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高洪波,把流量变成真金白银的网红书记
谢歌说事
6月30日,在荣昌区2025年数字经济消费惠民季启动仪式暨第一届荣昌私域电商大会上。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有消费能力的人,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如果我们都不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有收入,亲情靠走动,健康靠运动,经济靠流动。”
是啊!亲情靠走动,健康靠运动,经济靠流动,其实还得加上一句:
酒杯靠晃动!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荣昌老高”的书记,用一系列接地气的操作,让大家看到了一位懂经济、懂民生、敢闯敢干的领导干部形象。今天就来聊聊,这位书记到底有啥“过人之处”。
一是,荣昌老高自掏腰包下馆子,打破隔阂暖民心
高书记干了件特别“出圈”的事是,自掏腰包请企业家和基层代表下馆子,两桌饭花了1100元,还主动晒出账单。有人可能会想,这不是小事一桩吗?可在整治违规吃喝的大背景下,这一举动意义非凡。高书记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正常消费不是洪水猛兽,公职人员也是普通人,和咱老百姓一样有吃喝的需求。他在饭桌上说得实在:“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不去消费,小摊小贩就更没收入。”这话听着暖心,更透着对民生的深刻理解。
更绝的是,高书记开通了个人社交账号“荣昌老高”,跑步、考察、开会这些日常都分享出来,甚至还开直播,把政府活动直接“晒”在网友面前。评论区里“好书记”“接地气”刷屏,这不是作秀,而是用真诚换真心,用行动赢信任。
二是,荣昌老高玩转流量经济,把“网红”变“长红”
说到高书记懂经济,不得不提他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把握。今年五一,荣昌卤鹅借着“卤鹅哥”的投喂火出圈,高书记立刻带着政府接招,成立专班、出台方案、重奖网红、培训人才,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流量变成了真金白银。数据最有说服力:假期接待游客超224万人次,卤鹅卖了29万只,零售额20亿元!这哪是卖卤鹅,分明是用一只鹅撬动了整个产业链。
高书记的经济头脑还体现在对网络经济的系统布局上。他提出的“五个5”工作思路,从产业体系到品牌营销,从直播基地到景区提质,把荣昌打造成了成渝地区的网红聚集地。更厉害的是,他不仅盯着眼前的流量,还为长远发展埋下伏笔,成立卤鹅产业研究院、设立引导基金、计划“百城万店”布局,目标直指百亿产值。这格局,绝了!
三是,荣昌老高敢想敢干,把官架子变成烟火气
网友说高书记“成熟、稳重、老练”,但我觉得他更像个行动派。早在2022年,他就带着荣昌搞起了马拉松赛事,借着比赛推广本地文化和特产;看到自媒体人自费宣传家乡,他二话不说报销路费、重奖10万元,还授予“全球推介使”称号。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让荣昌一次次破圈。
在经济发展上,他更是敢闯敢试。当其他地方还在纠结“流量能不能转化”时,他已经带着荣昌跑出了“4321”工作体系:四个“一”统筹全局,三个“构建”夯实基础,两个“机构”协同发力,一套人才机制保驾护航。这种系统化的打法,让流量真正沉淀成了产业动能。
四是,荣昌老高民生为本,把“发展账”算成“幸福账”
高书记的懂民生,体现在他对人间烟火气的守护上。他号召干部“买新衣、下馆子”,不是为了拉动GDP,而是真心实意为小摊小贩、农民兄弟着想。他算过一笔账:如果1万人每周消费100元,一个月就是400万,这些钱直接进了老百姓的腰包。这种“小账”背后,是把民生冷暖放在心头的大情怀。
在卤鹅产业的发展中,他同样把民生放在首位。通过“培训+就业”模式,荣昌已经培养了3500多名持证卤鹅师,带动7000多人就业。从选鹅、熬汤到营销、电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让普通百姓不仅有了一技之长,更有了稳定的收入。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这样的书记,活该圈粉!
从自掏腰包下馆子到玩转流量经济,从开通账号接地气到系统布局产业升级,高洪波书记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没有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只有俯身泥土的真性情;没有纸上谈兵的虚把式,只有真抓实干的硬功夫。这样的书记,懂经济、懂民生、敢作为,老百姓打心眼里点赞!
荣昌的“长红”之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位网红书记的带领下,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会更浓,老百姓的日子会更甜。心里装着群众的干部,群众永远记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