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蓉城7月10日电 7月9日,四川省江油中学高三(5)班教室里掌声不断。2025届毕业生任姿颖正在为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学霸,三年前仅以超过录取线6分的成绩"惊险"考入江油中学。
"第一次月考数学53分的场景至今难忘。"任姿颖回忆道。当时刚入学的她,面对高中课程显得力不从心,物理公式更是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但正是这次挫折,让她下定决心改变。 每天中午,当校园渐渐安静下来,高三(5)班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任姿颖伏案学习的身影。她主动申请午间留校,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钻研课本。"那本物理书都被她翻得卷边了。"物理老师笑着说。
在班主任的建议下,任姿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坚持每天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建立错题本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甚至自创"物理公式顺口溜"帮助记忆。更难得的是,她懂得劳逸结合,每当压力大时就会去操场跑上几圈。
“任姿颖同学的进步不是偶然。”江油中学校长段怀金介绍说,“我们坚持'一生一策'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数据显示,2025年江油中学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人数达1484人。这所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重点中学,近年来先后获得"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中国县域中学百强"等荣誉称号。 "感谢母校给了我蜕变的机会。"任姿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如今,这位曾经的"踩线生"已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她的故事证明:只要找对方法,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光彩。(苏东华) 总编·时间:从"踩线生"到"领跑者"的成长密码 任姿颖的逆袭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教育的深层命题。这个普通学生的蜕变历程,既是对"唯天赋论"的有力反驳,更是对教育本质的生动诠释。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而非塑造。任姿颖从53分的挫折中奋起,在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探索中找到自信,这个过程中最珍贵的不是分数的提升,而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江油中学"一生一策"的培养方案,正是把握住了教育的精髓——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当教育不再用统一标准苛求所有学生,而是为不同特质的个体提供适宜的生长土壤时,那些看似普通的种子同样能绽放绚丽的花朵。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优质教育应当超越功利性的分数追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任姿颖既钻研学习方法,又懂得通过运动调节压力,这种平衡发展的智慧,恰恰是应试教育中最易被忽视的素养。当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江油中学这样的教育实践,用包容的胸怀接纳每个学生的差异,用专业的智慧引导每个生命的成长。唯有如此,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滋润心灵的甘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奏响生命的华彩乐章。 本期责编:童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