要原因。
喜欢被赞美是普遍的人性,要求下属的绝对顺从是领导普遍的要求,以及一把手掌握着提拔晋升的一票否决权、下属的晋升取决于领导的印象等等的职场及社会现象,我未尝不是心知肚明,可就是不愿为之。
说白了,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自以为多读过一点书,能写那么几篇文章,在工作上、资历上有点儿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就认为到了提拔晋升的时候,即便自己不争不跑的,就可以被领导看在眼里。
纵观历史,有才能而职场失意者若过江之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不是这样的规律?更何况,自己也并不具有什么大才,一个硕士生的多年职务的得不到提拔、职级待遇得不到落实,怎么能待得住官场潜规则的力量?
经此一事,我是彻底把这位一把手的领导得罪了,附带的是,单位里的大小领导乃至同事,都是以领导的对立面看我。即便过几年这位一把手走了,我顶撞领导遭到晋升失败的故事,也会被同事以各种添油加醋的方式,流传下去,影响到下一任或几任一把手领导的印象。不出意外的话,我的职业晋升希望,是彻底终结了。
单位的狭小空间里,下属跟一把手领导直接发生观点和言语冲突的事情,注定会没有人公开的站在下属一边,甚至会在公开场合跟我划清界限;即便私下里有人会安慰性的为自己打抱不平,但内心里早就将我的作为,当成了反面教材。
个人反思
当初,我在黄金年龄放弃了优越的发展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本是出于内心中一片浓郁的故土情结,也曾满怀一腔对家乡的热忱想要有所作为;而今,个人性格原因包含在内的尴尬处境,真的是“天凉好个秋”啊!
记得刚会家乡上班时,有次跟兄弟单位的几个人一起组建成临时机构工作,其中一人明显早就知道我这个人,见面就夸到,学历又高,还有高层工作经历,你前途不可限量!我还没开口客气,旁边的另一人对应道,谁都曾经年轻过啊!
事后才知道,当时对应回答的那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某名牌政法大学的本科生,几十年职场兜兜转转了几个单位,一直也就是一个股级干部。如今看来,在基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光是想着躺在学历资历、业务能力上的提拔晋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人说的才是真玉良言、职场真相啊!
也许对于我而言,经历的这十几年遭遇,可能是教训深刻到可能需要一辈子来扼腕,可是在广大的基层,不过是一个在无数人身上上演过无数的周而复始罢了。我又能奈何呢?将事件公开出来,就能改变自己的遭遇,亦或是迎接下一个“被针对”?
至于上面所提的这位领导,曾经的他也是农家子弟,当上领导之前有着不错的口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破格提拔为副县级单位的一把手,说明早已深谙以上的职场运作方式。
从其来了以后提拔的班子成员就知道,基本上都是能获得其赏识和看中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具有服从意识。而我,则显得格外的另类,犹如流行的,即便是法律职业,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单位里最不缺的就是会办案子的人。只能说,在以我为鉴再也不会有人敢公开表达与领导不同意见的工作氛围下,祝愿其能具有洞察一切的超能力,不要翻车吧!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根本原因还是上文中的文人毛病,心里有什么事儿就不写出来,就觉得堵得慌,不得不抒发。
另外,之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马某宇遭遇,感觉与我心有戚戚焉。跟马某宇相比,我的遭遇还不是最坏的,也没有人家的胆量敢最后一击,只是想自己的遭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和发表出来,更好的展现出个人理解的基层公务员职场面貌。
此外,也是给自己正名。我这十几年职场经历,并不是外界评价和定性的,诸如一事无成、性情乖张、不识时务、不通情理等等,所谓的职场规则我都懂,但只是基于性格或是内心还秉持的一点良善和天真,觉得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也有些事情做了自己的良心上过不去,才走到了今天的这般田地。
也知道,在绝大多数具有“主流”社会评价标准,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看来,我这具备了那么好的条件没有混出个一官半职,就是一个十足的LOSER。毕竟,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你是这样看待我及这篇文章,我也认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尽管以上说了很多性格反思的话,如果人生还能从来一场的话,也许我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真诚和善良,不能没有耿直之人。

发表于 2024-11-17 09: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那么多,有人听吗?三代行长听说过吧

发表于 2024-11-1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好

发表于 2024-11-2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官场现形记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