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以来,央国企甩卖光伏电站悄然兴起。步入2025年,在新能源项目开发端,各地又掀起风电光伏项目废止潮。
据华夏能源网报道,山西省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第一批废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清单的通知,对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14个项目予以废止,项目总规模59.1947万千瓦,业主单位主要为晋能控股集团、国家电投等央国企。这仅是最新一例,今年以来,福建、陕西、内蒙古等地陆续公布废止名单,拟废止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50GW。
这波废止潮最早从福建开始,2月20日,福建废止10个水面光伏项目,规模约1.143GW。3月8日,宁夏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的新能源项目。4月,陕西咸阳、延安、榆林等地累计废止超900MW项目。能源大省内蒙古废止规模最大,截至目前已公告废止三批37个项目,总规模1265.293万千瓦,涵盖风光制氢、工业园区绿电等多种类型。
项目废止原因多样,包括未开工、未按时并网、用地政策调整等,但业主方实施意愿变化是关键。央国企表现尤为明显,近90GW废止项目多来自三峡、国家电投等企业。以国家电投为例,其内蒙古赤峰40MW户用光伏项目因资本金收益率8.53%不达标被核销,而此前央国企曾为拿项目甘愿承担配套调相机、公益项目等额外成本。
政策环境巨变是深层原因。《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取消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导致接网红区增多,2023年全国超10个省区400个县出现低压承载力红区,项目开发被叫停。“136号文”取消新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改为机制电量与电价,市场对补贴兜底信心不足,促使业主放弃算不过账的项目。
华夏能源网认为,“一边倒”盲目抢项目、上马项目的时期已经过去,谨慎计算的时期已经来临,这其实是新能源行业该有的市场氛围,毕竟,赚快钱、谁都赚钱肯定是不长久的,理性的市场才会走得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