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我冷冷冷——今天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本“人民+体验官”李树身不置喙时政评论,而是要特别推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文化产品《多地气温继续创新低,冬至开始冻真格了》,并谈论冬至的相关话题,以悦网友。
截图:来源本“人民+体验官”推广平台
人民微博说:“冬至节气来临,中东部大部将以偏冷状态开启数九。今后三天,江汉、江南等地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低2至5℃,最高气温10℃线将南撤至江南中南部。冷冷冷我冷冷冷。明天之后,南方水汽条件有所改善,空气湿度增加,湿冷感会逐渐明显。”
上述文字虽仅是对“冬至节气来临,中东部大部将以偏冷状态开启数九”的概念描述,但笔者十分欣赏标题中“冬至开始冻(动)真格了”的巧妙借喻;再就是文中的“冷冷冷我冷冷冷”,给人以诸多隐喻之感!
顿时便联想起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女)的著名词作品《声声慢》中的佳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虽说她抒发的是“春天到来时,天气似乎变暖,其实还很寒冷”的意境,但也与“冷冷冷我冷冷冷”情景相融。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由此笔者便联想到媒体报道,有的外卖哥、快递员,此时晚上睡公园长椅甚至睡桥洞,冷得浑身瑟瑟发抖......算了,休说民生,续谈冬至节气的来历以及养生常识,才会受到网管青睐。
民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这一时节,天地间蛰伏的阳气开始萌生。冬至有许多习俗,不要忘记吃4样食物,可以开新运、智慧运、健康运和平安运。冬至,是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这便是“冬至一阳生”的科学依据。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有此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言说明,冬至是冬季的顶点,也是阴气最盛之时,此后阳气会逐渐增加。这便是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阴阳五行学说都讲“冬至一阳生”的由来。“一阳”是天地阴阳循环的起点,在冬至时阴气走到极点,一元复始,阳气回升,预示着新一轮的生命循环即将展开。
古人还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著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可也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便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古人对冬至这一天尤为重视,有许多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其中“吃红白汤圆开新运”便是习俗之一,因它取其团圆之意。人们常见的冬至汤圆有红、白两色,它们分别象征阴与阳;而冬至圆的“圆”谐音“元”,圆圆的冬至也便象征一元复始之义。
在《幼学琼林》中有这么一说:“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指的是此日天地阴阳之气由剥而复,阳气归来,阴阳的循环一元复始。所以在这年中阴阳转折点上吃一碗红白冬至汤圆,便带有一元复始阴阳交泰的祈祝意义,也是一种最普遍的新年开运法——阴阳交泰,否极泰来。
还有“吃馄饨开智慧运”,“吃饺子开健康运”,“吃赤豆粥开平安运”......一方一俗,各有所爱,难以尽述。
百度图片:吃汤圆、饺子求和睦
不过,冬至祭天祭祖活动,在民间还是传承不息。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人们会摆放丰盛的供品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在冬至祭天祭祖时,老南京人会在晚饭前烧纸钱敬祖先,也就是南京人常说的“烧包”。在广东,人们冬至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尤其是香港人,非常重视冬至。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回家团圆吃饭,俗称“做冬”。很多茶楼食肆晚饭一早就被订满。一家人聚餐,吃饭时菜式也特别丰富,有盆菜、火锅等。在“做冬”之后吃汤圆,也是港人的传统习俗。冬至饭前或饭后吃汤圆,称为“冬至团”,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中国很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人们要吃鸡,讲求“无鸡不成宴”。除了白切鸡、盐焗鸡、豉油鸡等传统做法外,芝麻沙姜鸡、川味口水鸡、去骨海南鸡等也是国人所钟爱的。台湾省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就是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百度图片:祭祖宗不忘根
而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