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94|评论: 0

大熊猫真传(巴黎博物馆的谭卫道的法语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869 年 3 月 1 日,星期一,在穆坪(Moupin)邓池沟的第一天,天气非常好。正如我之前所记录的,这座穆坪的神学院是在五六十年前建立的,当时中国国内的迫害迫使传教士们在一位曼子(Mantze)王子的领地内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 那时,邓池沟这些山谷还完全被森林覆盖,当地只有被称为野蛮人的原住民。
  • 但不久之后,随着法国传教士的到来,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中国人也进入了这里,他们在满足某些条件并缴纳贡赋后,获得了当地小君主(邓池沟头人)的许可,得以在此定居并耕种土地。
  • 渐渐地,邓池沟这个山谷呈现出中国式的面貌;中国的农作物被引入,法国传教士们洪广化也让这里的人们认识了欧洲的土豆和卷心菜,这两种植物如今已成为这些山区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采集药用植物、猎取麝香鹿以及通过焚烧草药制作草碱,再加上种植玉米和上述植物,这些都是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居民相对繁荣的源泉。砍伐木材并加工成厚木板再运输出去,也是这个地区的一项收入来源。
  • 穆坪公国是众多野蛮小邦国之一,这片位于中国、西藏和蒙古之间的广阔区域被这些小邦国瓜分。这里到处都是崎岖的山脉,山上仍然树木繁茂。往西走,地势逐渐升高,但森林面积逐渐减少。
  • 曼子人,或者说野蛮人,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从种族类型和语言上来说,他们与藏人更为接近,并且也采用了藏传佛教。他们用自己织的粗糙羊毛织物制作衣服。他们用石头建造多层房屋(碉楼),这在中国是从未见过的。
  • 他们饲养牦牛、普通奶牛、山羊和绵羊,还有一些小马;他们还种植小麦、玉米和荞麦。在那些尚未受到中国人影响的地方,曼子人仍然保留着一些淳朴和正直的品质。但在这里,就像在蒙古一样,勤劳且人口众多的中华帝国百姓正以各种借口迅速涌入,逐渐改变着这里的习俗、语言、服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陋习。
  • 几年前,没有中国人能够进入穆坪;而现在,在这个公国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 有人告诉我,穆坪的王子或土司(Tou-sen)统治着另外十八或二十个小领地。
  • 因为方言的原因,穆坪邓池沟最高的山是红山顶或者瓮山顶(Hong-chan-tin),从我们的邓池沟神学院就能望见它,而邓池沟的神学院本身就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处。据说,过去森林一直延伸到这座相当大但布局不规则的房子附近,这座房子几乎完全是木制的,只有一层。但由于农业发展的需求,森林面积迅速减少,如今要找到原始森林,得走相当远的路。
  • 在我住进迪格里特(Dugrité)先生为我安排的小而舒适的房间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新住处的周边环境,我打算在这里度过一整个季节。虽然这里树木稀少,但灌木丛并不远。在第一天的闲暇时间里,我都在追捕鸟类,今天这里的鸟似乎比昨天更多。我打到了一只橄榄棕色的朱雀(Carpodacus)和一只胸部黄色的漂亮燕雀。这种燕雀在这里似乎很常见。我还捕获了一只噪鹛(Pomatohinus stridulus),它比平原上的同类体型稍大,还有一只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我观察到的其他特别的鸟类有:中华燕尾(Ænicurus sinensis)、斑鸫(Turdus Naumanni)和蓝翅鸢(Circus Cyaneus)。
  • 年轻的神学院学生们的娱乐活动之一是捕捉小鸟,这对我来说非常幸运。他们今天给我带来了一只红眼睛的小鹀和一只真正的猫头鹰。
  • 据说几天前,在邓池沟这个山谷里人们用潮虫、虎甲和蜈蚣作诱饵,捕获了几只大型猫科动物。他们给我看的平整的兽皮属于中国常见的豹和一种带有大灰色斑点的豹子,这种豹子与我所知道的该种类的其他豹子都不同。据说这里还存在另一种大型豹子,猎人们对它很熟悉。
  • 在这个地势高且寒冷的地方,植被生长仍然非常缓慢。不过,在溪流边,我已经采集到了一种迷人的粉色报春花和其他几种植物,并把它们压制成标本。
  • 3 月 2 日,阴天,没有新的发现。这一天都在安置物品、了解情况,并向当地的猎人安排任务。一个姓袁(Yuen)的人,被认为是最熟练的猎人之一,他负责去捕捉一种被称为 “马鸡”(Maky)的禽类,根据他的描述,我推测这是一种白冠长尾雉(Crossoptilon blanc),但他坚持说这种鸟在穆坪公国找不到,他必须去更西边、离这里很远的一个曼子邦国(天全土司或者沃日土司)去寻找。我得到了两只棕额凤鹛(Yuhina bruns),这种鸟我之前在彭县河坝场(Hopaotchang)的山上也打过,在这里很常见,我几乎总能在我们花园的竹林里看到它们。
  • 我的箱子昨晚才到。除了我的小房间和给我仆人的另一间房,迪格里特先生还为我提供了一间非常舒适的木地板房间,我在里面完美地安置了我的实验室、箱子以及所有的大件物品。这里以前是学生们的手工劳作室,要知道,这所神学院的创办者和明智的管理者们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即不仅让年轻人学习拉丁语、哲学、神学、历史等,还安排固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体力劳动。因此,邓池沟神学院周围花园的照料以及学院大部分土地的耕种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他们还学习书籍装订、木工等手艺。
  • 因此,对教区代理主教来说,维持这所神学院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年轻人在这里也能长得高大健壮。但是,这里的气候总是多云潮湿,这常常使他们无法拥有完美的健康状态。此外,他们的饮食相当丰盛,有玉米、土豆和欧洲卷心菜,学院的土地能提供足够数量的这些食物来满足生活所需。这里饲养的猪提供了他们每天唯一食用的肉类。
  • 中午供应的白米是从四川用人力背来的,部分是用这些山上大量自然生长的芥菜种子换来的。这种种子能榨出类似菜籽油的油。这个地方没有水果,甜点也不在神学院的日常饮食中。这里喝的酒是由玉米酿造的,玉米先煮熟,再进行酒精发酵,这完全就是一种烈酒,和我们的干邑白兰地一样浓烈易醉,但口感不佳。神学院养了很多奶牛和公牛用于耕地,但按照中国的习惯,人们不食用牛奶。
  • 3 月 3 日,阴天。这一天都在处理这些天获得的动物标本。我得到了一只体型较大、我不认识的鹰,一只漂亮的新的食虫小鸟,一只灰色的拟希鹛(Siva?)和一只灰棕色的田鼠(Arvicola)。一个来自下游山谷的基督徒告诉我,在他家乡的山里有一种野生山羊,他称之为 “瓦合羊”(Wakheou-yang,马头山羊),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类似于北京地区的鬣羚(Capricornis)。
  • 3 月 4 日,阴天。探索周边地区。我打死了一只与欧洲种类类似的戴胜。当地的几个猎人看到我在很远的距离外射中这只鸟,都既惊讶又佩服,他们难以相信。他们使用的是燧发枪,口径很小,装填的是他们自己制作的火药和铁砂,而且在火药和铅弹上面都不放填充物,所以他们的射击距离不远。不过,为了猎杀大型动物,他们会使用铅制圆柱体子弹。我还捕获了一只漂亮的黄色燕雀和其他几只鸟,以及一只生活在田野里、从不靠近人类住所的非常小的棕色老鼠。
  • 3 月 5 日,阴天且有雨,中午时分雨变成了雪。气压计:晚上 2 点时为 584 毫米。温度计:4 摄氏度。
  • 我的猎人们给我带来了一对绿尾虹雉(Ceriornis Temminchii)、一只雌性白腹锦鸡和一只新种类的漂亮野猫。
  • 我和他们商量收购他们要去猎取的当地大型哺乳动物以及绿尾虹雉的事宜。由于一些情况,我不得不以比当地正常价格高出五到六倍的价钱来购买这些动物。
  • 1869 年 3 月 6 日,天气阴沉,但没有下雨,天气凉爽。气压计:下午 4 点时为 588 毫米。没有新的发现,有人给我带来一只长吻鼹,和我在四川彭县何家山(Hokiachan)看到的那种很相似。
  • 3 月 7 日,阴天,大雾弥漫。气压计(上午 9 点):586 毫米。今天新获得的动物有:第一,一只耳朵为棕色的画眉,与我之前在北京打到的那种相似,但我在查阅的描述中无法确定它的种类;
  • 第二,一种非常奇特的新种类的鸫。它的嘴是黄色的,尾巴和翅膀以及头部和颈部都是黑色的,但身体的其他部分是非常显眼的棕黄色。我的猎人们说这种鸟在这些山区的森林里并不罕见。
  • 3 月 8 日,上午天气阴沉,傍晚开始下雪。我爬上我们临时住所上方的山林,但没有发现新的物种,那里只有纹胸噪鹛(Garrulax grivelées)和斑翅噪鹛(Pterorhinus à taches lancéolées)。这种鸟在当地很常见,而且是留鸟。它的叫声多样,非常奇特,像是一种嘲笑,只要远远看到有人来,它就会叫起来。它的声音非常甜美动听。
  • 在到达穆坪邓池沟之前,我在较低、较温暖的大川河山谷里就已经采集到了一种淡紫色花朵的报春花。今天在这里,我又遇到了很多同属的植物,它们正含苞待放。据我所知,真正的报春花属植物在北京周边是没有的,那里生长的报春花科植物属于其他属。在这些寒冷潮湿的高海拔草原上,我还发现了一些大型伞形科植物的干枯茎干,让我想起了白芷。
  • 我看到一些工人在砍伐和焚烧各种灌木丛和草本植物来制作草碱,他们告诉我,这些植物比木本植物能产生更多的苛性灰,而且主要是一些类似于我们的款冬属(Potasites)或蜂斗菜属(farfara)的菊科植物,这些在山谷里很丰富,能提供最多的草碱。
  • 1869 年 3 月 9 日,今天早上,大地被雪完全覆盖。我打死了一只背部非常红的斑鸫,我想可能是老鸟才有这种颜色,而且不同个体的颜色深浅也有所不同。下午,我沿着邓池沟北部的大峡谷往回走,在那里,我打死了几只鸟,其中包括一只腹部白色的河乌(Ginclus à plastron blanc),它与欧洲的同类很相似。这种鸟在这里比白额河乌(cincle de Pallas)要罕见得多。
  • 听说基督徒猎人袁有一些野牛的碎片,我便去他家查看,那是一张几乎完整的兽皮,灰白色,带有一些棕色色调,属于一种体型中等、我完全不认识的动物。所以,如果能得到这种食草动物,会非常有意义,它可能不是真正的野牛。傍晚时分还在下雪。灰头雀鹛(Spiziæos)在这一地区非常常见,而且这种鸟不太怕人,它的声音和绣眼鸟(Yæos)的声音很相似。
  • 3 月 10 日,天气阴沉,但没有下雪或下雨。中午时分风比较大(有人告诉我,这里通常都是这样)。气压计早上是 590 毫米,晚上下降了 4 毫米。今天早上结了冰,昨天也结冰了。猎人李给我带来一只活着且状态完好的白腹锦鸡,是一只年轻的雄性,很像幼年的红腹锦鸡。他是在我们山脚下茂密的竹林里用套索抓到的。我还得到了一种对我来说新的啄木鸟,它的大小介于欧洲的大斑啄木鸟(P. Major )和小斑啄木鸟(P. Minor)之间;颜色和它们相似,但分布有所不同;它最显著的特征是胸部中间有一块红色的斑点。它可能是佩氏啄木鸟(Picus Pernyi),之前传教士从这里把这种鸟送到了欧洲,我还没看过关于它的描述。
  • 今天我还收到一只状态不太好的 “草鸡”(Tsao-ky),差不多就是白颈长尾雉(Phasianus torquatus),只是完全没有颈部的白色羽环。
  • 1869 年 3 月 11 日,今天天气很好,大部分时间都能见到太阳,我利用这个机会,在一位同伴的陪同下,进行了一次从早到晚的长途远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