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52|评论: 4

[转帖] 俄军前线丑闻?成建制向乌克兰机器人部队投降,给中国提了个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援引西班牙媒体《阿贝赛报》的消息显示,在上周末,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则震动国际军事界的战果。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战斗中,俄军一支部队成建制的,向一支由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组成的“机器人部队”投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7-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报道的内容,该乌军部队宣称,在摧毁数个俄军掩体后,一台装载炸药的地面机器人逼近一处半坍塌的庇护所,俄军士兵们为避免被炸,主动投降。随后,幸存士兵在多旋翼无人机的监视下步行至乌军防线,被按军事规
641 程收押为战俘。该阵地此前已成功击退乌军两轮传统步兵进攻。此次无人系统的突击不仅突破防线,还协助乌军夺取了邻近战略要地。

  图片乌克兰方面强调,整个作战和俘虏押送过程均由无人系统自主完成,创造了“历史上首次俄军在纯粹机器人进攻中投降”的记录。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从战争史演进角度上说,此事可以算是技术化战争复杂程度的新标杆。它标志着自火药革命、机械化战争后,人类战争形态首次出现无人类士兵直接参与却能完成俘虏押送的颠覆性作战模式。虽然低成本无人机与无人艇已广泛使用,但此次行动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作战能力。

  

  首先,是投降逻辑存在致命矛盾。报道称俄罗斯部队因“避免爆炸”,而向装载炸药的机器人投降。但自杀式地面平台的核心作战机理,恰恰是在接近目标时立即自爆以实现毁伤。以乌克兰广泛使用的机器狗为例,其设计目标就是抵近工事后自毁。理论上俄军若发现机器人靠近,判断爆炸不可避免之后,更应该选择抵抗或者丢下阵地逃跑,而非幻想通过行为表现出“投降”意图,去制止已经进入攻击序列的自主武器。

641

  其次,“俘虏过程”的技术幻想。乌军描述投降士兵需接受无人机“押送指令”,暗示无人系统具备语音交互能力、或者信号显示能力。但现役自杀式无人机为最大限度提升爆炸载荷与航速,普遍采用极简设计。加装扬声器、麦克风及相应发光模块,不仅增加成本,更将显著增加自重,严重削弱战斗力——每增加100克重量,便意味着减少相应当量的炸药或缩短作战半径。更关键的是,在炮火轰鸣的战场环境中,依靠无人机音频或者灯光信号,传达复杂指令的可行性近乎为零。俄军士兵在无可靠通信保障情况下,竟能理解无人机意图并服从押送,这无疑不符合基本逻辑。

  这些矛盾指向一种可能性:该事件或是乌方精心设计的信息战。通过渲染“机器人俘虏人类”的科幻叙事,打击俄军心理防线,同时争取西方持续军援。俄方迄今保持沉默的态度,反而为舆论发酵留下空间。

641

  无论哈尔科夫郊外的投降事件是否存在戏剧性夸张,其揭示的战争智能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乌克兰仅凭无人机与简易机器人平台便取得战术突破,凸显了无人系统在降低伤亡、持续作战方面的战略价值。在乌军6月攻击行动中,无人系统已承担三分之一火力打击任务。这对面临复杂安全挑战的中国而言,是极具前瞻性的警示。当传统陆权强国的士兵可能向算法指挥的机器投降,昭示着未来战场规则已被重写。

  解放军需正视双重挑战:一方面,加速构建陆海空天全域协同的无人作战体系,重点突破集群智能控制、抗干扰通信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必须预研反制手段。正如哈尔科夫战场所示,廉价无人机可令耗资巨大的传统防线形同虚设。发展高效电磁压制、激光拦截及反蜂群战术,与建设自主无人力量同等紧迫。

  战争史上从无真正的“终极武器”,但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战争已拉开序幕。在算法逐渐接管战场的时代,谁能率先实现机器自主性与人类创造力的完美融合,谁便能掌握下一轮军事革命的制高点——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远比一两次战场插曲更值得中国军队全力以赴。

  消息来源:

  1,央广网,7月14日,《乌军发布消息称,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2,环球时报,7月14日,《“史上首次”乌称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3,每日经济新闻,7月14日,《人类史上首次!俄军人向机器人部队投降,由无人机押送收押为战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7-2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真的,那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发表于 2025-7-2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成建制地投降,那么小丑收复失地轻尔易举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