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全国爱卫办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提出中小学生每天需要睡眠8至10小时。但“新华视点”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有的孩子睡得晚、起得早,白天全靠咖啡撑。
一份“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调查”显示:77.19%的受访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72.34%的受访初中生家长称,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62.5%的受访高中生家长表示,孩子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有家长反映,“每天差不多能睡7小时。孩子每晚9点半左右到家,10点50分左右入睡,第二天6点就要起床。”“最近小孩中午都要喝咖啡赶作业,作文、背诵、试卷改错、预习、总结、思维导图,各类作业加在一起,怎么都要11点后才能睡觉。”
调查还显示,49.37%的受访家长认为,作业多是孩子睡眠时长不够的主要原因;24.89%的受访学生家长表示,课外培训作业多是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40.25%的受访家长还反映,沉迷手机导致孩子睡眠不足。贵阳市民闻女士说,儿子5岁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如今已是“资深用户”。
事实上,近年来,教育部从多方面施策,推动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以确保中小学生有充足睡眠时间。多地也积极响应,如2024年底以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和武平县教育局规定小学生晚9点半未完成作业可停止并就寝;深圳市超2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午休“躺睡”,浙江、江西、贵州等地中小学也有类似举措。
家长则呼吁学校提升课堂教学与作业质量,少布置简单重复作业。专家建议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同时严格管控中小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长,相关部门与网络平台需完善科技手段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