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内外30余位著名学者、商业精英和政界人士,围绕“信任与合作:全球化新篇章”这一主题,共同探讨:2025年世界经济有哪些变化与不变?新一轮AI科技的演进浪潮将如何重塑全球竞争力?中国经济在回稳向好的同时,2025年又将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的企业如何以创新发展走向全球?与会嘉宾在思想碰撞中,为全球合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徐奇渊以《大国竞合下的全球新格局》为主题在晚宴发表演讲,阐述其对“特朗普2.0”时代下中美双边关系及全球化发展的独到见解。
徐奇渊首先提到,特朗普的政策仍然有巨大不确定性,他对“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贸易关系的前景感到担忧。不过即便如此,他对全球化的韧性和前景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从基本面来看,尽管美国推行“脱钩”“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策略,但中国贸易实力依旧强劲。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仍占全球30%,且与2017年贸易战前相比,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不降反升。可见,中国仍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同时,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嚣张特权”依然稳固,在SWIFT系统中,过去五到十年美元市场份额显著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上升了四到五个百分点,人民币仅增长约一个百分点,欧元和日元地位则有所削弱。这种格局意味着,贸易战没有改变原有的国际基本格局,也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金融联系难以切断。
此外,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即便旧的联系纽带面临挑战,新的连接也会不断涌现。在全球化进程中,若能成为连接的桥梁,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家企业还是一个软件,都将从中额外获益。过去一些年,很多人提及全球化出现停止,进而出现了碎片化、脱钩以及平行体系等情况,但他认为全球化正在走向“桥梁化”,我们正在走向一个由众多纽带连接的世界。
对于第三方国家和市场,徐奇渊认为,只要选择正确方式充当连接桥梁,机遇将大于挑战。近年来,中国强调主动开放,甚至在一些领域推动单边开放,这是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越是开放,经济就越安全。在大国竞合的全球新格局中,凭借开放的姿态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可以稳固自身的经济地位,推动全球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