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境内的龙池四溪沟景区,大概十几年前就投入运营,囿于那个景区在我心目中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溶洞,与贵州的溶洞相比,连小巫都排不上号,所以一直没有正眼瞧过,更不要说前往,一睹芳容。
然而昨天骑友提议今天骑车去,我却爽快响应。为何?主要考虑重在骑行过程而不是目的地。加之近几天天气特别好,阳光灿烂,秋高气爽,较远距离骑车爬山,非常适宜。至于目的地景区,魅力几何,压根没想过。
在骑行线路选择上,我倾向于国道宽敞好走,但骑友更希望走山上小路空气好。当然,空气好对骑行者吸引力更大一些。所以我们选择走山路。之前因为好几年没有走过,担心路不好走,荒芜。但另一个朋友信誓旦旦说他刚驱车走过,没问题!最终我俩决定放弃国道(也担心国道大货车多,对骑行不友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让我们今天的骑行吃够苦头——山上好长一段路,约至少五公里以上修路——道路泥泞、坑坑洼洼、不但耗费时间精力,还把车搞得泥糊过一样,让我们的骑行狼狈不堪、灰头土脸。非常无语无助无奈,差一点就打算掉头打道回府,干脆取消骑行计划!然而已经走了不少烂路,返回去依然还得重走烂路。弄得我们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相当郁闷!
最后不得不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战战兢兢走完烂路,但为此体力严重提前消耗,后面继续的山路走得很是吃力。下午接近两点才到达目的地,比预计时间晚了三个小时!
开始自己还暗中预谋,如此深秋晴好天气太给力,出门直接就穿了短衣短裤,好好来个日光浴,让皮肤晒成小麦般的健康色,抵御疾病入侵。但阳光照射下,吃力的犹如戴上镣铐跳舞般行进在泥泞道路上,完全没了之前的好心情,反倒是太阳灼烤,汗水沁出,感觉很不爽!
同时烂路还让车辆满身泥浆,我们的鞋袜也被泥浆涂抹,行走和骑行都大打折扣,无奈只得一面抱怨,一面坚持。
烂路之外,早上进入罗目古镇,也让我们吐槽不已——古镇几条街道同时围起来施工,好端端的路面被开肠破肚挖开埋什么管子,自行车即便推着走也相当困难!
推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心里嘀咕:为了打造现代古镇,有关方面硬是拼了!好端端的活生生的小镇,本来充满烟火气,原住民与路人游客都畅通无阻,这开肠破肚算哪门子事儿?古镇灵魂究竟在哪里?是伤筋动骨的大动干戈,还是文化民俗底蕴的挖掘?那些光鲜的现代感十足的道路,房屋就是古镇的全部?
再说那段烂路,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不在烂路两段告示,施工地段,禁止通行?一开始爬上寨子村村委会,还眼前陡然一亮,早先的普通水泥路面被重修的柏油路面和地上画有彩带,心里一阵窃喜,以为这样的新路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哪知没走多远,我们就陷入泥泞烂路中,叫苦不迭!
烂路的折磨,耗费不少精力,后面的山路,骑行格外吃力,好长一段上坡被迫全都推车,放在以往也就是推车一小段而已。
11点过总算熬过烂路,翻过高坡,下到杨村铺煤矿,骑到龙池街上,吃龙门汤锅,再随导航到达目的地,早上八点出发,已是下午接近两点。耗费六个小时,比预计时间多出三个小时!
让人感慨赞叹的是,出龙池街口,沿湖向东,心情一下子变好——龙池湖波光潋滟,两岸高山耸立,郁郁葱葱,湖边大片农田湿地,岸边一端镇上鳞次栉比房屋点缀,如此湖光山色,犹如走进童话世界般惬意舒适,又仿佛误入桃花源中。时令深秋,虽说满眼依然草木葱茏,但若是春天,山花烂漫,沿湖骑行,一定更加养眼。
到达目的地四溪沟,询问如何进入景区——超过六十五岁免门票,但必须购买十元保险(想全免,没门!);外地游客70元,一个子不少!本地人30元不商量;进入景区内,每人须购20元观光车票。否则徒步8公里,有你好受;总算走到喀斯特地貌溶洞,只有两公里的溶洞让你一览无余——如此答复让我们索然无趣,遂决定门口打卡走人!
细想起来,匪夷所思。一个完全排不上号的喀斯特地貌小景点,如此让游客掏腰包,口碑会好?据说这个景点是当地村民自主开发运营,他们对金钱的胃口是否太过急迫,不得而知。当然,目前他们也有优势,乐汉高速公路出口紧邻,自驾者刹车一踩,乐乎哉!
没有更多停留,拍照后迅速离开景区。一鼓作气过龙池街上,特意花费十元,高压冲洗自行车,去掉车身泥浆,轻装上阵。
返程,我们远离泥泞烂路,选择国道大路,一阵狂奔,不算吃力的翻过土地关后,脚下长长的下坡路,我们如脱缰野马,风驰电掣,自由翱翔,很快到达高桥,再一阵狂奔,下午四点半回到家中,结束四溪沟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