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8|评论: 9

[转帖] 今日聚焦:国产大模型,惊人突破!一些中国人,却冷嘲热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4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聚焦:国产大模型,惊人突破!一些中国人,却冷嘲热讽?[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冯站长之家 [color=var(--weui-LINK)][url=]冯站长之家[/url]
2025年02月04日 04:50 湖北
[color=rgba(0, 0, 0, 0.9)] 640
[backcolor=var(--APPMSGCARD-BG)]2025年2月4日今日聚焦,冯站长之家,4分钟[color=var(--weui-FG-2)]#新闻连播(冯站长之家)2025年2月4日4个内容

文|丰 詹


当“DeepSeek-V3”大模型与轻量化的“DeepSeek-R1”小模型在数学基准测试中超越GPT-4,成为全球AI技术的新标杆时,西方科技界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心理地震。
这家中国AI公司的突破性成果,不仅打破了硅谷的技术垄断,更引发了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闪电打击。
然而,在其中国总部,工程师们既要应对白宫的技术封锁,又要面对社交媒体上“抄袭论”的冷箭。

历史总在重演,创新者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
2004年海思半导体成立时,任正非“做落后时代产品”的悲壮宣言,被嘲为“堂吉诃德战风车”。
2019年鸿蒙系统面世,知乎热帖用“安卓换皮”的标签,获得十万点赞。

这种场景,与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申新纱厂时被讥“妄想对抗东洋纺”何其相似。
1980年运十飞机首飞成功,《纽约时报》惊叹“亚洲雄鹰”,国内某技术权威却坚称“仿制波音痕迹明显”!

这种自我否定的现象,在全球化信息浪潮中,演变成复杂的认知困境。
当中国科技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开始领跑时,部分中国人的思维坐标系,却仍停留在“西方中心论”的惯性中!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但面对这些令人自豪的成就,却总有一些声音发出冷嘲热讽,甚至无端指责抄袭。
这种态度不仅令人痛心,更值得我们深思。

盲目崇拜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技实力,是一种短视和狭隘的表现。
将DeepSeek等中国科技成果简单地贴上“抄袭”的标签,无视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巨大贡献,也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一些中国人对中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持有偏见态度,还可能源于对中国能力的不自信习惯。
这种不自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近代以来,中国曾经历过长期的落后和屈辱,这种历史阴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中国人的自信心。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实力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840年,林则徐组织翻译《四洲志》,首次将西方科技纳入中国认知体系。
2023年,中国SpaceX式的民营火箭公司把科学实验载荷送入亚轨道。
三个甲子的轮回间,我们终于站在文明对话的平等位置!

当某些人仍用“抄袭滤镜”审视本土创新时,硅谷的风险投资人们正在深圳湾设立研发中心。
他们知道,未来十年的技术革命剧本,已经写入了长江与珠江的涛声。

从仰视到平视,与世界文明平等对话。
在这场国民心态革命中,每个参与者都是主动的构建者。
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师杨长风所言:
“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空时,重要的不是轨道高度,而是整个民族仰望星空的方式。”

在这片诞生过四大发明的土地上,一场新的文明觉醒正在发生——
不是通过对抗他者,而是通过超越自我!
让我们以理性和自信的态度,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由中国科技创新引领的新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将在科技创新领域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2-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些冷嘲热讽说的是事实,那就不叫冷嘲热讽!

发表于 2025-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报道说,虽然梁文锋和罗福莉这两个天才,已经想尽办法驯服DeepSeek,但架不住狡猾的用户挖坑“审问”,问多了它自己会招供它爹究竟是谁。

比如说,询问DeepSeek属哪个OpenAI模型。开启深度思考R1模式后,DeepSeek回答自己是基于GPT-3.5的增强版模型,即GPT3.5turbo。也有完整地承认自己是GPT4。



360截图20250204105038577.jpg

发表于 2025-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汉芯骗局出来的时候,就是号称超低成本高效率,没影响别人日本、美国,反而是耽误中国芯片产业至少10年。现在我们国家的算力已经落后了很多,特斯拉10万卡集群算力中心刚刚建成,meta的10万卡也在建,接下去是星际之门国家项目,厂房已经搭建尾声了,设备安装会比较快。我们国家如果受到deepseek的低成本小算力的忽悠,减缓了算力中心建设,那这个幻方就不仅仅是股市的罪人了,还会成为国家决胜局里的千古罪人

发表于 2025-2-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50204105912409.jpg

发表于 2025-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用户也在各种测试DS
360截图20250204110547008.jpg


360截图20250204110706840.jpg
360截图20250204110624768.jpg








发表于 2025-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50204112354153.jpg

360截图20250204112427214.jpg

发表于 2025-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钢铁信念 发表于 2025-2-4 10:15
如果这些冷嘲热讽说的是事实,那就不叫冷嘲热讽!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1日报道,包括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纷纷抢先采用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的DeepSeek-R1模型。
英伟达1月30日在官网宣布,DeepSeek-R1模型可作为NVIDIA NIM微服务预览版使用,称该模型为推理、数学和编码等任务提供“最先进的推理能力”“高推理效率”以及“领先的准确性”。
据英伟达官网介绍,NVIDIA NIM是NVIDIA AI Enterprise的一部分,为跨云、数据中心和工作站的自托管GPU加速推理微服务提供容器,用于预训练和自定义AI模型。
本周早些时候,DeepSeek-R1模型被纳入微软平台Azure AI Foundry和GitHub的模型目录,开发者将可以在Copilot +PC上本地运行DeepSeek-R1精简模型,以及在Windows上庞大的GPU生态系统中运行。
AWS(亚马逊云科技)也宣布,用户可以在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两大AI服务平台上部署“功能强大、成本效益高”的DeepSeek-R1模型。
规模较小的美国科技公司也采用DeepSeek模型,美国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也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将其与OpenAI的GPT-o1和Anthropic的Claude-3.5 并列作为高性能选项。
Perplexity首席执行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DeepSeek模型堪称“疯狂”。“这些中国团队推出一个疯狂的模型,API价格比GPT-4便宜10倍,甚至比Claude便宜15倍,速度极快,并且在某些基准测试中与GPT-4相当,甚至更好。他们总共只花500万美元的计算机预算,就做出如此惊人的模型,并且免费公开技术论文。”
在连续多日“霸榜”之后,DeepSeek仍然热度不减。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月31日报道,DeepSeek的人工智能(AI)软件在全球140个市场中的移动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其中印度的新增用户占比最大。
报道援引全球应用商店数据统计商Appfigures的数据称(不包括中国的第三方应用商店),1月26日,DeepSeek最新推出的AI聊天机器人登上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量榜首,并自此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自新款AI模型发布以来,印度贡献了15.6%的跨平台下载量。
除普通用户,全球各大顶尖科技企业也纷纷加入到这股“DeepSeek热潮”之中,生怕自己“落伍掉队”。
美国科技界却仍在争相利用围绕DeepSeek产生的热潮来谋取利益——或在自家平台上线DeepSeek服务,或针对DeepSeek进行深度优化,这其中就包括英伟达、英特尔、AMD、亚马逊以及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
移动应用分析机构Sensor Tower的研究也显示,自1月28日以来,DeepSeek的下载量还占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Android Play Store美国区的榜首位置。数据显示,这款应用软件在18天内的下载量达到1600万次,几乎是OpenAI的ChatGPT首次发布时900万次下载量的两倍。
特别是在跨平台下载量占比最多的印度,自DeepSeek的模型在全球AI界引起震动后,不仅让美国政府和硅谷侧目感叹,也令印度国内上下开始焦虑并反思:为什么中国可以,印度不可以?同时,这也在印度引发要求建立本国AI语言模型的呼吁。
为什么中国科技不断让西方惊叹?DeepSeek是中国震惊美国科技巨头的最新产品,但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发表于 2025-2-4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5-2-4 12:25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1日报道,包括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在内的多家美国公司纷纷抢先采用中国人工智能( ...

360截图20250204144111340.jpg
360截图20250204144145725.jpg
360截图20250204144306203.jpg

发表于 2025-2-4 17: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