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邛文化》公众号刊发《难忘东安中学》文章后,收到不少留言,现选录于后。
侯与(四川):“有史有据,有人有事,讲述的真实,还原的清晰。康禹昌老师是石恒智先生的学生。前几天正好翻到几张师范生同学会的照片,里面有康禹昌、邓琦、我母亲等四位老师,是当时师范校在世的最后几位老师。照片里的学生有南小校长胡素芬和李方元。”
快乐人生:“感谢陈瑞生老师和江万军老师对我这篇回忆文章的修正,并配上他们收藏的几張珍贵的东安中学老照片,使我的拙作提升了一个档次!”
五刀(四川)“小时候到师范校里的教学楼里捡过粉笔头。”
宽宽(宁夏):“人中龙凤忆当年。”
独卧文园(四川):“如此绵长的敬亭中学的文脉,那么值得追忆!许龙老师的妙笔,让我的记忆碎片得认缝合,柑子花香的芬芳与图书馆的书香终成我与该校一段挥之不去的诗与远方。为许龙老师的深情点赞,更为敬亭中学永不散去,且光辉的革命历史点赞!”
小扬就是我:“当年的教学楼老建筑,虽然是仿华西的,但是有时代印记,当时应稍加维护改造利用,保留下来更具历史价值。惋惜。”
人可(四川):“文章写得入情入味,又使邛崃人想起了张志和对邛崃的无私奉献,老同学的文字同样也是对邛崃人劳作,理应称赞才是,对吗?“
瑞恩(四川):“虽然没在里面读过书,小时候经常到里面去耍,后面还有个游泳池,再后面还有个泉水凼,叫经骨凼,小时候经常在那里洗澡。学校里的建筑、树木以及大门两边的大树都还记得,如果能保留下来该多好啊,又成为邛崃的一个打卡地了,有点可惜了!“
夏八军(四川):“真实纪载、朴实文风,为之一振。我比作者迟两年入该校,也算作老二中啦。文中多次提及康禹昌老师、张惠君老师我都非常敬佩、热爱的老师。还有上煤气灯的工友林志强、绿化工友郭大爷……除了作者叙述的教学大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图书馆、芦沟桥、标准体育场等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密集而厚实的铁刺巴围墙、柑橘树林里的假山、教学楼楼顶的古钟….…拜读了,许龙同学。“
柠檬树(四川):
“感谢师兄的文章让我们再次回顾了东安中学的难忘岁月,感谢师兄对我父亲康禹昌的客观评价。”
古代美(四川):“此文亮点诸多,着实令人称赞。文中的老师们,个个学富五车且德馨兼备,深谙以德育人之道。康老师讲授《岳阳楼记》时,见解独到,不随波逐流,着重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此乃文人之脊梁;后天下之乐而乐,实是教育之温情”,寥寥数语,便将文章的精髓与教育的真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深度。在为学生作业撰写评语时,康老师妙笔生花,写下“你的文字似柚子般清苦,却终将酝酿成岁月的甘甜”,以这般形象且诗意的表述,既敏锐地指出文字尚显青涩之处,又给予学生充满希望的鼓舞,让人坚信未来定能收获成功的甜蜜。再者,负责学生工作(犹如今天的德育办老师)的张蕙君老师,话语同样意味深长。一句“人要往高处走,切莫打退堂鼓”,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宛如长辈的亲切叮嘱,传递着奋进的力量。而在入团谈话时,“入团并非只为佩戴徽章,而是选择让灵魂绽放光芒”这一教诲,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