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彭州社会工作”: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为这些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重点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新新相助 共治共享”的理念,积极开展新就业群体关怀服务,将暖心服务融入城市肌理,让服务温度浸润每个角落,让城市“奔跑者”在奋斗路上感受到更多来自彭派之城的温度与关怀。
一,暖心服务圈商家联盟传递城市温暖
为有效串联商户资源,构建基层服务阵地,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工作中不断挖掘善商资源,将成都市旭康药业有限公司旗下的67家旭康大药房建立成暖新基础站点,在站点内为新就业群体设置血压测量、血糖测量、饮水服务、志愿反馈等相关服务。自关怀基础网络建成以来,服务全市新就业群体7000余人次。
“以前送餐都是匆匆路过,现在有了这些爱心站点,不仅有了歇脚的地方,更感受到了城市温暖。”骑手张大哥说。近年来,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持续发挥“社工+志愿者+社会商户”的三级联动机制,不断健全“1+N”两级互补阵地建设机制,邀请更多商户参与其中,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更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
二,聚焦关键需求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夏天有爱心冰柜提供矿泉水,冬天还有暖心姜茶,真是贴心。”一大早,在盛世天彭旭康大药房旁,环卫工人李阿姨忙完手中的活,接过工作人员从爱心冰箱取出的一瓶矿泉水说道。据了解,为聚焦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最常见的饮水需求,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聚焦多元联动,联系爱心商家、爱心人士、志愿者等,针对不同时节连续3年开展“冬送温暖夏送凉”活动。
“针对新就业群体在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需求,我们聚焦‘饮水’这一关键点,依托‘暖心驿站’,夏天开展‘夏送清凉’活动,通过设置的爱心冰柜,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矿泉水。冬天邀请志愿者开展‘冬送温暖’活动,为新就业群体熬制姜茶或中药汤剂。”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方面,他们通过铺设“爱心冰箱”和“姜茶摊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爱心冰箱”和“姜茶摊位”邀请市民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扩展志愿服务力量,提升新就业群体的社会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双向奔赴从城市过客到治理主角
以彭州市“暖新驿站”为主要阵地,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不断扩充关键阵地服务内容的同时,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以节气为节点,开展“暖冬关怀,志愿送饺”活动,邀请12名新就业群体共同参与活动,提升社会关怀感知;以重要事件为节点,在中高考期间邀请40名新就业群体依托自身职业优势参与“暖心助考·彭派护航”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社会层面认同感。
“除常态化志愿服务外,我们还依托关键阵地,开展多元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同时,以‘参加志愿,成为志愿者’为理念,引导新就业群体从志愿服务的‘被服务者’转变为志愿服务的‘提供者’,以互助形成可持续发展生态,提升新就业群体社区治理参与度与城市共同体意识,为服务的可持续运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彭州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下一步,彭州市将持续深化服务管理,激活新就业群体“神经末梢”潜能,推动其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共绘基层善治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