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倡慧 熊小利 内江融媒记者 徐静:
当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期,在威远县新场镇,威远县首个数字化育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当地水稻生产进入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该育秧中心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通过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水稻育秧高效精准管理。
在新场镇工厂化育秧中心的玻璃育秧温室内,机械设备流水线作业完成铺基质、播种、洒水、覆盖等工序,每小时可播种1000多个秧盘,可覆盖40余亩农田。播种后的秧盘被送入暗化催芽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稳定温度和湿度,水稻种子48小时后便可“破胸露白”。
育秧中心还配备了循环立体式育秧床,如同“电梯”上下循环,使秧苗充分享受光照和水分,进一步缩短育秧周期,提高秧苗质量和成活率。据新场镇工厂化育秧中心技术人员易超介绍:“工厂化育秧相较于传统育秧,能节省时间20天左右,且秧苗更壮、病虫害更少,一般30天左右就可以下田栽秧,而且能保证秧苗的成活率、返青率。”
据悉,该育秧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集成自动化育苗设备、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可实时监控和调节秧苗所需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有效破解因气候、季节、土地变化造成的育秧瓶颈。
新场镇农技站工作人员雷吉伟说:“秧苗很娇贵,温度高了会烧苗,温度低了怕弱苗,智能化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与人工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成本也会低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