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6|评论: 2

郭英文在邛二三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9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英文在邛二三事
                                                                                                李旭葵
      郭英文,山西闻喜县人,大学文化,1966年文革前由省粮食局下派到祟庆县(今祟州市)任职工作。在1975年7月至1978年11月期间,从祟庆县“牛棚”里被“解放”,调到邛崃县任县委副书记。
      郭英文在邛崃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三年短暂期间,由于工作关系,与他有过接触。在交往中,郭英文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有文化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水平,作风正派,廉洁律己,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执着,敢于承担责的人。他对邛崃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对邛崃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在氮肥厂和自来水厂的筹建,都有他的心血和汗水。
       时间己过去四十多年了,都已老了。现仅凭脑子残留的记忆,将与之交往中几件难以忘却的往事,追述回忆,时间为证,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在邛崃做了好事的郭英文。
      在文革运动的后期的1974年3月14日,邛崃县委下文成立“邛崃县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原文庙内。我是在当年5月,由县文化馆抽调到城建委办公室负责。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在当年底基本完成了由温江地区行署拨专款,在溫江地区新津养路段和县养路段抽人配合,组织人员完成了对临邛镇城内大小街巷的整修和铺设柏油路面。
     1975年3月初,四川省建委刚恢复成立,就派出了城建处李安甫和巫俊文二人到邛崃,调查了解邛崃临邛镇县城和一个重点集镇固驿的居民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泄情况,由我负责接待。事后,经实地调查写出了对县城临邛镇和固一镇的给排水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我专程去省建委上报,试图想摸清省建委的真实意图。
       在城建处,我认识了在该处工作的邛崃老乡李松柏,他是邛崃南河坎人,他很想为家乡做点实事。通过李松柏这位邛崃老乡,终于了解到省建委的意图。
       原来是省建委根据国家建委的工作部署安排,拟定在省内两百多个县城中,选择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县城,由国家无偿投资修建自来水厂作试点,解决城镇居民群众吃水问题。
       我回邛崃后,及时地向县城建委的主管部门县计委领导作了汇报,希望能争取省建委在邛崃投资建自来水厂。
县城地下水相当丰富,地表挖一米多就见水。城镇单位和居民用水,都是靠就地打井。在城内就有条石或砖砌筑的水口有311口,家用钢管井1824口。说要建自来水厂,因此有不少的人持不理解的反对态度。认为居民吃水不仅方便而且不要钱,如果建了自来水厂,谁愿意花钱买水厂的水?水厂不亏本,那才怪事呢?因此,有人说是劳命伤财多余一则。计委领导听了我的汇报,他感到左右为难,就叫我直接去找郭英文书记请示汇报。
       郭英文刚调来邛崃,住在县委桂花园天井底楼。我进去,看见他正全神灌注地看着从县文化馆图书室借来的《邛崃县志》。立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古代历史上记载,三百里外放官,新官一到就看县志史料,查看民情,了斛民冤,知道百姓疾苦和急需要求办的事。为官一方,几年为百姓群众真正地做几件实事好事。
       我也是第一次见郭英文,但是从这里,我心里就知道他是有一定文化知识而且想为百姓做事的人。
虽然由于工作原因,曾接触过不少的县上如书记县长之类的领导,不知是文化关系还是能力水平的原因,但这也是第一次见县领导看《邛崃县志》,因此对从未见面打交道的郭英文就有一种不一样的看法认识。
       后来在郭英文负责羊安氮肥厂的筹建期间,我见他还专门从新华书店卖了不少化工技术方面的书籍和《五金手册》等资料书籍进行学习。因此在向郭英文书记汇报自来水厂筹建涉及各种规格的铸铁管、钢管、弯头、阀门、水泵、电机等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不需要费劲地再三向他作解释,让人在汇报时感到轻松,没有“外行领导内行”滥竽充数的压力。因为谦虛好学的郭英文书记,已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因此在汇报工作时,必须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怕被他问来答不上而感到难堪。
       我向他作了汇报,他仔细地听了,然后说道:“这是件为老佰姓做的大好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自来水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何况又是国家无偿投资,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遇到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来找我。”
       有郭英文的这句话,心里底气足了,便以城建委的名义向省建委写出了报告,要求立项在邛崃投资建自来水厂。
       在与省建委办公室主任巫俊文的工作接触中,他向我反映了在省建委工作的李松柏爱人在邛崃,存在着夫妻分居的实际困难问题。李松柏的爱人王惠英,在邛崃县城临邛镇八居的街道企业翻沙铸造厂。因不属于集体企业,在县民劳局没有招工手续,是不能调动的,何况是要调去成都的确难度大。我及时地向郭英文书记作了汇报,他听说后即叫我写出报告,他毫不犹豫地在报告签字承担责任,还亲自给县上有关部门打招呼协调。二轻局办公室主任欧之祥积极主动配合,由二轻局办理正式招工手续,然后由县民劳局出具正式调动手续,将李松柏的爱人调去成都西城区房管所维修队,解决了夫妻分居的多年来老大难问题,在省建委机关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由于有郭英文书记的亲自直接具体过问,省建委无偿投资立项报批很顺利。
       1975年底和1976年上半年,成都当时由于派性斗争严重,正是“粉碎右倾翻案风”和防震抗震时期,为了保证由省建委委派西南给排水设计院的总工东明和工程师徐明承等设计人员来邛崃设计不受派性干扰,郭英亲自出面过问安排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住在文庙招待所关门设计。他还多次亲自上门拜访,听取意见,关心过问安排好设计人员的食宿,让设计人员很感动。
       1977年5月,自来水厂正式在西河坝破土动工。按照设计施工图开挖修建直径8米,深10米的大口井。由东安公社建筑队承担,24台柴油抽水机抽水,采取三班昼夜不停地施工。在施工期间,水厂工地值班人员刘栋坚持原则,与东安建筑队在工地施工的年轻徒弟发生口角而被打。事情如不及时制止和处理,事态将会发生为群殴事件,这样会严重影响水厂的筹建施工,带来不可估计的后果损失。
东安建筑队的头头,是县上有名的东风野战军造反派头头万子云,而且万是县革委委员。我知道惹不起,便及时地向郭英文书记作了汇报。郭英文很重视,马上召开了有关方面人员会议,及时地处理和制止了殴斗事件,保证了自来水厂筹建施工安全秩序。
      1976年4月的有一天,我到县委办事。在县委大门内《毛主席去安源》的屏风后面,郭英文书记看见了我,把我喊住问我:“小李,听反映说你对县民劳局安排到自来水厂工作的五名城镇退伍军人,你不要,退回了县民劳局。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在1976年3月初,由于自来水厂筹建工作的需要,县民劳局正式分配了五名城镇退伍军人来水厂上班。当时不知天高地厚,单纯幼稚,年轻血气方刚的我,借在这五名中有一人有病而拒绝接收,退回了县民劳局。因此,我还认为有理,理直气壮地回答说:“自来水厂是新单位,应安排身体健康的骨干人员,不应当把包袱硬塞!”
     “这些都是城镇退伍军人,都是符合中央军委和上级文件规定精神进行安置,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怎么说是包袱呢?”我知道这五人中就有两名是县上领导的子女,其中一人还是县主要领导的子女。我和郭英文书记你一句我一句地大声顶撞起来,立时在县委大院内引起了轰动和不少人的关注。“敢于在公共场所公开顶撞县领导”,在事后不少的好心人劝我,都为我捏了一把汗,担心我今后一定会被穿小鞋。
       当时,事后也后悔过,处理事情太冲动,不该在公共场所公开地顶撞县领导,也担心被穿小鞋。城镇退伍军人规规矩矩地收下了,但是郭英文书记不仅没有对我计较记一笔,而且对我仍然很信任、关心和支持。为了照顾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困难,我提出在乡下工作的爱人调动申请,郭英文书记二话不说,就亲自签字批示,将我的爱人从农村供销社调进了城里工作,让我非常感动。
       邛崃县城里大街小巷的整修和铺设柏油路面才两三年,1977年自来水厂的大口井竣工,将进入自来水管道的铺设施工。自来水厂管道进城路线怎么铺设,事先我把施工图拿去请示郭英文书记。郭听了后,他的意见是先铺设围城路,从小街上进城,理由是城内大街上柏油路刚铺完不久,否则要把大街又挖乱了。我的意见是“不破不立”,自来水厂建在西河坝,管道就从西门西街铺设进城,从大街上铺设形成供水管网。我们两人为管道从哪里城,争论了半天,意见不统一。最后他说:“今天我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暂时搁置,等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才決定。”
       隔了两天,郭英文书记亲自打电话给我,说:“小李,就照你们自来水厂的意见办!”听了,心里一热,被郭英文书记敢于承担责任,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心胸宽阔而感动了。
       有一次,他对我说,叫我自来水厂在组织购水表时帮忙帮他买一只用于成都家中安自来水用,因为当时水表在市面上还缺不好买。经过厂里领导集体研究,郭书记为水厂的筹建功不可沒,决定送一只水表给郭书记。我把水表送给郭书记,郭书记反问我是多少钱,我说不收钱。他马上就把水表退给我:“我是叫你帮我买,又不是叫你送?如果不收钱,我就坚决不要,你就拿回厂里去!”
       我一再解释,这是集体研究决定的。他说:“我不听,买成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分文不少。如果不收钱,你把水表拿走!”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按原价25元一只收了钱,开了正式发票。
       曾任副县长的老领导余恒章,是个正直无私,敢于为民的好领导。在三年饥荒时期敢于“开仓放粮”拯救百姓生命,却被开除党籍,打成“三反分子”,受到不公正对待遭受批斗。“文革”中,五个子女就有四个上山下乡当知青。在1977年底,已有不少的知青招工返城工作。按政策规定,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讲,余恒章的四个下乡知青都应该有招工回城的,但是却没有一人招工回城。
      余恒章是有脾气有个性的人,处处以大局为重,他从手管局抽调来和我一起在城建委及自来水厂筹建工作。正好县上电机厂等企业从下乡知青中招工,他的爱人也曾向县计委、县民劳局等领导反映了她家的实际清。我出自同情,也分别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过。但是由余恒章头上还戴着“三反分子”帽子,有的领导怕惹火烧身,因此在研究招工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余的子女说一句公道话。因此,余恒章的四个下乡知青一个也沒有解决。
      感到太不公平了,我便去找郭书记反映。他听了后,说:“人家五个子女就有四个下乡当知青,在邛崃县上有几个像他这样的?凭什么不按政策规定给人家解决?这样说得过去吗?出了问题我负责!”
有了敢说敢当的郭英文书记,余恒章四个下乡的知青中才有一个被招工到电机厂当工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4-29 14: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29 15: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干部就应该像郭书记那样善于学习,勇于担责!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