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刷到一位老人的故事,令人唏嘘。 70岁的老陈,赶上了上海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那个年代赚了不少钱,原本在上海拥有两套房产的他,是多数人羡 慕的“成功人士”。 可造化弄人,他为了送独子赴美深造,赌上所有家产,举家移民美国。 当他满怀期待,想在美国大展宏图之际,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缺乏工作经验,这些因素都让他在美国举步维艰。 更让老陈感到痛心的是,儿子在美国长大,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的熏陶,思维方式和老陈大相径庭,俩人经常闹得不愉快。 儿子顺利毕业后,有了体面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本该是件喜事,却因为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父子关系愈发疏远。 而后,老陈决定独自回国,可眼前的上海远比之前繁华,行至古稀之年的他已然无法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和节奏,难以融入其中。 国内无亲无故,他最终只能沦为街头流浪者,靠着捡垃圾度日。 当博主问起老陈的儿子时,老陈表示儿子知晓自己的境遇,但是对自己不闻不问。 老陈的故事经过一位自媒体博主的采访得以曝光,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也有人质疑他当初的决定。 但比起他从昔日成功人士沦为如今街头流浪汉的悲惨境遇,更令人寒心的是—— 老陈儿子对父亲的态度,以及对亲情的冷漠。 儿子尚小时,父亲不顾一切托举儿子;父亲变老时,儿子却没有为父亲撑起一片天。 这不是老陈一人的悲哀,而是所有养出不孝子女家庭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