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组歌之三
《白发里的星河》
作词:袁竹
(主歌1)
百岁月光梳着我褪色的发簪
太行山的雪还在绑腿布里咯吱作响
油灯下缝补的军装早化成灰烬
独留这枚顶针 扣住岁月断章
(预副歌)
松花江冰层封着未剪的脐带
青纱帐里接生的手托起过太阳
那件浸透硝烟的绣花肚兜
裹着中原所有未绽放的丁香
(副歌)
三千万针脚缝补破碎的版图
血浸的土壤长出卫星发射塔
看啊 我丢失的银镯化作航母舰艏
正切开太平洋沉积的伤疤
(主歌2)
博物馆玻璃映着我褶皱的笑
曾埋地雷的盐碱地绽放量子稻
孙女用VR复原我炸毁的嫁衣
全息喜鹊衔着5G信号归巢
(桥段)
(少女清唱)
"奶奶 您藏着的铁盒为何生锈?"
(老妇低语)
"那是1941年的乳汁啊
喂大了整个中原的星斗"
(副歌)
断弦的月琴弹出火箭轨迹
裹脚布蜕变成空间站帆翼
听啊 焦土里长出的二十四节气
正与火星车共享古老的农谚
(主歌3)
我数着皱纹里藏着的弹片年轮
每道裂痕都通往台北的晨昏
曾裹着死婴的军旗飘在月球背面
刺绣的牡丹吸附着宇宙尘
(升华段)
当海峡归帆撞响编钟的裂缝
我用盲眼丈量过每寸团圆
冲锋号在基因链里复活麦浪
那架炸毁的纺车 仍在银河系旋转
(尾声)
把白发编成连接古今的缆绳
所有弹孔都是时空的瞳孔
八十年不过针尖上的舞蹈
血绣的江山图 正在引力波中燃烧
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强烈情感力量的佳作
―――评袁竹作词《《白发里的星河》》
作者:李栎
开篇:引入歌曲,抛出核心观点
在浩渺的音乐星河中,《白发里的星河》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这首歌曲没有采用直白的叙事与抒情方式,而是独辟蹊径,运用一系列新奇且极具深意的意象,如白发、顶针、脐带、绣花肚兜等 ,将往昔的岁月与当下的辉煌串联起来,构建起一座横跨时空的桥梁,让听众在音符与意象交织的世界里,深刻感受到时代的沧桑巨变与民族精神的赓续传承,堪称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强烈情感力量的佳作。
意象之妙:剖析歌词中的独特意象
(一)战争与革命意象
“太行山的雪还在绑腿布里咯吱作响” ,太行山作为抗战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其雪的意象不仅描绘出寒冷艰苦的自然环境,更象征着革命征程的艰难险阻。绑腿布则是革命战士的典型装扮,它伴随着战士们翻山越岭、冲锋陷阵,见证了无数次战斗 ,“咯吱作响” 仿佛是那段艰苦岁月的回响,让人深切感受到先辈们在冰天雪地中依然坚守战斗的坚毅。“油灯下缝补的军装早化成灰烬,独留这枚顶针,扣住岁月断章” ,油灯、军装、顶针,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物品,构建出一幅革命时期物资匮乏却又充满温情与坚韧的画面。油灯的微光,照亮了战士们前行的道路,也见证了他们的信念;缝补的军装,体现了战士们的质朴与对革命事业的坚守;而顶针作为岁月的见证者,“扣住岁月断章” ,将那段充满战火与热血的历史片段留存,让人们从中看到先辈们为了理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松花江冰层封着未剪的脐带” ,松花江在近代历史中承载着诸多苦难与抗争,冰层封着未剪的脐带,这一意象寓意着民族在艰难困境中顽强的生命力与延续性,即使面临冰封的绝境,也依然保有新生的希望。“青纱帐里接生的手托起过太阳” ,青纱帐是抗战时期游击战争的天然掩护,接生的手托起太阳,象征着革命力量在艰苦环境中孕育新生命,带来光明与希望,展现了先辈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大精神。“那件浸透硝烟的绣花肚兜,裹着中原所有未绽放的丁香” ,绣花肚兜本是充满温情与生活气息的物品,却被硝烟浸透,象征着战争对美好和平生活的破坏。而 “裹着中原所有未绽放的丁香” ,丁香通常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未绽放的丁香寓意着那些被战争扼杀的无数美好梦想与可能,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
(二)科技与发展意象
“血浸的土壤长出卫星发射塔” ,血浸的土壤代表着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付出的鲜血与牺牲,而卫星发射塔的崛起则象征着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巨大跨越。从曾经的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到如今的科技腾飞,这一意象的对比,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从落后走向强大,从艰难困苦走向繁荣昌盛的伟大历程。“曾埋地雷的盐碱地绽放量子稻” ,盐碱地曾是土地贫瘠、难以耕种的象征,也是革命战争时期艰苦环境的体现。而量子稻的出现,代表着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是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成果。它意味着曾经被视为荒芜的土地,如今在科技的力量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更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助力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成就。
“孙女用 VR 复原我炸毁的嫁衣,全息喜鹊衔着 5G 信号归巢” ,VR(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代表,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认知方式。孙女用 VR 复原炸毁的嫁衣,体现了科技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独特作用,让过去的伤痛与美好以新的形式得以重现。全息喜鹊衔着 5G 信号归巢,喜鹊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好,5G 信号则是当今高速通信技术的标志,这一意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寓意着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美好,也展示了中国在 5G 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情感与传承意象
“那件浸透硝烟的绣花肚兜,裹着中原所有未绽放的丁香” ,除了蕴含战争与和平的寓意外,绣花肚兜也承载着先辈们对后代的期望和深深的爱。它就像一个情感的载体,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孙的关怀传递下来。“奶奶,您藏着的铁盒为何生锈?”“那是 1941 年的乳汁啊,喂大了整个中原的星斗” ,这一对话中的乳汁意象,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乳汁本是生命孕育和成长的源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它代表着先辈们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用乳汁喂大中原的星斗,寓意着先辈们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滋养了整个民族的未来,这份伟大的母爱与奉献精神在岁月中传承,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断弦的月琴弹出火箭轨迹” ,月琴作为传统乐器,代表着古老的文化和艺术传承;火箭轨迹则是现代科技和国家发展的象征。断弦的月琴却能弹出火箭轨迹,这看似矛盾的意象组合,实则深刻地表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紧密联系。它意味着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现代科技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裹脚布蜕变成空间站帆翼” ,裹脚布是封建时代对女性束缚的象征,代表着过去的落后与愚昧;空间站帆翼则是现代航天科技的标志,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科技的进步。从裹脚布到空间站帆翼的转变,展现了中国从封建落后走向现代化的巨大跨越,也体现了先辈们追求自由、进步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升华。这一意象不仅是对历史变革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有力见证 。
主题之深:挖掘歌曲的多重主题
(一)国家复兴之路
《白发里的星河》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从山河破碎到繁荣昌盛的复兴历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歌曲开篇,“百岁月光梳着我褪色的发簪,太行山的雪还在绑腿布里咯吱作响” ,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太行山的雪与绑腿布,这些充满历史质感的意象,勾勒出革命先辈们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抗争的画面,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曾经面临的艰难处境 。“油灯下缝补的军装早化成灰烬,独留这枚顶针,扣住岁月断章” ,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跃然眼前。
而随着歌曲的推进,“血浸的土壤长出卫星发射塔”“曾埋地雷的盐碱地绽放量子稻” 等歌词,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从曾经饱受战火摧残、土地贫瘠,到如今卫星发射塔高耸入云,量子稻在盐碱地中绽放生机,这种鲜明的对比,清晰地呈现出中国从落后走向强大的伟大跨越。它让我们看到,在先辈们的不懈努力和牺牲下,中国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智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繁荣富强的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些歌词不仅仅是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赞扬,激发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 。
(二)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歌曲巧妙地将历史记忆与现代科技、生活场景交织在一起,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博物馆玻璃映着我褶皱的笑,曾埋地雷的盐碱地绽放量子稻”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对过去的见证;而盐碱地中绽放的量子稻则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代表着未来的希望。这一意象的组合,将历史与现代紧密相连,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实现科技突破的伟大历程。它告诉我们,过去的历史是我们前进的基石,而现代科技则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动力,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孙女用 VR 复原我炸毁的嫁衣,全息喜鹊衔着 5G 信号归巢” ,这一歌词更是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VR 技术和全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孙女用 VR 复原炸毁的嫁衣,让历史的伤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体现了现代科技对历史记忆的传承与保护。全息喜鹊衔着 5G 信号归巢,将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意象与现代 5G 通信技术相结合,寓意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了创新发展 。这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我们在新时代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它让我们明白,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不断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
(三)两岸统一的期盼
歌曲中也蕴含着对两岸统一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国家完整的坚定信念。“我数着皱纹里藏着的弹片年轮,每道裂痕都通往台北的晨昏” ,这句歌词以独特的视角,将个人的经历与两岸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皱纹里的弹片年轮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伤痛,而每一道裂痕都通往台北的晨昏,则表达了对台湾的深深牵挂和对两岸统一的殷切期盼 。它让我们感受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无论历史经历多少风雨,两岸统一的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
“当海峡归帆撞响编钟的裂缝,我用盲眼丈量过每寸团圆” ,海峡归帆象征着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景,编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其裂缝寓意着两岸尚未完全统一的遗憾。而 “我用盲眼丈量过每寸团圆” ,则以一种坚定而执着的表达,展现了对两岸统一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它表达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阻碍,两岸人民都渴望实现团圆,都在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而努力奋斗。这种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不仅是歌曲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国家完整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守护 。
艺术手法之巧:赏析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对比手法
歌曲中,过去与现在、战争与和平、落后与发展的对比俯拾皆是,极大地增强了情感冲击力与主题表现力。“太行山的雪还在绑腿布里咯吱作响” 描绘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奋勇作战,环境恶劣,物资匮乏 ;而 “曾埋地雷的盐碱地绽放量子稻” 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发展下的繁荣景象,曾经贫瘠的土地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种对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巨大变化,从战火纷飞的苦难岁月走向科技发达的和平时代,凸显了国家复兴之路的艰辛与伟大 。
“油灯下缝补的军装早化成灰烬”,油灯象征着过去昏暗的生活条件和艰苦的战争环境,军装则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象征,它们的消失代表着那段艰难岁月的远去;“血浸的土壤长出卫星发射塔”,血浸的土壤是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付出鲜血的见证,而卫星发射塔的崛起则标志着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代表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两组意象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落后与发展的强烈反差,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主题更加突出 。
(二)象征手法
“白发” 在歌曲中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它见证了国家从过去的艰难困苦到现在的繁荣富强,是无数先辈们奋斗历程的象征。就像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白发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也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记忆 。“弹孔” 象征着战争的创伤和历史的伤痛,它是国家曾经遭受苦难的印记,提醒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每一个弹孔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纺车” 象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劳动精神,它代表着先辈们勤劳朴实的品质。在过去,纺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见证了人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虽然纺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所代表的劳动精神却永远传承下来,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奋斗 。
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情感和历史概念具象化,使听众更易于理解和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它们让歌曲不仅仅是简单的歌词和旋律,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
(三)诗意语言
歌词充满了诗意表达,如 “冲锋号在基因链里复活麦浪” ,这句歌词将冲锋号这一战争元素与基因链、麦浪等看似不相关的意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而奇幻的意境。冲锋号代表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基因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麦浪则是丰收和美好生活的象征。通过这种诗意的表达,寓意着先辈们的精神在后代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种诗意的语言,使歌曲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营造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意境,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中 。它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文字,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使歌曲更具内涵和魅力 。
结尾:总结升华
《白发里的星河》凭借其独特的意象运用、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一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歌曲。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将国家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两岸统一的期盼等主题紧密融合,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它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历程的深情礼赞 。通过这首歌,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的奋斗身影,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它让我们更加珍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聆听这首歌曲,从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共创美好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