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4|评论: 0

库叶岛沿革形胜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库叶岛沿革形胜考 
[color=var(--color-neutral-100,#000)][color=var(--color-text-primary)][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库页岛历史地理全解】
作者:曹廷杰(白话译文) image.png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一、岛屿沿革
库页岛古称 "女国",也叫 "毛人国"。《后汉书》记载北沃沮(今黑龙江宁安东北)海外有女国,《唐书》说日本东北深山外是毛人聚居地。今天的库页岛正位于黑龙江口东侧海中,与古籍记载完全吻合。岛上居民 "身多毛" 的特征,与明代《开原志》记载的 "苦兀" 人一致,其邻族吉里迷 "男少女多",印证了女国传说的地理原型。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古籍中关于 "扶桑国东千里有女国" 的记载,实为同一地域的误传。唐代 "流鬼国" 三面临海的描述,对应今库页岛东北的堪察加半岛,其西临的 "少海" 正是黑龙江口外的鄂霍次克海。岛上部族名称历经演变:黑水靺鞨→莫曳→苦兀→库叶,元代称 "帖烈灭",至今仍有 "额里野" 等别称。 image.png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二、地理形胜
库页岛南北长 2000 余里(约 1000 公里),东西最窄处仅百里,形如游鱼横卧黑龙江口。岛内山脉纵贯南北,图克苏图山、音格绳山等主峰连绵,30 多条河流分东西入海。西部博和毕河等注入鞑靼海峡,东部额里野河等流入鄂霍次克海,形成独特的水文格局。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岛上原住民分属库叶、费雅喀、鄂伦春等部,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今俄属木城)进贡貂皮。清廷原设宁古塔收贡,后改由三姓副都统(今依兰)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岛西南的 "木城遗迹",正是当年 "东海毛子"(清廷对边民的称呼)纳贡的历史见证。 image.png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三、边防价值
作为东北亚枢纽,库页岛北控俄罗斯堪察加,南扼日本北海道,是黑龙江口的天然屏障。清代《会典》将其列为 "海以外图",属吉林三姓管辖。但因 "地瘠民稀",长期未驻重兵。曹廷杰特别指出:岛上 "松林深翳"" 溪深淖 "的地形,冬季冰封的气候,构成" 天然险阻 ",若屯兵戍守,可成" 东三省保障 "。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四、历史警示
文末附光绪十一年(1885 年)边防疏议,回顾近代东北危机:自咸丰朝调走东北精锐平叛,沙俄趁机侵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当时俄在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参崴驻军,吉江两省已无出海港口,边防形势岌岌可危。疏议强调:珲春、三姓(今依兰)为战略要冲 —— 前者屏蔽朝鲜北部,后者拱卫松花江腹地,必须加强屯垦戍边。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译文说明:保留原文考证逻辑,转换古籍称谓 [如 "混同江"→黑龙江],解释民族名称 [如 "费雅喀"→吉利亚克人],标注今地名 [如 "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压缩重复考据,突出岛屿的历史战略价值








[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8))][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7))]库页岛在历史上曾被哪些国家统治过?
[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8))][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7))]曹廷杰是一个怎样的人?

[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8))][color=var(--s-color-text-secondary,rgba(0,0,0,0.7))]提供一些关于库页曹廷杰


库叶岛。在古为女国。亦名毛人国。后汉书北沃沮海中有女国。唐书日本东北限大山外即毛人。今库叶岛在海中。恰与混同江口东西相值。正与所谓北沃沮海中合。北沃沮今宁古塔东北之地。沃沮犹今窝集。又作渥集。一作乌稽。皆同音异字。实一地也。库叶岛南。隔一海峡廷杰按地理全志。有北路西峡。在日本库叶岛之闲。即此。即日本国。明开原志云。苦兀在奴儿干海东。人身多毛。其邻吉里迷。男少女多。知女国毛人。皆在此岛矣。三才图会。有奚部。小如者部。其国无男。小如者。本室韦部名。当与库叶岛相近。梁四公记有扶桑国。此记多荒诞之言。然所记外藩风土物产。尚有不尽诬者。所谓扶桑国。即今宁古塔极东北之地。其官名与高丽同。其俗使鹿。尤为切证。特扶桑之名。出于附会耳。记云。扶桑国东千余里。有女国。身有毛。则知女国毛人。盖本一地。传闻失实。以为无男耳。唐书记流鬼。谨按。唐书流鬼国。去京师万五千里。其地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今库叶岛东北隔海。为俄罗斯国之甘查甲部。亦曰冈札德加。亦曰堪察加。其地东西南三面皆阻海。惟北部与哥德部相连。其为古流鬼国无疑。甘查甲西面之海。即黑龙江省东北之海。亦系渤海。非大海也。故唐书谓之少海。又云在黑水靺鞨东北也。黑水靺鞨。即今黑龙江。南邻莫曳部。明称苦兀。今称库叶。皆莫曳音转。吉里迷。元史作帖烈灭。故此岛今又名额里野。又作野所也。合而论之。则库叶岛之沿革思过半矣。一统志曰。吉林宁古塔所属大洲。在城东北三千余里。混同江口之东大海中。南北二千余里。东西数百里。距西岸近处仅百里许。廷杰按地理全志。有库叶海峡。在库叶岛吉林之闲。即此。有山曰图可苏库。其长竟洲。林木深翳。有小水数十。东西分流入海。会典图说曰。三姓所属海以外。当混同江口之东。有大洲亘千里洲之上。西有博和毕河汪艾河低巴努河温忒呼河楚克津河楚拉河特河伊对河。俱西流。东有额里野河皮伦图河扎伊尔河达喜河郭多和河塔塔马河努烈河启社什河阿当吉河。俱东流。皆入于海。水道提纲曰。大长岛。为黑龙江口海中大护沙。南北袤长一千六百余里。南至极高四十九度八分。北至极高五十四度四分。东西最阔三四百里。或一二百里。西近黑龙江南小圆岛。为东二十六度半。至东北斜处为东三十度四分。地形夭矫如游鱼。中脊有山。连峰自北至南。松林相望。蜿蜒不绝。水分流东西入海。海平处有居人数处。廷杰谨按。岛西北有图克苏图山。额里雅河出其东麓其南麓为费雅喀人所居。图克苏图山西南为音格绳山。博和毕水出其南麓。音格绳山东为塔塔马山。塔塔马河出其东麓。其西麓即库叶人等所居。又有阿当吉山。在岛之中稍南。阿当吉河出其东麓。依社什河出其北麓。特河出其西麓。伊对河出其西南麓。山南即鄂伦春人等所居。何愿船形胜论曰。东三省中。吉林所辖地最广。吉林所属中。三姓副都统所辖地最广。会典分三姓所辖为二图。曰海以外图。则库叶岛地也。库叶虽一洲岛。幅员千里。为混同江口外大护沙。其闲捕牲部落。曰库叶。曰费雅喀。曰俄伦春。岁时贡貂皮于吉林。廷杰谨按。贡貂诸部。先皆亲赴宁古塔。后设三姓副都统。即赴三姓城。惟库叶岛远在海中。不能时至。每年遣官至距宁古塔三千里之普禄乡收贡颁赐。普禄乡即普隆霭噶珊。亦作普垄噶山。今混同江南岸。俄人村镇伯力下八百余里。地名木城。有木城遗迹。土人犹能述其胜事。曰此当年东海毛子穿官处也。对岸为莫勒奇地方。

环库叶之岛。大小数十。其崇山则有图克苏图音格绳之属。其名川则有博和毕郭多和之属。其地四围皆海。北控俄罗斯。南控日本。拱护海口。屹然为东三省保障。是库叶岛之形胜也。又曰。此地隶于三姓副都统。因地瘠民。从前未专设大臣镇守。若生齿日繁。似亦宜加屯戍以重边防也。廷杰谨考库叶附近诸岛。有混同江口海中者。若东海岛。沃新楚鲁岛。图勒库岛。普格哩岛。及海内天然八岛。均在吉林城东北各四千余里。自混同江口迤而西南。抵图们江口之东北。约五千余里。均归吉林省辖。诸岛属中国者。若珊延岛。小多壁岛。满洲语。多壁。狐也。西斯赫岛。满洲语。西斯赫。褥也。阿萨尔乌岛。大多壁岛。妞妞斐颜岛。满洲语。妞妞。呼爱小儿之词。斐颜。色也。扎克塘吉岛。法萨尔吉岛。岳杭噶岛。满洲语。岳杭噶。犹言有丝棉者。鄂尔博绰岛。特依楚岛。翁郭勒绰岛。和尔多岛。搜楞吉岛。勒富岛。均在吉林城东南一千一百里外。至二千一百里内。又有在吉林城东北一千九百里之雅哈岛。满洲语。雅哈。无焰火也。二千一百里之摩琳乌珠岛。又有在宁古塔城东南五百九十三里之舒图岛。八百八十四里之勒富岛。恭查天命二年丙申。遣兵收海边部众。时东海沿边诸部。尚多未附。   太祖遣兵四百往征。凡散处部众悉收之。其岛居负险不服者。乘小舟尽取之而还。当即此库叶岛。及以上诸小岛也。

  遵议东三省边务大略情形疏王大臣
光绪十一年六月十八日。钦奉   慈禧端佑康颐庄诚皇太后懿旨。东三省边防事宜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会同神机营王大臣妥议具奏钦此。仰见   圣心念边陲。防微虑远。钦佩莫名。臣等窃惟防边之要。首在审地势。察敌情。形势既得。选将为先。将得其人。军储宜亟。而练兵制器。招垦兴屯。则其节目也。东三省统辖至广。盛京十四城。为边门者二十余。吉林八城。为边门者四。黑龙江六城。旧设卡伦之区七十一。承平时。东际大海。北限混同。榛狉之民。多我属部。历朝奉   敕编入八旗。凡居近吉林之巴尔呼人。锡伯人。居近伯都讷之卦勒察人。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居近额尔古讷河之索伦部。达呼尔部。其最远者为鄂伦春部。皆审户比丁。隶入军伍。擢彼材勇。效我扞掫。而八旗猛将。吉林兵丹。常率诸部。四出征剿。以精锐闻天下。其时中俄立界于尼布楚。开市于恰克图。斥堠之设。多在中路北徼。而东方则晏然无事也。自咸丰以来。中原多事。东三省精兵。征调四方。腹内虚耗。饷减差繁。势成积弱。参佐领以下。又不恤兵丁。层层克扣。以致生计日蹙。土地日荒。风气日敝。彼时 国家方治内盗。无暇东略。溃一隙之堤。成数世之患。牧圉之吏。任非其人。遂使邻国擿隙蹈瑕。蚕食东徼。侵踞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兴凯湖以东数千里之地。于是吉江二省。遂无师船出海之口。腹背受敌。如处瓮中。而边事因之日亟矣。今虽明订条约。暂事羁縻。然边情反复。理难久恃。疆场之权。以公法论。亦彼此各自主之。查江省与彼之阿穆尔省一江之隔。其省城在海兰泡。与我黑龙江副都统所治之城相望。沿江上下。皆夷屯也。昔日跨江为守。今则江流之险。与我共之。额设水师船只。又皆糟朽狭小。不足以资战守。吉省与彼之东海滨省毗连。其新设酋长。驻海参崴。双城子。又别屯兵于岩杵河摩阔崴诸处。而以驻伯力之重酋联络其闲。其两省额兵。通计不过万人。常招徕屯垦客户。编为民兵。以辅其不足。又收买麦粮。煮罕奇之盐。贩入内地。以为储蓄之资。近且逼珲春为垒。开通图们江东岸。以窥朝鲜北境。行船松花江。以窥三姓上游。势亟亟矣。彼处处通海。便于转输。我陆运回远。易致疲敝。似彼常处其逸。而我常处其劳。然以天时地势揆之。冬春二时。江海冰坚。船不能驶。彼若深入。接济维艰。夏秋二时。彼挽餫虽利。然宁古塔以东。有无人之地六百里。山纠纷。溪深淖。为之阨塞。三姓迤东至黑河口八百里内。江路多。陆路多潦。天然险阻。可以限长驱之足。然则我固不可漫然布置。致备多力分也。吉省所最要者。珲春一城。与彼偪壤。其西壤接连朝鲜之庆源庆兴两府。一苇可航。前无障隔。后可包抄。三姓一城。水路上距伯都讷之三岔口一千余里。中闲历阿勒楚喀拉林诸城。其三岔口西南陆路。则由蒙古郭尔罗斯界。径从草地。直抵奉天之法库边门。纔八百九十里。最为便捷。彼国地图。惟于此数处画一曲。他处则否。其久蓄窥伺之心。已有明验。然则该两处最宜注意。庶一以保护朝鲜北境。一以屏蔽我松花江上游伯都讷腹地。此吉省大略情形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