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西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即将迎来首条高铁——宜西高铁
2025-7-1314:54江苏
前言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即将迎来首条高铁——宜西高铁,其可行性研究进入关键阶段,预计2026年后启动建设。该线路正线全长3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近700亿元,桥隧比高达93%,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成渝与攀西的黄金通道。
正文
宜西高铁起于宜宾临港站,经雷波、美姑、昭觉至西昌西站,穿越横断山脉地质复杂区,单日最大涌水量达2.1万立方米,施工难度位居全国前列。项目需克服瓦斯、岩溶等地质灾害,采用三臂凿岩台车等智能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单日掘进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0%。线路东接渝昆高铁,西连规划中的大丽攀铁路,形成成都至万象跨国通道,西昌至成都通行时间压缩至2.5小时,较现有绕行路线提速60%。项目规划历经十年迭代:2016年首次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时定位为普速铁路,2020年四川省委托中铁二院完成350公里时速的预可研,2024年7月中铁二院以1176万元中标可研招标,标志着技术方案进入实质论证阶段。当前可研报告正重点评估金沙江段跨江方案,拟采用128米系杆拱桥设计,较简支梁方案节省工期4个月,单跨成本降低12%。线路预留与西昌地铁2号线换乘条件,并在雷波段设置彝族文化主题车站,融入毕摩文化展示区。区域经济影响测算显示,项目直接拉动攀西地区GDP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其中隧道工程占比投资额45%,带动国产盾构机、TBM设备采购量增长30%。旅游板块预计新增年客流800万人次,串联蜀南竹海、泸沽湖等景区,形成"高铁+旅游"联票体系,票价设计采用分段计价模式,西昌至雷波区间设学生优惠专列。结语
这项总投资689亿元的交通工程,正通过技术攻关与规划优化,重塑川西南立体交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