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褶皱
―――中江县集凤镇古海底洞峡群游记(散文)
文/袁竹
穿过川北初冬那如轻纱般缭绕的薄雾,中江县集凤镇的钟鼓村,在晨曦的第一缕光线中缓缓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渐次苏醒。天际边,一抹绚烂的橙红与淡蓝交织,如同大自然最精湛的画师倾洒的颜料,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渲染得既庄重又充满生机。
这里,隐藏着一处令地质学界为之震撼的奇观——中国古海底洞峡群。亿万年前的侏罗纪砂岩,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依旧以它那沉默而庄严的姿态,诉说着大地无尽的故事。这些岩石,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雕琢的历史书卷,每一道深深的石壑,都像是被岁月这位无形巨匠,以无尽的力量与耐心,细细揉皱的纸页。阳光透过薄雾,斑驳地照在这些石壑之上,金色的光芒与岩石的暗灰色交织,透出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生命力,那是大自然最原始也是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芬芳与远处山林间隐约可闻的松柏清香,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股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纯净与古老一同吸入胸膛。脚下的土地,坚实而又略带湿润,每一步踏下都能感受到大地的脉动,那是一种源自远古的呼唤,让人心生敬畏。
四周,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它们或高亢或低回,如同天籁之音,在这宁静而又宏大的场景中显得格外动听。远处,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动人心魄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一位探访者的眼前,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这里,是时光的见证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在这片被地质学家誉为“时光的活页”的土地上,每一处风景,每一块石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等待着有心人的聆听与感悟。
步入洞峡群,仿佛一脚踏入了大自然那部浩瀚无垠、未完成的史诗篇章。两侧高耸入云的巨石台地,宛如天地间凝固的巨浪,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矗立,它们的表面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仿佛是古老岁月沉淀下的沧桑见证。石壁上,蜿蜒曲折的纹路如同海水退却时留下的深深泪痕,又似是风与时间这两位无形艺术家,在漫长的岁月里精心雕琢的刻痕,每一笔都蕴含着地球亿万年来的故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夹杂着湿润的泥土香与远处不知名的野花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进历史的尘埃与自然的奥秘。耳边,隐约传来水声潺潺,那是隐藏在岩石缝隙中的清泉在低吟浅唱,它们的歌声在幽深的洞峡中回荡,为这寂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空如刀削般狭窄,阳光努力穿透岩石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金纱。脚下,第四纪冰川雕琢的痕迹清晰可见,那些被冰川侵蚀出的沟壑与裂隙,如同大地母亲脸上的皱纹,记录着过往的沧桑巨变。而那些侏罗纪砂岩的沉淀,则像是一本本厚重的历史书卷,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无声地诉说着地球远古时代的秘密。
在这里,每一块岩石、每一条纹路、每一缕气息,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密码,等待着有心人去解读、去感受。步入洞峡群,就如同翻开了一部关于地球、关于生命、关于时间的宏伟史诗,让人在震撼与敬畏中,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无限奇迹。
有人称此处为“中江羚羊谷”,但这里的石头更添几分东方的含蓄——嶙峋中藏着圆润,凌厉里裹着温柔。阳光如同天际的利剑,斜切进这幽深的峡谷,将石壁染成一片赤金,光芒万丈,犹如神祇降临,令人心生敬畏。谷内,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夹杂着泥土与岩石特有的古朴气息,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直抵人心。
抬头仰望,峭壁如削,岩石层层叠叠,宛如历史的书页,记录着亿万年的沧桑变迁。阳光在岩石的缝隙间穿梭,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将这片土地装点得既神秘又庄严。脚下,是细碎的石子路,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呼唤,在耳边低语。
恍惚间,岩石的褶皱竟像极了老人布满沟壑的手掌,那每一道沟壑都藏着无尽的故事,攥着亿万年光阴的重量。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往,让人不禁驻足,细细品味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四周,鸟鸣声声,清脆悦耳,与谷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这片被阳光染金的峡谷中,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刻都是永恒。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宏大而震撼的美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会生命的渺小与伟大。
长龄桥下的泉水声,如同远古的回响,轰鸣在这片雄伟壮观的石林之中,成为这片沉默大地唯一生动而宏大的语言。清代同治年间的石桥,历经风霜雨雪,依然静卧于此,桥身斑驳,仿佛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风轻轻吹过,桥上的风铃摇曳生姿,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声音穿越时空,仿佛在复述着百年前捐资建桥者们深沉而坚定的夙愿,让每一个驻足聆听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水,从石缝间顽强地渗出,汇聚成涓涓细流,又在人工精心雕琢的瀑布下猛然跌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那水声,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然而,当这股汹涌的水流最终汇入长龄步道旁的浅湖时,却奇迹般地归于沉寂,只留下一圈圈细腻的涟漪,在平静的湖面上缓缓荡漾开来。
环顾四周,只见水与石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那些坚硬的石头,以亿年为单位默默生长,见证了无数沧海桑田的变迁;而水,却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者,只争朝夕地流淌,用它那柔软而坚韧的力量,不断地冲刷、侵蚀着这些古老的岩石。水与石的纠缠,恰似永恒与短暂的对峙,让人不禁沉思于自然界的奇妙与伟大之中。
在这里,每一滴水珠都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清新的气息,仿佛能洗净人心中的尘埃;而那不绝于耳的泉水声,则如同大自然的乐章,让人在震撼与敬畏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宁与和谐。
一位老者,身姿挺拔如松,矗立于那座古老而庄严的石桥之上,桥面斑驳,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低语过往的辉煌。夕阳如熔金般倾泻而下,将他的身影拉得悠长,金黄色的光辉与桥下潺潺流动的河水交相辉映,水面波光粼粼,闪烁着无数细碎的光芒,宛如银河落入凡间。
他面带和煦的笑容,那笑容温暖而深邃,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寒风,直抵人心。他的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笑问道:“年轻的朋友,你今年贵庚啊?”旅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候与周围宏大的景色所震撼,稍作迟疑,答道:“我,我57岁了。”
老者闻言,笑容更甚,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得意洋洋地说道:“哈哈,那我可比你大上不少,我已78岁了,你还要加油哦!”话语间,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山林的清新与河水的湿润,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生命的力量与不屈的意志。
此刻,四周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河水依旧不知疲倦地流淌,发出轻柔却坚定的潺潺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成一首自然界的交响乐。石桥两侧,野花烂漫,色彩斑斓,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生机勃勃,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沁人心脾。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老者与旅人对话的背景,映衬着人类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人类的生命刻度,在这石桥的沉稳与河水的不息前,显得如此渺小,不过是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一声轻颤,虽短暂却充满韵律,虽微小却足以震撼心灵。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与世界的浩瀚,以及那份跨越年龄、超越时间的乐观与豁达。
景区深处,迁建而来的明清古建筑群与石林交织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奇异画卷。残阳如血,洒在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之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辉。雕花门楣虽已残损,但那繁复的花纹依然能窥见往昔的辉煌,它们如同被时光细细啃噬的古老诗篇,每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半截石狮静默地蹲坐在门前,狮目深邃,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荣耀与风雨。徽派马头墙的残影在夕阳下拉长,斑驳的墙面透出岁月的痕迹,却又因这移植之举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建设者们的匠心独运,将这些散落乡野的文明碎片精心拾掇至此,使它们得以在异地重生。废墟不再是绝望的象征,而是成为了一种别样的丰碑,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坚韧与不屈。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每一个角落低语。
石林之中,突兀的塑像残肢与天然岩壁浑然一体,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完美融合。那些残肢上雕刻的纹路,经过风雨的洗礼,更显古朴而神秘。阳光透过石缝,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微风吹过,带来阵阵石林特有的凉意,与空气中弥漫的泥土芬芳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此情此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无论人类文明的造物多么辉煌,终将回归自然的语境,成为大自然永恒的一部分。站在这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这一刻凝固,让人沉醉于这份宏大与震撼之中。
穿行于半潜水的步道,四周的石壁如同史前巨兽般挤压出狭长的天空,那天空仿佛被巨石之手精心雕琢,透出几缕苍白而坚韧的光线。光线在水中折射,洒在步道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如同时间在这里留下的斑驳痕迹。前方,两位中年女子不断惊呼,她们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丝兴奋与敬畏。她们举着手机,如同猎人追寻着猎物,小心翼翼地在这片石林间寻找着“最佳拍摄脚印”——景区贴心地用醒目的标记指引出每个构图完美的角落,仿佛是在引导人们捕捉这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壁之上,青苔与藤蔓交织出一幅幅岁月的画卷,绿意盎然中透出一股不屈的生命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石腥味与湿润的泥土香,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脚下,步道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一条游弋的巨龙,引领着旅人穿梭于现实与幻境之间。
她们的欢愉与这石林的孤寂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映照:人类,这些渺小而又伟大的存在,总渴望在永恒之物前留下自己瞬间的剪影,证明自己的存在。而那些岩石,它们沉默不语,却以一种包容万物的姿态收纳了所有的喧嚣与繁华,见证着无数生命的来去匆匆。正如长龄湖畔小岛上的那座空亭,它孤独地屹立于天地之间,飞檐翘角直指苍穹,仿佛是在向天空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等待。亭中无人,却盛满了风声,那风声如同古老的乐章,在亭柱间穿梭回荡,讲述着一个个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孤独与永恒的故事。在这里,每一缕风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块石头都铭记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份宏大而震撼的自然之美中。
归途时,一碗中江手工面热气蒸腾,如同远古火山口喷涌而出的云烟,缭绕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下。摊主手法娴熟地舀起骨汤,那汤色雪白,宛如冬日初晨覆盖大地的皑皑霜雪,又似银河倾泻,带着星辰的微光。雪白的面条在骨汤中沉浮,犹如石林间游走的云影,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空气中弥漫着面香与骨汤的醇厚,交织成一首古老而悠长的歌谣,回荡在每一寸空间。
四周,是古老而沧桑的石板路,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仿佛能听见时间在其间低语。街灯昏黄,将一切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暖所拥抱。远处,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大气磅礴,震撼人心。风从山间掠过,带着松涛的呼啸和野花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忽然懂得:所谓永恒,不过是无数瞬间的层叠。就像那侏罗纪砂岩,曾经是海底的一粒沙,历经千万年的风雨洗礼,如今成了游人镜头里的奇观,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此刻的面香,亦将在某个地质年代,化作石缝里的一缕钙质,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继续书写着地球的历史。
石头的褶皱里,时间不是线,而是环,一圈又一圈,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每一粒尘埃,每一片落叶,都在讲述着属于它们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在这碗热气腾腾的手工面旁,缓缓流淌,让人沉醉,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