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四川行”走进攀枝花,感受“钒钛之都”中国式现代化工业的满满“硬实力”。
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AGV小车正按既定路线来回运输着包装好的磷酸铁锂……在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这里非常安静,几乎看不到人。从原料入库,到产品生产、检测,再到成品出库,全程自动化作业,人工只需监控、取样和辅助运输。
网络名人走进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3年,北京当升科技落户攀枝花,公司拟投资70亿元,占地736亩,建设30万吨/年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用高密度、高安全、长寿命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首期一阶段项目于2023年7月开工,并于2024年4月实现首批量产品下线,目前产线已实现全线稳产和满产。
在这里,磷酸铁锂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块块银灰色的正极材料如流水般下线,随后将装车发往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二阶段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预计8月底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生产,届时将力争生产销量突破15万吨,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
自动运输的AGV小车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增产值超20亿元,产品销量已跻身行业前十。项目全部建成后,攀枝花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硬支撑。
随后,网络名人们来到攀钢矿业朱兰铁矿,探秘5G远程采矿技术。在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朱兰铁矿分公司智慧管控中心内,矿工们正坐在先进的智控座舱中,紧盯闪烁的参数,手握手柄或方向盘,依托国产化率100%的5G专网,远程操控大型矿山机械,钻孔、抓取、转向、放置、铲装、运输、卸料,一系列动作在高清摄像头、5G专网的配合下,熟练且精准地完成。
网络名人参观攀钢5G远程采矿操作
“过去的传统采矿面临诸多难题,如恶劣环境威胁矿工安全、生产效率受地形限制等。”朱兰铁矿设备管理室副主任侯蛟告诉记者,2021年,攀钢矿业与中国移动、华为技术团队强强联手,共同组建联合团队,在朱兰铁矿开展“5G远程采矿”项目,5G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朱兰铁矿的采矿作业模式,也极大地改善了矿山作业的工作环境。
“通过5G网络,操作人员可在安全舒适的控制中心远程操控采矿设备,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现场高清影像,精准下达指令。并且设备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与延迟,降低人力成本,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侯蛟说。
正在运行的智能化矿卡、液压挖掘机
截至目前,攀钢5G远程采矿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中钢协智能制造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并入围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大赛决赛。下一步,攀钢集团正积极开展5G远程采矿二期工程建设,深化5G远程采矿技术研究,探索无人机应用、钻孔自动取样及快速分析、AI智能铲装等技术,打造以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为核心,以生产执行系统为“中枢”的5G全连接智能采矿模式。
而在位于攀枝花仁和区的光电信息产业服务中心,一件件用于室内外装饰的LED产品让网络名人一行目不暇接,这些产品全部来自美斯特光电、睿恩光电、腾彩光电等多家园区入驻企业。
网络名人走进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
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于2021年投入使用,园区按照“龙头带动、集群配套、链式发展、区域协同”的思路,目前已招引美斯特光电、中顺半导体、睿恩光电等10家光电信息企业落地,形成了一条“芯、屏、光”多元的光电信息制造产业链,2024年实现总产值32.06亿元,同比增长106.83%,率先实现攀西地区光电信息产业零的突破。
网络名人体验LED产品
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园区将启动标准化厂房三期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4栋10万㎡,配套建设1栋保障性租赁住房共1.8万㎡,预计实现总产值45亿元。到2027年,预计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00亿元,吸纳就业5000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攀枝花人,在今天参观了工业产业园区后,让我对攀枝花的工业产业有了翻天覆地的认知。特别是攀钢5G远程采矿项目,让5G无人采矿技术全面地应用于采矿作业的各个环节,展现了攀枝花坚实的工业基础。”参加活动的网络名人王彪(抖音@王橘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