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组歌之五
《蝴蝶结里的家国》
作词:袁竹
(主歌1)
书包侧袋藏着1937年的雪
历史课的VR眼镜裂开平型关的月
红领巾系着南京城未结痂的疤
铅笔盒里躺着生锈的弹壳蝴蝶结
(预副歌)
黄河把伤口绣成量子卫星的轨
青纱帐弹孔涌出数据流的穗
纪念馆玻璃映着金黄的稻浪
我数皱纹般的弹道学方程
(副歌)
三千万颗星火缝补破碎的版图
血浸的土壤长出航天城的塔
看啊 被击穿的族谱在云端重组
每粒汉字都淬火成新的神话
(主歌2)
编程课复原被炸毁的私塾牌匾
3D打印出重庆防空洞的炊烟
太奶奶的绑腿缠绕成光年
每道褶皱闪烁未冷透的诺言
(桥段)
(少女独白)
"妈妈说我睫毛挂着未融化的金陵雪"
(AI回响)
"于是我们把北斗芯片种进每片落叶"
(合诵)
"从石库门到元宇宙的疆界
觉醒的基因永远滚烫如铁"
(副歌)
废墟里开学的钟声长出5G塔
我用纳米笔修复城墙的笔画
听啊 摩尔斯电码在光纤返青
长成海峡永不锈蚀的青铜编钟声
(主歌3)
红领巾电台接收1945年的波长
破译儿童团用星河加密的绝唱
无人机测绘四行仓库的弹孔
全息日志里 八百壮士永远年轻
(升华段)
我收藏的每片银杏都刻着长城
电子脉搏跳着赵一曼最后的心声
共享单车穿过台儿庄的旧弹道
区块链存证里 狼牙山松柏永不老
(尾声)
当蝴蝶结拂过阿里山的年轮
我用队礼校准五千年晨昏
那支埋在地雷田的蜡笔终于
在东风快递里 画出银河系的全景
探寻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
―――评袁竹作词《蝴蝶结里的家国》
作者:李栎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作品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蝴蝶结里的家国》便是这样一部极具感染力的佳作,它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蓬勃、家国的情怀与时代的精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读者呈现出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一、意象的奇幻交织: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诗中运用了大量奇幻而又富有深意的意象,这些意象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首诗的情感脉络。“书包侧袋藏着 1937 年的雪”,一个小小的书包侧袋,却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1937 年的雪” 象征着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记忆,将历史的冰冷与残酷以一种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而 “红领巾系着南京城未结痂的疤”,红领巾作为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本应代表着希望与活力,但在这里却与南京城的伤痛紧密相连,深刻地反映出历史的创伤对新一代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黄河把伤口绣成量子卫星的轨” 这一意象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沧桑,其流淌的河水仿佛是民族的血液。而 “伤口” 则代表着过去遭受的苦难,将这一伤痛与现代科技 —— 量子卫星的轨道相结合,寓意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用科技的力量书写新的辉煌。这种将古老与现代、伤痛与希望完美融合的意象创造,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更深刻地揭示了国家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伟大征程。
二、主题的深度挖掘:家国情怀的时代传承
《蝴蝶结里的家国》的主题围绕着家国情怀展开,从历史的伤痛到现代的发展,从个体的情感体验到民族的集体记忆,层层递进,深入挖掘。诗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如平型关战役、南京大屠杀、重庆防空洞等,表达了对先烈们的缅怀和对历史的铭记。同时,又展现了当代中国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如量子卫星、5G 塔、航天城等,体现了国家的日益强大。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诗中还蕴含着对两岸统一的深切期盼。“当蝴蝶结拂过阿里山的年轮,我用队礼校准五千年晨昏”,蝴蝶结这一象征着纯真与美好的意象,与阿里山这一代表台湾的地标相结合,表达了对两岸和平统一的向往。“队礼” 则体现了新一代对国家的忠诚与敬意,他们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三、情感的细腻表达:从个体到集体的情感共鸣
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真挚,从个体的情感体验入手,逐渐扩展到集体的情感共鸣。“少女独白” 和 “AI 回响” 这一独特的设计,将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少女的睫毛挂着 “未融化的金陵雪”,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个体对历史伤痛的感知,而 AI 的回应 “于是我们把北斗芯片种进每片落叶”,则展现了时代的力量和人们对未来的积极态度。这种个体与时代的对话,引发了读者对自身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诗中对先烈们的情感表达也十分动人。“全息日志里,八百壮士永远年轻”,通过对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描述,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些英雄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种对先烈的缅怀之情,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使人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四、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在艺术手法上,《蝴蝶结里的家国》运用了多种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喻的运用使得抽象的情感和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如 “黄河把伤口绣成量子卫星的轨”“废墟里开学的钟声长出 5G 塔” 等,将黄河、钟声等与现代科技进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拟人手法的运用也为诗歌增添了生动性,“青纱帐弹孔涌出数据流的穗”,赋予青纱帐弹孔以生命,使其仿佛具有了孕育和生长的力量。
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蝴蝶结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象征着纯真、美好和希望,同时也寓意着对家国的热爱与牵挂。而 “每粒汉字都淬火成新的神话”“摩尔斯电码在光纤返青” 等语句,则通过象征手法,将汉字、电码等与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相联系,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
五、整体意义与价值:时代精神的诗意诠释
《蝴蝶结里的家国》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时代精神的诗意诠释。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却始终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在当今时代,这首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和发扬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这首诗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在意象运用、主题挖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启发更多的创作者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展现时代的风采,传递正能量。
总之,《蝴蝶结里的家国》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以其奇幻的意象、深沉的主题、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当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这首诗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