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79|评论: 1

[原创] 初唐书生杨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古不论今》十一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诗,乃唐朝初期大才子杨炯的代表作品之一《从军行》。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敏博学、擅长诗文。10岁时他就考中了童子科,拜校书郎,11岁待制弘文馆,26岁科举及第,从此步入仕途,成为皇家的一名文学侍臣。
这个书生与众不同,虽与辛弃疾近似却不能投笔从戎上阵杀敌。因为有时候杨炯行为极象是一位雄姿英发的少年武侠,他执金鞭、控紫骝,胸怀“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的宏大抱负。

20251009215728362.jpeg
历史资料图片

早年的杨炯,既是神童,更是金榜题名的才俊。春风得意的同时,他更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兼济天下理想为己任,渴望在朝中有所作为。然而就在杨炯35岁盛年之时,受到远房堂弟杨神让他参与起兵事件的牵连,将他从朝廷贬出帝都长安,外放到梓州担任低品秩的司法参军,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黯淡的七年光阴。
​纵观杨炯的生平履历,可见他虽经历过少年得志的风光,也遭遇过中年迁谪的风波,而最终困居浮沉于地方小官吏,没能实现他那安邦济世的宏大志向。就这样,一个满腹才华、志向高远的文人,一生多半积郁着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与惆怅;他这样的人生演绎,想必在他内心深处也是掩藏着“心中自不平”的情绪。
唐高宗时期,吐蕃、突厥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边关告急。当时的一些文人崇尚武精神,纷纷投笔从戎,奔赴边塞、建立勋业。这时的杨炯尚在长安为官,面对大军出征的壮观声势,自然便生起了随军征战、抗敌御侮之志。
然而现实中的杨炯并没有获得横刀跃马、驰骋疆场的机遇,因之一首壮怀激烈的《从军行》便喷涌而出。他甚至超越了功名利禄得失,只希望用自己的一刀一剑,在战场上履行他对国家的责任。在杨炯存诗的三十余首中,《从军行》因其明快的语言、铿锵的音律、激荡的情绪,成为他诗歌成就的最高佳作之一。

20251010064023347.png
历史资料图片

尽管杨炯的诗歌作品数量不多,但其题材非常广泛。他曾在月下江畔吟唱真挚深情的送别诗,其凄恻绵长如“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其旷达洒脱如“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他曾在行旅途中创作悲慨沉郁的咏怀诗托古讽今,如“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如嗟叹时运不济的“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他也曾在盛宴雅集中题写过风流雅丽的唱和诗,如诗情画意的“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如闲适自得的“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而以《从军行》为代表的边塞诗,更是杨炯最受诗坛称颂的佳作。
初唐时期边境战事不断。唐朝军队的一次次胜利扩大了唐朝版图,提高了唐朝在亚州的声威,也让国中士子产生从军报国以及马上封侯的凌云壮志。杨炯虽未亲至边塞、亲自参战,然而他融入边塞诗中的伟大梦想与浩然气势,却是真实而又感肺腑的。
有时候杨炯显得是一位雄姿英发的少年武士,他执金鞭控紫骝胸怀“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的抱负,奔赴沙场,勇闯天下。有时候,他又是一个坚守边地城塞的而披甲胄扬幡旗的将士。在冰冻寒风的苦境中,他发出“存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的苍凉之声。
他那些洋溢着英雄气概的诗作,一扫六朝以来绮靡浮华的诗风,对于盛唐边塞诗的形成具有开拓性意义。那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心声,就是影响了唐朝诗人情怀大志的典范金句。
之后的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云的“岂学书生辈,窗前老一经”,岑参诗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李贺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等名诗句,均与杨炯的从军情怀一脉相承。或许,杨炯的一生是抑郁落寞的,但他却不甘沉寂,用诗歌展现出了一幅又一幅苍茫的塞外画卷,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奔赴边疆建立丰功伟业。
在当年烽火连天大军压境的环境中,战争的警讯无不令人壮怀激烈;鼓角相闻,旌旗在望,冲天的战斗士气令人无比振奋昂扬。尤其是在刚健尚武、开拓有为的那个时代,即使是文人墨客,也有着披坚执锐、投身沙场的热血理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炯便是那个年代最渴望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书生!
毋庸置疑,在战场上有人是为功名而战,有人是为意气而战,有人则是为恩仇而战;而有的人却为了忠君护国、守卫边疆的使命而战,他就是书生杨炯。他不求封侯荣耀门楣,哪怕只做一个低阶层军官,他也要争取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所以凭着他豪情万丈的边塞梦,虽从未上过战场却写出了名留青的典边塞诗——《从军行》。
【注】本文创作,取材于《河岳英灵集》《大唐诗人信息图》《走近大唐诗人》《唐才子传》等历史古籍。

006e12fuly4hufzt1z7mvj303p072gl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2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