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之议——《论语》注释质疑之六
知识性等差错(1-2)
2016—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63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释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浅析
“温故而知新”的注释似可商榷。
连同教材,对“温故而知新”的注释大致有四。为述说方便,拟将各注释均简述为六字词语。笔者不认可“1”,认可“2”、“3”、“4”:
1.温故因而得新(教材注释“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博古而且通今。
3.温故而且学新(温习旧知,学习新知)。
4.温故进而识今(重温历史,认识现在)。
一、归谬。
教材注释“温故而知新”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若然,因学子学习生涯大都在“温故因而得新”,故他们就都可以为师了——大中小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大学、中学、小学教师了。
如此既已为师,何须再做学生?——马上毕业!
如此既可为师,何须再办师范?——马上关闭!
由推论得出的谬误可见,温故而知新并不如注释般“温故因而得新”的,因为这样就“可以为师”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另外,“温故因而得新”达至什么水准才合为师标准?抑高低不论?
二、故训与今说。
(一)故训之一。下摘自清刘宝楠《论语正义》(55页)。该书是《论语》注释四专著之一,这些专著“代表了《论语》研究的四个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四种研究方法,是现代研究《论语》基本资料”(百度《论语》)。
刘氏逢䘵《论语述何篇》:“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汉初经师皆是也。”按:刘说亦是。黄氏式三《论语后按》引《汉书成帝纪诏》云:“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百官表》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论衡谢短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 ?”孔颖达《礼记叙》:“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是汉、唐人解“知新”多如刘说。
关键语及理解:
1.“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
——温故知新可说是温古知新。
2.“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
——新,后世(比对先王)之制作。温故知新可说是温先王知后世。
3.“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
——温故知新之前言后语都在说为官之道,“兹事体大”。若温故知新如教材注释“温旧得新”般,只涉学习中某一细节,且体量窄小,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唯“温古知今”匹配也。
4.“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
——通,同温、知之义;古今,分同故、新之义。温故知新可说是通古通今。
5.“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
——温故知新,其反义为古今不知,其同义则为古今皆知;温、知,乃知之义,互文避复。温故知新可说是古今皆知,知故知新。
——“古今皆知”意之“温故而知新”,则可为师;若依教材注释“温故因而得新”之“温故而知新”,乃古今不知,则不可为师。
6.“知今温古”。
——把温故知新换位为知新温故(知今温古)。
综上,《论语正义》注释意为“博古而且通今”。
(二)故训之三(1、2为“温故而且学新”,3为“温故因而得新”)。
1.(邢昺)“疏:‘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论语注疏》20页)意非“温故因而得新”而是“温故而且学新”。
2.“新,谓即时所学新得者也。知新,谓日知其所亡也。”(《皇侃<论语集解义疏>》30页)“即时所学新得者”才是“新”,而非从温故中得“新”。
3.“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四书章句集注》58页)与教材注释“温故因而得新”同。
(三)今说一。下摘自2015年版《<论语>详解》(33页),作者白平,时为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注释
温:积累。本字当作“蕰”。故:古代的知识和情况。而:并且。新:指当代的知识和情况。
译文
孔子说:“既懂得过去的知识,又懂得今天的知识,就可以给人当老师了。”
讲解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分为历史知识和当今知识两个板块。历史知识是古人经验积累的精华,是为人处世的宝贵借鉴。当今知识是对现实社会状态的了解,是为人处世的事实根据。这两部分知识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人们将知识结构健全的人褒称为博古通今。博古通今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真正实现并不容易。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会将这两部分知识区隔开来,有的偏重于知古,有的偏重于知今。
王充认为“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陆沉,意为愚昧),“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只有在知识和见识方面打通古今的人,才能在现实中事事处处得心应手,处于主动地位。孔子主张成熟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给人当老师。
关键语及理解:
1.“温,积累”;“故,古代的知识和情况”。
——温故,积累古代的知识。
2.“而,并且”。
——温故与知新是并列关系而非温故因而知新之因果关系。
3.“既懂得过去的知识,又懂得今天的知识”。
——温故知新就是懂过去懂今天。
4.“在知识和见识方面打通古今的人……孔子主张成熟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给人当老师。”
——博古通今,可以为师(温故知新即博古而且通今)。
(四)今说五(1为“博古而且通今”,2、3、4、5为“温故因而得新”)。
1.田静撰写《<论语今读>译注商榷五则》的表述,认为“温故而知新”相当于“博古通今”,把它理解为“温故以知新”是错的。(《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2月1卷1期21页。摘要附后)
2、3、4、5.上一篇拙文《传不习乎之辨——<论语>注释质疑之一》提及三大家杨伯峻、李泽厚、傅佩荣先生以及徐志刚先生(徐先生的《论语通译》是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他们的表述(见于《咬文嚼字读<论语>》30页),均认为“温故而知新”相当于“温故因而得新”,与教材注释同。
故训今说,众辞不一,可见他们并不都对。若都对,则不应不一。如之奈何?
愚以为,对《论语》的注释,应“不唯时,唯史;不唯事,唯实;不唯势,唯是”。(《K12 语文教学论坛》)
三、笔者浅见。
1.“温故而知新”于“可以为师矣”之语境,它就是且只能是意为“博古而且通今”。因为教材注释般“温故因而得新”,是不可为师的,即使“温故而且学新”或“温故进而识今”也不可为师;而博古通今,知识储量巨大,“可以为师”就完全说得过去。
愚以为,实际上,知古知今,其知识储量高于常人甚多,就可为师了。博古通今,主要是理想境界,是目标追求。
“温”,“蕴,积藏”义;“故”,“旧的、过去的事物”义;“而”,“并且”义;“知”,“知道;了解”义;“新”,“刚出现或刚经验到的”义。
2.部分成语有语义等演变的情况,或语义转移之变,或情感褒贬之变,或兼有。如“逃之夭夭”原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易“桃”为“逃”(谐音),语义为逃得很快且由褒变贬。
愚以为,“温故而知新”有本义与后起义(晚起义)。“博古而且通今”是前者,是下文“可以为师矣”之语境义,表学习成果;“温故而且学新”则是后者,是非原文语境之义,表学习过程——现为常用义——还有次用义“温故进而识今”。而教材注释“温故因而得新”只表学习中的某一“过程及其结果”,是曲解之释。
3.笔者所述常用义“温故而且学新”,异于教材注释“温故因而得新”,因“新知”主要不是温旧而得——“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邢昺疏,本文“二·(二)·1”]——学习才得“新知”。
设“温故因而得新”就可为师,那么,这样的老师也未免过于浅薄了——他只须在旧知方面不断打滚(“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无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等的。反推,“知新”,定当不是滞留在温故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而是主打求取新知的。
笔者于2016、2018、2020、2022、2023、2024学年提出质疑。
附
田静撰写《<论语今读>译注商榷五则》的摘要。
四、《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李先生【译】:“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其中,“温”字作“温习”解,不妥当。李泽厚“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的解释,是把“温故而知新”理解为了“温故以知新”,将“温故”当成“知新”的途径,此译不符合本句原意。且“温习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这样的表述也让人难以理解。难道经常温习过去所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未来了吗?诚然,对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对学习新知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新知识的获取,通常不是在复习旧知识中被发现和领悟的。恰恰相反,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反而能够巩固、强化旧知识。所以“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是讲不通的,“温故”和“知新”应当是并进的。如《汉书·成帝纪》:“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颜师古注:“温,厚也,谓厚积于故事也。”《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孔颖达《礼记正义序》:“于是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先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汉书·萧望之传》:“愿陛下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以上例证可看出,“温故知新”的真正意思相当于“博古通今”,“温故”和“知新”实是并列关系,不是偏正关系。所以,为人之师要知识渊博,古今贯通,便需要不断增广所学——积累旧知,学习新知,这样“温”字解释为“积累”义更为恰当,可使文句疏通,符合义理。且“温”和“蕴”两字在上古时候本就通用。又《说文解字》:“蕰,积也。……《春秋传》:‘蕰利生孽。’”足见,“温故知新”之“温”其本字为“蕰”,义为“积累”。综上所述,“温”在这里为“积累”之义,而不是“温习”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