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脉珙桐谷遗产资源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
陈飞虎,罗辑,赵永涛,兰立波,陈富斌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珙桐谷是对以珙桐群落为突出景观的山地遗产资源的称谓。夹金山脉是全球最重要的原生珙桐分布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分、特有的珙桐森林景区。目前迫切需要探索珙桐谷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立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一珙桐谷国家公园,更好地保护与展示世界自然遗产。从珙桐群落的组成、珙桐谷遗产资源价值等方面讨论了珙桐谷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还需要精心规划与科学管理珙桐谷生态旅游,
进而建立珙桐种质资源保存繁育研究基地。
关键词:珙桐谷;遗产资源;夹金山脉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稀有孑遗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俗名“鸽子树”,又是著名的观赏乔木花卉植物,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叶,即被英国、瑞士、美国等多个国家引种,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特别特别高。也因此,珙桐在原产地中国的自然分布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夹金山脉的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是大熊猫与珙桐的模式标本产地。笔者在参与2001--2005年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研究过程中,注意到中山地带的珙桐群落布,并在该提名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后,对其进行了为期5 年的盛花期调查,确认了全球最重要的原生珙桐分布区及其自然群落的美学价值。
一 珙桐谷概述
1.1珙桐的生物学属珙桐属于珙桐科的珙桐属(Davidia)。珙桐属含1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1变种光叶桐(Davidiainvolucratevarvihnoriniana)‘1I。
珙桐为落叶乔木,常见高15~25 nl,阔卵形纸质叶片,长8~18 Cnl。杂性头状花序,1枚雄花或1枚两性花生于花序顶端并被多枚雌花环绕;花序基部有两片瓣状卵形白色大苞片,长10~23 Cnl;花期为4—5月。卵形肉质果,核果长3~4 CIII,呈矩园形,含种子3~5颗,果期为9—10月[2]。
1.2珙桐谷的涵义
珙桐谷是本文对以珙桐群落为突出景观的山地遗产资源的称谓。其涵义有:1.自然条件下的珙桐大种群和原生性强的生物多样性支撑系统的组合;
2.珙桐谷是自然遗产资源的一种稀有类型。
1.3珙桐谷的分布
夹金山脉的“r”形分水岭的东一南坡,青衣江水系溯源河谷所流经的中山一高中山地,是散生状和聚群片状珙桐分布区。其分布自东北而西南,跨
芦山河支流的黑水河、黄水河、大河,宝兴东河支流的邓池沟、大小沟,宝兴西河支流的若碧沟、扑鸡沟、赶羊沟、梅里川,天全河支流的老场河、白沙河、塔拉河、喇叭河、门坎河、茶禾河,分布范围约400 000公顷。其中,珙桐聚群成片构成优势群落的大片区,即本文所称的“珙桐谷”有:
1.黑土溪珙桐谷:芦山县太平镇芦山河支流大河支沟黑土溪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700 公顷。
2.鹿井沟珙桐谷:宝兴县陇东镇,宝兴西河支流赶羊沟的支沟鹿井沟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500 公顷。
3.庙坪珙桐谷:宝兴县大溪乡,天全河支流老场河的主源灯杆坪沟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超过650公顷。
4.白沙河珙桐谷:天全县小河乡,天全河支流白沙河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1200公顷。
5.喇叭河珙桐谷:天全县紫石乡,天全河支流喇叭河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500 公顷。
6.门坎河珙桐谷:天全县两路乡,天全河支流门坎河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800公顷。
在上述六大片区珙桐群落之外.天全河支流昂州河、思经河等流域亦有较大面积的珙桐群落分布,有待进一步调查。
二珙桐群落的组成
兹以黑土溪、鹿井沟、庙坪珙桐谷为例。
2.1芦山县太平镇黑土溪珙桐谷
黑土溪为流向南的溯源河谷,长约11公里。珙桐群落覆盖中上游峡谷谷坡的大部,类型为珙桐+润楠(Machilus nanmu)+香桦(Betula insignis)林,
森林盖度90%,其中珙桐盖度一般20%~25%,小片达50%~70%;伴生乔木种类十分丰富,包括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刺(Kalopanax septemlo—bus)、华西枫杨(Pterocarya macroptera var.insignis)、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四川山胡椒(Linderasetchuenensis)、山桐子(1desia polycarpa)、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袍石栎(Quereu,s serrata)、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毛花槭Aeer erianthum)、宝兴木姜子(Litsea moupinensis)、天师栗(Aesculuschinensisvar.wilsonii)、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尖叶榕(Ficushenr一埘)等,灌木种类有槐木(Aralia chinensis)、腺果杜鹃(Rhododendron davidii)、银叶杜鹃(Rhododendronar—gyrophyllum)等。该群落林相完好,林内珙桐实生苗、更新层发育。珙桐与润楠作为共优种的群落组合比较少见。
2.2鹿井沟珙桐谷。宝兴县陇东镇,宝兴西河支流赶羊沟的支沟鹿井沟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约500 公顷
鹿井沟为流向北的溯源河谷,长约10 km。珙桐群落覆盖中下游峡谷谷坡的中下部,类型为为珙桐+连香树林,森林盖度98%,其中珙桐盖度一般
20%~25%,小片达50%~70%;主要乔木层伴生种类依次有华西枫杨、野核桃、水青树、黑壳楠、交让木、青榨槭Acer davidii)等,并有宝兴桂花(学名: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银叶杜鹃、多鳞杜鹃(Rh.Polylepis)等灌木种类呈斑块状分布其问。该群落林相完好,林内珙桐实生苗、幼龄林发育。珙桐+连香树作为共优种的的组合以及珙桐群落和宝兴桂花群落的共生比较少见。
2.3庙坪珙桐谷。宝兴县大溪乡,天全河支流老场河的主源灯杆坪沟珙桐优势群落片区,面积超过650公顷。
庙坪珙桐群落覆盖灯杆坪沟、干沟头等多条长约4 km的溯源河谷,类型为珙桐+细齿稠李(Padusobtusata)+野核桃林。在较高海拔地带的林相完
好,森林盖度超过95%,其中珙桐盖度20%~25%;较低海拔地带的森林破坏比较严重,群落有明显的次生性质,原生的常绿树种受损严重,森林盖度不足50%,其中珙桐盖度30%~40%,但珙桐实生苗与幼龄林发育。低海拔段主要的伴生乔木有灯台树、毛花槭(Acer erianthum)、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var.sinensis(人工)、润楠、四川山胡椒、领春木、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三丫乌药(Lindera obtusi—loba)等,灌木主要种类为淡竹;高海拔段还有袍石栎、宝兴木姜子(Litsea moupinensis)分布,并有瓦山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 rangularis)成片分布,伴生尾叶山茶(Camellia caudata)、槐木等。
三珙桐谷遗产资源价值
3.1全球最重要的原生珙桐分布区
1.文献检索表明,珙桐分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以及甘肃等地;川西的邛崃山脉、大相岭山脉、大凉山脉和岷山山脉,鄂西的神农架和清江流域,黔东北的梵净山,湘西北的武陵山脉,是主要的珙桐分布区。但就全国而言,珙桐的纬向分布,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山地呈高度分散的间断分布,分布区范围极为狭窄,资源量稀少。珙桐集中分布构成优势群落的有:贵州梵净山四周有11个珙桐分布带,最大的面积130公顷;湖北五峰县后河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光叶珙桐一曼桐(Quercus oxyodon)林,面积约221公顷,竹溪县原生珙桐群落147公顷;湖南桑植县原生珙桐王群落面积逾133 公顷,有5 000多株,胸围大多3公分l以上,最高4公分;四川大小凉山有65 公顷以上的珙桐林,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三江西河珙桐林面积600多公顷
四川大相岭山脉北坡的荥经县,是近年确认的珙桐优势种群大面积分布区。据荥经县林业局调查,该县南部经河源区支流黄沙河与清水河流域
的珙桐分布面积合计5319公顷,平均密度105株/公顷,其中集中成片分布的面积合计2629 公顷,平均密度180株每公顷。
2.夹金山脉东一南坡的天全县、宝兴县与芦山县,沿海拔1 350~2 500 米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散生和聚群分布的珙桐,面积约400
000公顷,其中已经确认的珙桐优势群落的六大片区——黑土溪片区、鹿井沟片区、庙坪片区,白沙河片区、喇叭河片区与门坎河片区,面积合计超过
4 400公顷,盛花期目估盖度一般为20%~25%。
3.对比分析表明,夹金山脉“r”字形分水岭的东一南坡是以六大片区优势群落聚生为突出特征的全球原生珙桐的最大分布区,加之还是珙桐模式标
本产地以及大熊猫栖息地,因而又是全球最重要的珙桐分布区。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分
2006年邛崃山脉大熊猫栖息地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范围,涵盖了夹金山脉的主体,也涵盖了本文所
指的六大珙桐群落片区。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高度多样化的生态类型。珙桐群落是其中的一种分布不连续、面积相对较小的生态类型,然而又是以珙桐优势种与其他古老物种的聚群而显得特别重要的生态类型。珙桐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易危种和IUCN近危/易危种_3 J,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残余种,在植物分类上地位特殊,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有重要意义。这是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表明珙桐谷突出的遗产资源价值。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提名理由之一,其中记述了“提名地的珙桐优势群落超过2000公顷,是全球原生珙桐最大分布区。随后的多年调研积累和本文对“珙桐谷”的论述,在科学意义上是对该遗产地突出价值认知的补充和深化。
3.3特有的珙桐森林景区
3.3.1世界著名的稀有观赏植物
珙桐树形美观(照片1~6),花朵奇特雅丽,盛花期花序下的两大白色苞片非常显著,酷似展翅欲飞的群鸽栖于树上,国外称之“中国的鸽子树”,国
内誉之“植物界的大熊猫”。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编辑的《世界园林植物花卉百科全书》,将珙桐选作“植物起源与名称”的插图,并作了如下的解说:“珙桐,这种可爱的树木原产中国,以发现它的让·皮埃尔·阿芒·戴维的名字命名,它的英语名称的含义是鸽子树(Dove tree)、鬼树(Ghost tree)、手绢树(Pocket hand—kerchief tree)”。珙桐还获皇家学会显异奖。
3.3.2特有的珙桐森林景区
从美学意义上讲,珙桐谷展示的突出点在于:
1.原生珙桐群落景观,单个片区长3~6 km,带宽(海拔跨度)500~1150米,盛花期同时绽放的白色大苞片数以十余万计,恢宏壮观,圣洁而靓丽。
2.大熊猫栖息地边缘带峡谷山地生物多样性景观,荟萃了大熊猫生境、珍稀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类型与地貌景观多样性。
珙桐是法国自然史学家P.A.戴维1869年3月在夹金山脉腹地铜厂河流域采集大熊猫模式标本的同时,采集到的又一重要物种,曾在欧美社会引起轰动。其后的
数十年来,为求目睹神奇植物“中国鸽子树”面貌的西方人探险活动几乎持续不断。1903年英国引种珙桐后,很快传及许多国家,不仅驻足于世界著名的植物园,还出现在欧美许多城市的街头。在瑞士日内瓦等城市的私人庭院中,甚至美国的白宫前,也种植这种树冠开阔、满树遍开巨大白色花朵的风景树。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有关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下榻处见到几株清新优美的珙桐树上乳白色的花片就象一群和平鸽迎风舞动,非常喜爱,当他了解到珙桐的故乡是中国时,连连称赞,感慨万千。
珙桐谷的确认,为世人真正认识和感受这一大自然的“神奇”植物种群提供了可能。
四 珙桐谷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4.1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一珙桐谷国家公园保护——展示世界自然遗产
如前所述,夹金山脉珙桐谷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分,因而珙桐谷遗产资源应依据该项自然遗产完整性保护与保存的要求,予
以重点管理。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夹金山脉片区(又称雅安片区)的大部分面积由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芦山灵鹫山一大雪峰,宝兴夹金山,天全二
郎山)分别管理的现状,不能满足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笔者参与撰写的《夹金山脉大熊猫国家公园示范工程前期研究报告》和论文“夹金山脉大熊
猫栖息地自然遗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到中,曾提出将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整合升级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对该片区世界遗产实施国家公园管理的建
议。全球最大的原生珙桐分布区的确认和珙桐谷的命题,更彰显了该国家公园的大熊猫栖息地一珙桐谷的保护一展示主体,提供了增强自然遗产有效管
理能力的法制保障,亦提供了创建可持续旅游国际名牌的资源保障。
4.2精心规划与科学管理珙桐谷生态旅游
世界遗产具有展示功能,亦即旅游利用功能。正如《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怛叫所指出的:世界遗产可以支持多种多样的正在进行的和提议的生态
和文化可持续利用,缔约国必须确保这种可持续利用不对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或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上讲,珙桐谷属于峡谷陡坡山地,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生态脆弱性高,旅游容量小。珙桐谷生态旅游应遵循认知遗产特性、不造成资源损害的准则,精心规划与科学管理,实现遗产资源保护与展示的协调发展。
4.3建立珙桐种质资源保存与繁育研究基地夹金山脉的珙桐谷,不仅有林相完好的原生珙桐群落,而且广泛发育珙桐实生苗与幼龄林,是珙桐
种质资源保存与人工繁育研究的理想场所。在稀有种珙桐的模式标本产地对原生群落的深入研究,既有生物学的意义,也具有推动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
保存和可持续展示的实践价值。
致谢:调查中得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庄平研究员的指导,在此表达衷心地感谢。
作者: 陈飞虎, 罗辑, 赵永涛, 兰立波, 陈富斌, CHEN Feihu, LUO Ji, ZHAO Yongtao, LAN Libo,CHEN Fubi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