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18|评论: 0

《巴塘》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   塘
                                                              朱  醴



三千多年前,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集结后走出了巴塘。队伍前头的十几面旌旗,在远山尽头飘扬着消失在黄昏暮色之中。他们到达石纽与更多的武装汇合之后,大部队沿着褒斜道走出了盆地,前往一个召唤他们集合的地方。
他们是谁呢?
历史记载,这是参加武王伐纣的西羌族人。到了牧野之后,这支队伍就汇入了周武王的起义军编制。
在誓师大会上,武王左手持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系有牦牛尾巴的白色旗帜,立下牧野之誓,这篇誓词就专门提到了各族援军,包括羌人,其中也就有巴塘的军队。记载在中国最古老的上古文献————《尚书》之中的这篇誓词,从此流传了三千多年,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而彪悍勇武的巴蜀之师,不仅贡献了茶蜜等军需物资,还在阵前涂抹纹身、呐喊助阵、冲锋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在巴蜀之地发现的一些商代青铜器,很可能就是这次战争胜利之后获得的封赏。
千年后,果洛民族、猃狁族、纳西族人占据了这里,巴塘又成为白狼国的首都,云集了一支强劲的兵力,称霸一时,东汉时期还经常向中原王朝进贡。但是,百年历史风云的烟消云散,又使得显赫一时的短暂王朝转瞬就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历史疑云之中。
再后来,更多的藏族随着吐蕃势力的强大扩张移居到此,经过世代筚路蓝缕的开垦建设,营造出一处秀美的高原江南。当年文成公主带着茶叶丝绸金银器等嫁妆,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就曾经路过巴塘向昌都、拉萨的方向进发。从此无数美丽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唐宋时期,茶马古道的开通,又使得巴塘的贸易一度繁荣起来。地处交通要道的巴塘,战略位置更为重要。
巴塘是受到上天眷顾的。从4000米的海拔到达2000米的巴塘,每一个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高山反应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巴塘优越的地理位置,就凭着相对低得多的海拔,使得这里成为得天独厚的高原江南。很多在高海拔地区看不到的动植物,这里都有,而且十分繁茂兴盛。例如,春天的桃花、樱花、李花、油菜花……,苹果、李子、梨儿、核桃、杏子、黑果果……,在城外漫山遍野,如同一片片广袤的海洋。丰饶的物产,使得巴塘具有最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
甲坡顶就是最早引进苹果等水果的地方,百年来发展出众多的优良品种。当年,成群结队的人们上坡收获,他们拉下果实累累的枝头,亲手摘下红润光鲜的果子,收集在背篓里面,再背下山去。背着苹果或空兜的人们在路上来来往往,很多果实都上交国家库存。一路上,都是背篓里各种苹果散发出的浓郁芳香,让人陶醉。
巴塘的老街,记忆中是古朴尘封的样子,石板路弯弯曲曲,转来转去,好多小孩子都会迷失方向。
而巴塘的新街道则宽敞整齐,各式小楼的外立面都是绛红或白色的藏式风格,尤其是窗子的轮廓,勾勒出独有的藏族风情。巨大的壁画、浮雕,则描绘了藏族风情的画卷,格外赏心悦目。街道两边,还各矗立着一排一人高的金色天珠,在夜晚放出金色的光彩,也许寓意着上天赐予的吉祥如意。
上天还赐予了巴塘优美的韵律。巴塘的弦子独具魅力,歌声和音乐如同高天流云和雪山溪流,在乐手的指尖流淌不尽。发自心底的喜悦与赞颂,赋予了弦子热烈、多情、奔放的旋律。谐本的出场,就会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而整齐的舞步和节奏,带给人们无穷的愉悦与对未来的想往。
巴塘的美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传统的长面是巴塘最著名的美食,也是家家媳妇的基本功。俗话说不会擀长面的姑娘,不算真正的巴塘媳妇。面条的鲜香,滋养了世世代代的巴塘儿女,是巴塘人最深厚的家乡味道。
当年为了解决部队人员众多,吃饭时间紧迫而包子的工序用时又特别费时的问题,聪明的巴塘人发明了团结包子。这种占据整整一格蒸笼的硕大无朋的包子,相当于一般包子30个、40个的体量,一次就足以满足4、5个人的饭量,可谓省时省力,又不费工夫,一举两得。而家家过年时候油炸的花茹,则是来自于遥远山西的美食,在这里生根发芽,成为巴塘的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夹层间一抹亮丽的红色,带给人十分的温馨与甜蜜。
扎金甲博神山,是巴塘的灵魂所在。这座山顶经常白云缭绕,仿佛飘扬起一条天国垂下的长幡旗帜一般。显然,雪山之神守护着这座金翅鹏城,看护着她的优雅宁静。
巴塘古老的历史,铭刻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之上,千百年的风霜,也没有侵蚀掉当初工匠的杰作,斑驳的痕迹在夕阳下,尤其显得古朴沧桑。鹦哥嘴的石刻,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记载了巴塘的悠久历史过往,同时也是书法与人文精神的记忆,展示着岁月轮回的积淀与底蕴。
白塔是河边一处圣洁的风景,巍峨的身姿映衬在蓝天白云或者清风明月之间,体现出了地水火风日月的脉轮生生不息。河边是蜿蜒漫长的栈道,信步桥上,清风拂面,虔敬中多了一份舒服惬意的放松。措普寺里,酥油灯高低明灭,佛像低眉重首,处于禅定的安详境界。金刚法会上,坛城的幻化,体现了佛国庄严,僧众的愿力,众生的切盼,还有转瞬消逝而展现的岁月更替与四大的无常。阳光灿烂的日子,辩经的僧人,在院子里的树下捻动念珠,抬步击掌,发出经典之问,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清脆声音,与对方喃喃的叙说,相映成趣。而格西学位与活佛传承系统,也就在这一问一答间,继续流传。
古桑抱石,是巴塘的一大奇观。最初的石头不经意间夹在树身,多少年之后,大树紧紧的拥抱,使得石头与自己永远不再分离。而老年人则传说,以前的树顶有着巨大的空洞,小伙伴们就在树洞里爬上爬下,后来大人担忧孩子的安全,最终用石头封死了空洞。历史上咏叹这一奇观的诗句,一直在古书中静静地飘散油墨的芳香。
央勒节是巴塘最盛大的节日。人们聚集在草原上,扎下帐篷,煮起奶茶、酥油茶,青稞酒在宴席上发出醇厚甘冽的诱人浓香。家人、亲戚朋友们相互问候,互献哈达,把一撮盐巴食物洒向天地,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福寿安康。锅庄的热烈之处,是熊熊篝火映红着无数人的脸庞。弦子阵阵,热情奔放,藏戏的脸谱在跳动间叙述古老的史诗,正神驱赶了邪恶的鬼神,上天终于降下了幸福如意与四境的安康。
与西藏作为界河的金沙江,绕过无数山谷从天际而来,曲折的流过巴塘,虽然并不张扬,还没有下游汪洋恣肆的澎湃,却如同岁月一般缓缓流逝。支流巴楚河穿越城区,十几公里之后,就投入金沙江的怀抱,朝向丽江虎跳峡的方向而去。河流最终的归宿则是穿越三峡、洞庭湖、鄱阳湖直到崇明岛的长江入海口,汇入太平洋无垠的怀抱。
当姊妹湖妖娆的身姿在车窗里忽然出现的时候,那就是她们在路边用特殊的斑斓色调告诉人们:巴塘的地界到了。湖面蓝得忧伤,却又绿得畅快。是地老天荒的叹息,还是高原热烈的奔放。在这蓝天白云映衬之下,赏心悦目,总是那么写意畅快而充满激情。
措普沟里,湖水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凉风吹起的时候,总是云遮雾障。湖边鱼儿听到呼唤,都会成群结队的争相游到岸边,兴奋的享受客人们的馈赠。这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是鱼儿对善良的人们的信任,天地之间多了一种温馨与安详。转过山路,热坑温泉近了,只见无数处石缝蒸腾着大团的白汽,许多大大小小的泉眼里,人们用各式器皿装着十几个鸡蛋,在沸水中沉浸,十分钟左右,鸡蛋就全都熟了。而泡在温泉,俯瞰峡谷,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章德草原如同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铺设在山坡上。牛羊在草原上缓慢的踱步,摇着尾巴的样子,总是那么惬意舒心。草原上的格桑花,是藏族最爱的珍稀花朵,也是女孩子最爱取的名字,赋予了她们最美好的年华乐章。
回到城里,夜晚的中山广场华灯初上,人们三三两两邀约着前来聆听弦子,观看舞蹈,还有围成圈子的大型锅庄,整齐的脚步和着轻快的节奏,而动作则是来自田间劳作的样子,韵味无穷。岁月静好,优游从容,不能不说是上天眷顾巴塘的一个明证。
每天的318国道上,骑行的人们一般都是进城打尖后,稍事休息,就匆匆出发,一串轻快的身影或单独的一个影子,转瞬就消失在了山的那一边。露营的人们选择自驾,满天星斗的夜幕,带给人们多少无尽的遐想。
巴塘,一只展开金翅的大鹏神鸟,栖息在高原之上,用一片江南的风韵,召唤人们的梦想。流连其间,徜徉街头,品尝美食,不经意间,你会感叹这一方神奇的土地,这一片锦绣河山,愿生命归于美好,愿平安永驻人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