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25|评论: 0

[群众呼声] 关于力扬时代小区广场升级为“力扬广场”示范公共空间的提升建议

[复制链接]



尊敬的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晋原街道办事处:

您好!我是力扬时代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路过小区广场,深知其是周边3个小区居民休闲生活的核心场所。为响应大邑县“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落实《大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打造高品质幸福宜居生活地”的目标,聚焦行人安全防护、三轮车隐患管控、摆摊与停放秩序规范、噪音污染治理、安防监控强化、垃圾分类收纳六大核心,同步提升整体品质,现结合使用体验提出四点提升方案,助力力扬广场成为桃源新城、大邑新城建设的新篇章。

一、标识与功能提升:打造“分区清晰的新城空间样本”

1.规范命名与导航:在广场近仁和街主出入口设“力扬广场”标准化标识牌,标注地址(晋原街道仁和街99号)、管理单位(成都公信物业)及监督电话;协调地图平台高德、百度,抖音,腾讯等新增力扬广场地址,关联122米处“力扬站”公交站点(103路/104路),实现“导航直达、一眼识辨”,强化其作为桃源新城便民节点的辨识度。
2.科学划分功能区:按实际需求划北侧“便民休闲区”(衔接周边商铺)、南侧“亲子活动区”(预留儿童玩耍空间),中间用本土绿植带分隔,呼应大邑“全域公园”建设理念;重点在广场仁和街一侧划定“临时摆摊点”,同步明确“非机动车停放区”“噪音监测区”“监控覆盖核心区”“垃圾分类丢放区”,均用彩色实线或矮绿植边界清晰界定,构建功能有序的新城公共空间格局。

二、安全防护与秩序管控提升:筑牢“韧性安全的新城保障防线”

1.增设人行护栏筑牢行人防线:在广场临仁和街人行道边缘,沿边界设置连续式人行护栏(净高度≥0.9米,参照《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栏设置指南》),仅保留主出入口(近仁和街)及应急通道2处开口;主出入口抬杆护栏以及人行通道,保障婴儿车、残疾人助力车通行,从物理上阻挡三轮车进入拉客闯入,护栏端部加装反光警示装置,强化夜间行人安全。
2.铁腕管控三轮车消除隐患:明确广场全域为“红鸡公三轮车禁入禁营运区”、禁止拉客电动,机器,人力三轮车滞留及拉客载客;物业每小时对广场及出入口周边巡查,发现违规三轮车立即劝阻并拍照上报;执法部门在居民休闲高峰时段(7:00-9:00、17:00-20:00)随机抽查,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的违规车辆,依据《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依法处置;在护栏、广场入口显眼处张贴“禁止拉客三轮车入内”警示标识,强化管控告知。
3.严管仁和街侧临时摆摊秩序:在广场仁和街一侧边缘划定“临时摆摊点”,用黄色实线标注清晰“经营边界线”,严格执行“三禁”要求:临时摆摊不得越过黄线、不得超范围经营、严禁占用广场休闲区域摆地摊;明确经营时段(建议17:00-22:00,避开居民日间休闲高峰),摊主需提前向社区及物业报备,签订《卫生与噪音责任书》,落实“摊走地净”责任(垃圾必须投至就近分类丢放区),严禁产生油烟污染及高分贝叫卖噪音,守护新城公共空间整洁有序。
4.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在广场主出入口外侧(不占用人行道)划定20㎡-30㎡“非机动车停放区”,用白色实线标注区域边界及统一朝向的停放箭头,仅允许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严禁越线、占用通道或堵塞消防出入口;物业每日早中晚三次巡查,引导规范停放,及时清理长期闲置车辆。
5.加装噪音监管设备控噪扰民:在广场中心及靠近居民区一侧各设置1台分贝监测仪(带电子显示屏,实时公示噪音数值),设定噪音管控阈值(日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超阈值时设备自动触发声光提醒;物业安排专人每日查看监测数据台账,对持续超标的活动(如高分贝音响播放、聚集性喧闹)及时上前劝阻,劝阻无效的立即上报执法部门依规处理;同步在监测设备旁张贴“力扬广场噪音管控标准”公示牌,明确违规处置依据。
6.强化安防监控覆盖保障安全:参照公共区域安防建设标准,实现广场监控无死角覆盖,在主出入口、临时摆摊点、非机动车停放区、亲子活动区、垃圾丢放区等关键位置增设6-8台高清摄像头,具备夜间红外成像功能,确保清晰捕捉人员活动、车辆往来及异常行为(如乱倒垃圾、破坏设施)。其中主出入口摄像头建议具备抓拍功能,进出双向均能清晰记录影像;非机动车停放区摄像头宜具备烟雾、火点异常监测报警能力。协调公安部门将广场监控设备接入“雪亮工程”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视频信号与公安监控平台联网,提升新城公共空间安全韧性,保障应急处置时能快速调阅数据。物业建立监控设备每日巡检制度,确保设备24小时正常运行,发现故障12小时内修复,同时严格落实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规定。

三、设施与服务提升:构建“便民暖心的新城服务节点”

1.补齐基础便民设施:
- 休闲与安全设施:增设6-8组带遮阳棚的休闲座椅(优先布局亲子区及便民休闲区)、1处直饮水便民点、路灯杆加装共享充电宝设备、增设美团/饿了么便民外卖柜及1个共享雨伞柜;更换广场老化照明为低能耗LED庭院灯,重点照亮人行通道、亲子活动区及垃圾丢放区;亲子区铺设防滑耐磨地坪,边缘加装防撞软条;在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符合安全标准的简易充电桩(配备过载保护装置),精准匹配桃源新城居民日常需求。
- 垃圾分类丢放区设置:按“功能区就近配套”原则,规划3处垃圾分类丢放区:①便民休闲区西侧(靠近商铺)设1组四分类垃圾桶(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配“分类指引牌”;②亲子活动区北侧设1组小型分类垃圾桶(以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为主,方便儿童家长使用);③临时摆摊点末端设2组四分类垃圾桶(摆摊垃圾集中区,配带盖厨余垃圾桶,避免异味);所有垃圾桶选用与广场环境协调的深绿色外观,底部设防渗漏托盘,周边地面铺设防滑地砖,防止垃圾污水污染。
2.融入智慧服务:在“力扬广场”主标识牌嵌入智能二维码,扫码可查看广场全景导览图(含摆摊黄线边界、非机动车停放区、噪音监测点、监控覆盖点位、垃圾丢放区位置示意图)、噪音管控标准、垃圾分类指引、周边商铺清单及线上意见反馈通道;物业建立“1小时响应”机制,对扫码反馈的设施报修、秩序乱象、噪音问题、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情况,确保1小时内对接处置并回复进度,以智慧服务提升新城宜居品质。

四、氛围与活力提升:培育“有烟火气的新城邻里客厅”

1.营造本土文化氛围:在绿植景观带旁设置“邻里故事”文化展板,定期更新居民休闲场景照片、广场发展变迁历程及子龙文化相关民俗片段,用本土记忆替代千篇一律的商业装饰,呼应大邑新城“子龙文化为特色”的定位;在噪音监测仪旁设置“文明休闲提示栏”,张贴“轻声交流、低音娱乐”等温馨标语;在垃圾丢放区旁张贴“分类投放 美化新城”宣传画,引导居民自觉分类;在监控设备附近张贴“安防监控覆盖 守护您的安全”提示牌,既消除居民隐私顾虑,也强化安全感知。
2.激活空间共建活力:联合社区每季度举办1-2次小型合规活动(如周末便民市集、传统节日非遗手作体验、“垃圾分类小达人”亲子活动),活动摊位统一纳入“临时摆摊点”管理,噪音控制在阈值内,垃圾必须投至指定丢放区;通过小区业主群、广场意见箱常态化收集居民对安防监控、秩序管控、垃圾清运等方面的建议,每月筛选3-5条可行建议公示整改进度,让居民从“使用者”转变为“共建者”,既留住合规烟火气,又守住广场安全与整洁,打造桃源新城邻里交往的温暖载体。

这片广场是我们大家门口的“生活小天地”,更承载着新城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通过人行护栏防护、三轮车管控、临时摆摊黄线约束、停放划线规范、噪音设备监测、安防监控强化、垃圾分类收纳七重举措,既能彻底解决安全隐患、秩序混乱、噪音扰民、垃圾乱堆等痛点,更能以精准的功能定位、完善的便民服务、浓厚的文化氛围,呼应大邑“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目标。相信升级后的力扬广场,将成为桃源新城功能完善的便民节点、大邑新城品质生活的鲜活样本,为郊区新城建设书写生动的民生新篇章。

恳请相关部门实地查看方案可行性,结合广场实际尺寸(建议补充实测面积)、周边环境细化落地细节。如需补充广场实景照片、居民意见汇总表、垃圾丢放区点位示意图等佐证材料,我随时配合提供。

期待“力扬广场”早日以更安全、更规范、更整洁、更舒适的面貌,服务周边居民,助力大邑新城新面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