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9|评论: 12

马斯克即将登顶万亿富豪?这份报告揭秘财富如何流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斯克即将登顶万亿富豪?这份报告揭秘财富如何流动
https://news.ifeng.com/c/8gickliqM8Y



女子刮中百万大奖,被彩票点抢回?官方回应
https://news.ifeng.com/c/8gheQgZysyk


大同一店铺未彻夜亮灯被执法大队撬锁,官方:不合适,正处理

https://news.ifeng.com/c/8ghpiRjRKdN


特朗普恢复对伊朗“极限施压”,并就自己若遭暗杀留下指示
https://news.ifeng.com/c/8giTqpwUP6n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击川普失败,而伊朗却会被灭国,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是如何分析文本的,为什么有时会误解你
https://news.ifeng.com/c/8giat6KQDFs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建章:中国已经进入物质全面充裕唯缺孩子的时期
https://news.ifeng.com/c/8ginu8urJRA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邮政: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
第一财经
2025年02月05日 12:50:47 来自北京
441人参与66评论
作者 | 第一财经 孙卓

美国邮政服务(USPS)当地时间周二(2月4日)晚间宣布,从2月4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

USPS的声明称,信件和平件不包括在暂停接收的范围内。

USPS没有提供暂停的原因,也没有说明暂停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波利用DeepSeek搞钱的人出现了
https://news.ifeng.com/c/8gitBqYdFB2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过年,我听到无数个县城房地产的失败故事

https://news.ifeng.com/c/8gj0txFjAEk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无天,撬锁开灯,跟强盗有什么区别
https://news.ifeng.com/c/8gj6i8Ir6d8


哪吒2突破50亿票房,它凭什么创造中国影史第一
https://news.ifeng.com/c/8gj6i8Ir6dd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默沙东回应

财联社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
2025年02月05日 15:07:54 来自北京
61人参与8评论
财联社2月5日电,今日,默沙东暂停向中国供应HPV疫苗佳达修(Gardasil)引发市场热议。默沙东独家回应财联社记者表示,受整体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疲软及渠道库存高等因素影响,默沙东与本土合作伙伴智飞生物进行了深入沟通,决定自2025年2月起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阶段性调整中国市场的发货节奏,预计将于年中逐步恢复常态。默沙东方面称,这一举措将加速优化库存管理进程,进一步夯实默沙东与关键本土合作伙伴长期协同发展的基础。中国依然是佳达修长期增长的核心战略市场。适龄女性群体及近期获批的男性适应证覆盖人群中,依然存在广泛的免疫需求。默沙东对中国市场的潜力保持充分信心,对患者及消费者的承诺不会改变,积极布局未来。
发表于 2025-2-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了,心系国家和天下!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说两句 发表于 2025-2-6 09:03
楼主有心了,心系国家和天下!

哈哈,百度不保存,就让麻辣来保存…………互联网有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邮政恢复接收中国内地和香港入境包裹

财联社
2025年02月05日 21:17:14 来自北京
2145人参与232评论
财联社2月5日电,据美国邮政公告,当地时间2月5日起,美国邮政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此前,美国邮政当地时间4日公告称,将从4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为止。声明显示,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信件不会受到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人工智能的微信时刻?

澎湃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9:38:13 来自上海
0人参与0评论
短短一周,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DeepSeek火爆出圈。它不仅拿下了美国和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榜的双料第一,还成为首个超越OpenAI ChatGPT的AI助手类应用。

短短一周,外媒用“震动硅谷”形容其带给美国的行业震撼。英伟达罕见发表声明,称赞R1模型是“一项出色的人工智能进步”。然而这家中国初创公司的崛起,直接引发英伟达股价暴跌17%,让华尔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DeepSeek的“奇袭”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AI版图重构的信号。这一变化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颠覆性信号?AI的未来,是否正被重新书写?

超级应用破局:AI的“微信时刻”已至

回望2011年的春节前夕,微信以“连接一切”的野心悄然诞生。最初,它只是科技圈的一个小热点,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它悄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从通讯工具变成了社交、支付、购物、办公的核心平台,最终成为中国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微信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技术只有融入日常,才能引发革命。

2024年的春节前夕,DeepSeek正在复制这一轨迹。“探索未至之境”的口号,不只是技术的承诺,更是AI迈向全民普及的宣言。今天的AI,恰似早期互联网,技术封闭在实验室,被少数巨头掌控,普通人望而却步。DeepSeek的出现,正在打破这一僵局——它不仅仅是一个AI模型,而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应用”,正在将AI从实验室拽入人间烟火。

想象一下,未来你的手机里不只有微信,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AI助手”——DeepSeek。 它懂你,比日程表更聪明,比备忘录更主动,比搜索引擎更贴心。它可以帮你整理一天的行程,用最自然的语气回复你的消息,代替你写邮件、总结会议,甚至在你深夜失眠时,陪你聊天,像一个真正的知己。AI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你生活中的“第二大脑”,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也许不久的将来,每一部手机的默认应用里,“微信”旁边都会新增一个“DeepSeek”图标。它将像微信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AI真正普及的标志,定义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才是AI的“微信时刻”。

开源模型:众人拾柴火焰高,AI界的新“民主革命”

杨立昆(Yann LeCun)一语道破了DeepSeek成功的本质:“中国超越美国?错了!真正的故事是开源模型在超越专有模型!”此话一出,简直像是给全球AI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此前,国内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为代表的一派,坚决认为开源路线打不过闭源路线。缺乏商业化支撑的开源模型,会在往后的竞争中差距越拉越大。

曾几何时,AI的“超级宝藏”牢牢掌握在少数科技巨头手中。想用最强大的模型?得花大价钱购买专有技术,一切都被锁在实验室和商业合同里。但DeepSeek以开源之名,打破了这堵高墙——“今天,我们正式发布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短短几行字,宣告了一场“AI界的闪电战”。它用开源生态下的低成本、高迭代速度,让传统AI巨头措手不及。

这不仅是中国AI的突破,更是一场全球范围的技术革命。开源模型让AI民主化,每个开发者都能像使用家电一样,轻松调用强大AI工具,不再受限于大公司设下的门槛。技术不再是封闭的资源,而是创新的公共财富,AI的进化速度因此被大幅提升。DeepSeek正在证明:在这场AI竞赛中,谁能共享,谁就能赢得未来。

让我们来看看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范麟熙)是如何评论Deepseek的,“不管你喜欢与否,AI的未来不会是被‘安全委员会’控制的瓶中精灵。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将能在他们的‘烤面包机笔记本’上运行高阶模型”。随着计算能力的普及和算法的优化,未来每个普通用户都能够在家用设备上运行高阶AI模型。这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民主化,还预示着算力平民化将催生百万级创新。

这种趋势已不可逆,就像计算机从庞大昂贵的机房设备,演变成如今人人手持的智能手机。借助模型瘦身技术,R1模型可覆盖全球12亿台低端设备,甚至可能在十年前的小米手机上流畅运行。AI不再是高端研究机构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手调用的工具。正如Jim Fan所言,这是顺势而为,而非可以逆流而上的局面。

年轻人的AI革命:经验重要,但激情和创造力更重要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年轻人的胜利。在全球AI巨头鏖战正酣之际,最先冲破壁垒的,竟然是一群年轻人。与其堆砌“经验丰富”的老将,梁文锋选择了一群基础扎实、创造力强、对AI充满热情的年轻工程师,正是这一选择,让DeepSeek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对巨头的弯道超车。

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是:技术的未来,不再只属于大公司,而属于那些敢想、敢做、敢颠覆的年轻个体。在《主权个体》(The Sovereign Individual)一书中,詹姆斯·戴尔·戴维森(James Dale Davidson)与威廉·里斯-莫格(Lord William Rees-Mogg)曾预言,在未来的世界里,能够自力更生、精通技术的个体将掌控自己的未来,成为最强大的“主权个体”。DeepSeek的成功正是这一理念的现实写照——小团队+开源工具+创造力=颠覆巨头。

在传统观念里,经验至上,尤其在尖端科技领域,人们相信只有行业老手才能主导变革。但DeepSeek的成功颠覆了这一认知,在AI这样的高速发展赛道,真正的竞争力不是过去的经验,而是“第一性原理思维”、创造力和对技术的纯粹热爱。年轻人没有路径依赖,他们不被传统束缚,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他们敢于探索全新的方法,这种“无畏”的精神,正是AI突破的关键。

DeepSeek的故事告诉我们:未来属于不被定义的一代。在技术变革的浪潮里,经验可以帮你走得稳,但只有年轻人的创造力,才能让你一跃千里。

技术收敛:百模大战终局已定

2021—2023年的“百模大战”曾让中国AI赛道熙熙攘攘,数百家企业高举“自研大模型”的旗帜,试图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分得一杯羹。但DeepSeek的崛起,或许预示着这一阶段的终结——AI的未来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技术加速收敛,最终归于极少数头部玩家。

回顾这场战局,过去几年,资本助推着数百家AI初创公司入场,仿佛只要搭上大模型的东风,每家公司都能成为下一个OpenAI。但DeepSeek R1的出现,用不到60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仅为GPT-3的1%),便挑战了全球最强AI模型之一,这不仅改写了AI模型的经济学,也给市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大规模算力投入已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变量。算法优化、工程能力和创新效率才是未来的制胜关键。

这是一场不可逆的技术淘汰赛。任何新技术的早期阶段,都会经历从“野蛮生长”到“优胜劣汰”的收敛过程。互联网泡沫时代,我们曾见证无数创业公司疯狂涌入市场,最终幸存者寥寥无几,真正留下来的只有极少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阿里、百度、腾讯、字节跳动,都是在泡沫破灭后屹立不倒的王者。AI行业也不例外,当技术逐渐成熟,创新不再需要遍地开花。那些仅靠资本支撑、没有核心技术壁垒的“伪创新”企业,终将被淘汰。

正如互联网泡沫后的幸存者定律,AI行业即将进入“巨头通吃”时代。留给跟风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AI时代的“杰文斯悖论”:AI越高效,算力越饥渴

1865年,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悖论:当技术进步提高了效率,资源消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激增。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让煤炭燃烧更加高效,但结果却是煤炭需求飙升;福特的流水线让汽车制造更快、更便宜,但最终带来的却是全球石油消耗的狂飙。这一悖论,如今正在AI领域重演——AI越强大,算力越贪婪。

今天,DeepSeek的普及或将重演这一悖论。OpenAI数据显示,2012—2022年间,AI训练所需的算力增长了30万倍,而DeepSeek引爆的C端市场,可能让这一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当AI变得更便宜、更易获取,更多企业、开发者、甚至普通用户都会涌入AI时代,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将随之爆炸。今天,DeepSeek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调用强大AI,而明天,它可能让全球数据中心的负载达到前所未有的极限。

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也是资源的挑战。我们正在进入一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但问题是,我们是否准备好了为它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量?Deepseek越好用,越可能推动算力的“过度扩张”形成“效率提升→需求激增→资源消耗” 的循环。这场循环将迫使行业重新思考:AI的终极目标,是无限扩张,还是可持续创新?DeepSeek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普及的“微信时刻”,更是算力需求爆炸的分水岭。

真假难辨的AI时代:当完美成为怀疑的起点

DeepSeek的崛起,让AI生成内容的门槛大幅降低。过去,我们还能凭错别字、语病或僵硬的表达,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AI写的。但现在,DeepSeek等大模型生成的内容不仅逻辑缜密,修辞考究,甚至能精准模仿个人风格,让真假变得难以区分。当AI开始大规模参与内容生产,我们或许正迎来一个“真实性通胀”时代——一切看起来都太完美了,反而让人心生警惕。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求职和考试可能要改规则了。以前,HR还能从简历里看出求职者的真实水平,但现在,人人都能在三秒钟内生成一封“对贵公司充满热爱,期待贡献自己价值”的完美求职信。当每封简历都言辞恳切、结构工整,HR该如何分辨谁是真材实料,谁只是“AI批量生产”?或许,未来简历将不再重要,即兴问答、面试考核,甚至“真人证明”都会变得更加关键。

这种“完美的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春节祝福。今年,许多人用DeepSeek生成新春贺词,一键生成的祝福语对仗工整、典故信手拈来,仿佛出自古代文人妙笔。但当你收到一条“灵蛇衔珠,璇枢启万象新;苍虬转斗,阊阖焕九霄春。椒醑盈樽,尧天洽千门瑞;梅妆映户,禹甸纳百福臻。伏愿:金虬盘祉,玉烛耀乾坤”的贺年微信时,你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什么时候亲戚朋友都成了文学大家,发过来的祝福有这么多生僻字?“收到AI写的拜年短信,比收到群发祝福更让人失落。”网友的调侃,折射出DeepSeek的另一面阴影:AI正在抹杀“不完美的真实”。

DeepSeek的强大,也让“假信息”变得更具迷惑性。最近,一封“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内部信”在网络疯传,内容大谈开源战略、计算未来,措辞精准、立意深远,足以以假乱真。 可当记者求证英伟达时,官方回应:从未发布过这封信。然而,即便官方辟谣,这封“AI制造的公开信”依旧在社交平台流传,并被当作行业分析的依据。这件事让人不寒而栗——当AI可以生成无限逼真的内容,甚至超越人类的写作水准,我们该如何判断什么是真实?

求职信、论文、新闻稿、商业邮件……当所有内容都能一键生成,真实性将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甚至变成一种社会危机。“真实性通胀”时代正在到来,完美的表达反而成为怀疑的起点。未来,人们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可能不再是笑话,而是现实中的严肃命题。

或许,我们终将怀念那些不那么完美、但充满个人特色的表达。也许,在AI主导的未来,人类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做到最好”,而在于“保留瑕疵”。也许,未来最珍贵的品质,不是精确无误,而是略显笨拙的真诚,不是绝对理性,而是带着情感波动的不确定。这一场“人类 VS AI”的较量,最终可能不是比谁更完美,而是谁更真实。

无足可攀树,无翼能穿行,DeepSeek引发的蛇年之变

无足,却能游走山川,攀树涉水;无翼,却能灵动穿行,自由蜿蜒。这不仅是蛇的生存之道,也恰如DeepSeek的成功轨迹——它没有顶级算力加持,却凭借算法创新“以小博大”;它持续蜕变,版本迭代速度是行业均值的三倍;它从C端应用迅速切入B端开源,灵活变阵,游刃有余。

乙巳蛇年,注定不平凡。这不仅是中国春节的象征,更是信息时代迎来新生的信号。DeepSeek的崛起,或许正是AI领域的“蛇年之变”——AI不再只是堆砌算力的暴力游戏,而是进入智慧进化的全新时代。未来的赢家,未必是资源最雄厚的巨头,而是最懂“四两拨千斤”之道的创新者。AI的格局,正在重塑;技术的方向,正在改变。

这场蜕变,才刚刚开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