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02|评论: 0

[龙门阵] 十万山麓垦荒歌(报告文学)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4-11-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万山麓垦荒歌(报告文学)

                 ·作者:陶靖·



(一)

  1956年,是极其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蓬勃兴起,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百业待兴。也是这一年,自治区农垦局决定开发土地,兴办国营昌墩农场。

  于是,一支考察队风尘仆仆翻越十万大山,来到上思县昌墩。通过考察,自治区农垦局决定,利用昌墩丰饶的自然资源兴办国营农场。

  于是,39个职工开进了这片杂草丛生,乱石遍野的山麓。5台双铧犁、10多头牛加入了最先的建设行列。饿啦,职工们啃一块面包,吃一点咸菜;渴啦,喝一点白开水;夜里,就挤在一排排简陋的茅草棚里。他们用辛勤的双手、简陋的工具默默地建设着,耕耘着。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荒山坡、荒草地变成拥有8万多亩土地,2800多名职工的国营大农场。座座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职工球场、舞厅等豪华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还设立了中、小学校、幼儿园、糖厂、党校、职工**、商场等附属单位。

  建场三十多年来,全场的甘蔗、芒果产量连年增长,连有史以来少见的大旱之年92年,甘蔗、芒果也大面积丰收。“昌农”糖厂的产糖量也连年上升。

  1988年,昌墩农场荣获中国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992年,该场还荣获自治区大面积优势高产竞赛“甘蔗高产场”。自治区农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光荣称号。

  荣誉,不胜枚举;荣誉,代表着辛劳而奋进的“昌农人”。然而,荣誉并没有满足“昌农人”奋进不息的渴望。

(二)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昌墩农场也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农场内造反、夺权的声浪甚嚣尘上,农场领导班子几乎陷于瘫痪。然而,“昌农人”依然千方百计新辟耕地,开辟果园,迎着风浪上。原任场长说:“无论搞什么革命,职工们总得吃饭。”部份人顶住了停工、停产“闹革命”的叫嚣,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然而,在浩劫中,很多开垦的土地荒芜了,很多开工的农场企业停产了。农场举步维艰。像老牛负重,喘息在生死的低谷。有地不能开垦,有土不能耕种,有活也不能干,职工们心里多么难受,场领导班子又是多么艰难啊。

(三)

  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摇醒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唤醒了“昌农人”的腾飞意识。

  但是,长期以来职工们养成吃大锅饭的积习。“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收工打冲锋”。干好干坏工资照样拿。职工们的积极性处于低谷,农场经济多年亏损,昌墩农场像背负沉重包袱的行人,走着,喘着。

  然而,它是国营农场。“国营”二字曾使多少人自豪和感叹。一进“国营”,就意味着端铁饭碗,职工生活水平再低,收入再低,也有饭吃,牢不可破。一当上国营企业的干部,就意味着坐上铁交椅,企业经营效益好坏,反正交椅是铁的,倒不了,也破不了。它曾使多少有识之士感叹。旧有体制又使多少国营企业亏损,长年徘徊在低谷?国家又为“国营”二字倒贴了多少钱啊!

  旧的经营管理体制牢牢地束缚着“昌农人”。

  1985年,全国企业开始打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步改变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开始租赁承包。是这一年,揭开了“昌农”历史上新的一页;也是这一年,使“昌农人”真正迈开了奋进的步伐。

(四)

  “昌农”领导班子决定,整个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开办家庭农场。把土地、机械设备交给农场职工家庭经营管理,自负盈亏。决定一宣布,乍象平地起风雷,在“昌农人”心中炸开了锅。

多年来,大家吃惯了大锅饭,捧惯了铁饭碗,一下子要端自家的饭碗,吃小锅饭。有人高兴,有人忧愁。更多的人担心人均13亩地的家庭农场是否经营得好,如果经营不好,自家的饭碗不就给砸了吗?!

  有些人对铁饭碗的留恋,对大锅饭的依赖,转变成了不解和愤怒。大群人围住场领导的办公室,围攻、责问、甚至有人出言威胁。围攻持续了大半天,有人气势汹汹地责问:“以前我们是国营农场的国家职工,如今一下子变成自负盈亏的种地‘农民’,是谁给了你们这样的权力?!”场领导说:“同志们的心情我理解,以前吃大锅饭,有些职工家庭连送孩子上学的钱都没有。现在农场多年亏损,你们的生活水平也连年下降。农场艰难,你们也艰难。现在农场连个像样的娱乐设施也没有,是农场没钱啦。难道你们不愿意农场一天比一天好?!锅里有,碗里才有。这个道理,我想职工同志们是不难明白的。为了扭亏增盈,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企业改革的号召,更为了农场的明天,为了职工们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必须搞自负盈亏的家庭承包式经营。”在场领导发自肺腑的劝说下,职工们慢慢地散开了。

  彩霞涂满了天空;甘蔗林迎风发出咝咝的声响,芒果树叶焕发出绿油油的光彩。这一切表明,“昌农人”将拥抱更加灿烂的明天。

(五)

  1992年,“昌农人”心中占有不寻常的记忆。这一年,突遇有史以来特大的干旱。河渠干涸,水塘无水,几百亩甘蔗苗像久病的老人,气息奄奄。有些甘蔗苗因缺水变黄甚至枯萎了。怎么办?是听天由命,任青青的甘蔗苗枯死在地里,坐等国家的救济还是生产自救?职工们急,家属们急,“昌农”领导班子更急。

  在场长罗修辰同志的具体领导下,在场党委书记罗远铭同志的动员下,全场干部职工拧成一条绳,奋力抗旱自救。罗场长说:“农场是我们‘大家’的,更是国家的。大旱之年,我们要生产自救,不仅不能减产,还要力争在大旱之年夺丰收。国家还不富裕,我们要管好我们自己,不能因大旱就让国家来救济我们,‘昌农人’要有‘昌农人’的志气。”罗场长如是说,场领导班子如是说,职工们如是说。

  领导动起来了,机关动起来了,职工及家属们也动起来了,形成一支抗旱保苗大军。同时,场部派人对职工进行科技指导,并组织灭鼠和抗病虫害工作。

  罗场长那些日子最紧张,也最劳累。多少个夜晚他带领场部一班人开研究会,多少次会同领导们深入甘蔗林、芒果林同职工们同劳动、共度难关。

  有职工问他:“罗场长,你都50好几啦,转眼就要退休了,好好保养身体,干嘛那么‘玩命’呢?农场倒不了,就是倒了,也有国家撑着。”他说:“国家,我们怎么能向国家伸手呢!国家也有国家的难处。生产自救、自强不息才是我们的出路。”这是罗场长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农场广大职工的想法啊。

  几经沧桑,几经挫折,几经努力,“昌农人”终于挺过来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辛劳往往是和收获成正比的。这一年,“昌农人”不仅没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还夺得甘蔗、芒果大面积丰收。荣获自治区大面积甘蔗丰收一等奖。由于糖价不到位,该年蔗糖价格又大幅度放开,农场面临着大亏损局面,也是场部一班人带领职工群众冲过了险关,扭亏增盈,荣获92年度自治区扭亏增盈奖杯,并且向国家缴纳税200多万元。同样是这一年,农场购进了一批批现代化农垦机械设备,并使家家职工用上了自来水,户户装上了闭路电视,昌墩农场跻身于现代化农场行列。

  “昌农”从建场初的39个职工,5 台双铧犁、10多头牛、几间茅草房,到今天的有数千职工的现代化国营先进农场企业的演变,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一曲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之歌。愿这朵盛开在壮乡的奇葩把祖国南疆装点得更加美丽,愿它的明天更加富饶壮丽。

  原载广西钦州《沿海侨报》1993年10月28日第三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