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才:孟光远总司令事迹进入成都电视台 ——阅读提示 文发布于2025年2月16日《今日头条》,原文共计1651字,读完预计2分钟。AI在19s内完成阅读并生成总结。 题与背景 文报道了成都电视台濯锦风栏目组在邛崃市纪委、党校、老区建设促进会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夹关镇王店、古儿山茶田露珠、高何红长征纪念馆和邛崃烈士陵园,拍摄上川南抗捐军总司令孟光远的事迹。文章通过采访邛崃市党校颜伟和老区建设促进会王文才,详细介绍了孟光远的起义过程、社会背景、理念初衷、宗旨意义以及他的英雄事迹。 主要观点 拍摄活动概述 时间地点:2025年2月14日,成都电视台濯锦风栏目组在邛崃市多个地点拍摄孟光远的事迹。 陪同人员:邛崃市纪委、党校、老区建设促进会相关人员陪同拍摄。 孟光远起义的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艰难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黑暗,苛捐杂税繁多,军阀混战,地主豪绅横行霸道,人民群众生活困苦。 共产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给人民带来希望。 孟光远起义的过程 成立背景:1933年2月,红军在通江成立川陕省苏维埃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指示开展反军阀预征粮斗争、进行武装起义。 起义时间:1933年6月26日,“上川南抗捐大同盟”在王店乡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 起义宣布:在王店老街东头的黄葛树下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上川南抗捐军”成立,孟光远任总司令,宣读第一号和第二号布告,公审枪决恶霸。 孟光远起义的宗旨与意义 宗旨:“废除苛捐杂税,惩办土豪劣绅”,号召人民团结斗争,反对黑暗统治,打倒剥削压迫阶级。 意义:激发人民革命热情,参与反抗压迫斗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公平、正义、民主的新社会。 孟光远的人格魅力与军事成就 深受人民拥护:起义得到群众支持,驻地群众送饭食,青少年踊跃参军。 队伍发展:队伍从二百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横纵70余里跨七个县作战,有力支援红军反围剿斗争。 纪律严明:孟光远要求抗捐军严守纪律,不扰民,不偷窃,违反者重罚。 孟光远的个人品质与牺牲精神 亲民作风:不让人称呼职衔,要求战士尊重民众,爱护财物。 无私奉献:将孩子寄养,妻子隐姓埋名,自己带病工作,宣传组织群众。 临终遗言:临终时向党组织表达未完成任务的遗憾。 孟光远的荣誉与传承 烈士称号:1983年,孟光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邛崃市烈士陵园。 英雄事迹:孟光远的英雄事迹至今仍广为传颂。 总结文章核心观点在于展现孟光远作为上川南抗捐军总司令的英勇事迹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通过成都电视台的拍摄活动,孟光远的起义背景、过程、宗旨、意义以及个人品质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孟光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人,更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