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韵小城 小城宁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我,见证了宁南从包产到户以来的光阴。回味这段过往,有一路走来的书香相伴。 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孩提时期的我,忘不了的是江西街荣华堂小吃店对面的小人书摊。1分钱、2分钱就可以租来读上一本,在书摊前的小板凳上一坐就是半天,《三国演义》《说岳》《说唐》《东周列国故事》《水浒传》一本本,一集集,让我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一旦有了些许零花钱,一定到新华书店把一本心仪已久的小人书带回家。如今年过五旬的我,一回想,如果不是这些经历,后来爱上历史,爱上作文,以至成为县内杂志《鹤舞金沙》的编辑、副主编,成长为凉山州作家协会的会员,那是不可能的! 而与诗歌结缘,是与我买到的几本《唐诗故事》所起的作用分不开的。从故事中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一个个故事,让一个个鲜活的诗人从书本中走出,一首首诗歌,就是一段段经历、一段段历史。那时,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我,沉浸在这些动人的故事中,想象那个时代,那些诗人当时的情感,更加深了对这些诗歌的理解,以至熟读唐诗三百首,模仿着写一写,逐渐能表情达意。偶有一两句得到文友的赞许,更是满心欢喜的事。 及至工作后,时常到县图书馆去借书,随借随还,按照每月必须还书的管理要求,督促自己尽快读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路遥,认识了陈忠实,也认识了莫言,认识了刘震云、余华……一个个知名作家向我走来,一本本书伴我成长,伴我从青年走到了中年,岁月的风霜悄然染鬓,却因书香而不觉。 如今的图书馆,几经迁建,已历12载春秋,功能设施早已很完善了。按读者年龄分了阅读区,书目分类更细,更兼有数字图书馆相辅相成的特色。常年开放的图书馆,县(图书馆)、社区(书屋)、乡镇(图书室)、村(农家书屋)、中小学幼儿园(阅览室)全覆盖,让宁南人民宁静而致远,勤学而善思。我读小学时的一位老师年过八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把活到老学到老进行了诠释。而书香弥漫的小城,与连续十多年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数千学子学而有成,走出小城,志在四方不无关系。今年,县作协与图书馆联袂开办公益讲座、开办读书分享会,阅读早已成了小城人的习惯。 有哲人说,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到一个城市,只要到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对这个城市的未来作出判断。是的,一个爱读书的城市,一定有一个坚实而美好的未来。就像一个人一样,只要学习的心灯不灭,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光辉的发展大道。回想我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家庭贫穷,连学费都是申请免了的。从小学到初中,及至技校、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工作后仍然坚持学习,取得了大专和本科的文凭,后来,年过三十考入了行政部门,学习伴随了我的每个成长阶段。从企业里拿扳手、焊钳到现在运用电脑写作、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读书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盈和精彩。 世间百年,有书香相伴就不孤独,小城万代,有书香相携就有活力。 春风吹拂,翻开一页新书,就有花香飘来;室外风雨急,馆内读诗章,生命是如此美好,因好读书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