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79|评论: 1

[群众呼声] 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熟化过程很长

[复制链接]

建成了十亿亩高标准农田,不知道有多少动过土?只知道小改大,平地不平改平了,原有的田堤地埂毁了。
新造的梯田,由于耕作层不是熟土或虽然是熟土,但耕层的原结构和团聚体(团粒结构)遭到了破坏,在其耕作层未恢复原有结构、性质、功能前,都不能产生熟土的作用。
网上曝光了不少梯田草都不长,许多种植业大户抱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土质不好,土壤肥力不均匀,一片一片的庄稼不长,不单田间管理困难了,作物平衡也不好搞,总体产量在正常年景,正常投入水平下,较未改造之前减少了。
成都西坝的老农民都知道,自己几十辈人的田地,是都江堰灌区下,旱涝包收的油沙土。建设大成都时,这些“一碗土可产一碗食”的土都被挖走填沟深埋了。
       普通农民都懂,能长庄稼,长好庄稼的土,叫熟土。熟土是需要几代几十代人,长期不间断地耕作(增加土壤孔隙,土壤毛管,热活土层,流通氧气交换,促进微生物活动),将人畜禽粪便和树、竹叶、秸秆、草等有机物,不间断地往地里埋,使耕作层里的微生物增多并充分活动,土壤里的有机物才能被活化,土体里的矿物质和有机酸才能分离出来,中和碱性和供作物生长,沙质土还要往里边掺粘性土(形成不漏水,沉降、承压不变形的犁底层),捡去不能风化的石块。必须如此这般长期补充有机物,并循环往复地操作,土表30~50厘米厚的土层才会慢慢地活化,成为既能正常生长植物,又能便于农事操作(宜耕性),才能保水保肥成为熟化后能长庄稼的土。
只有在熟土里施入化肥,化肥中对作物有用的有效成分,才能正常地被熟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转化,才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利用。
只有充分培肥的熟土,才能在化肥施用过量,灌根农药过重时,消化其肥、药的有害成分,不致产生肥、药害,不会残留到植物体中去。耕地要建成既保水保肥又活泛的水田和遇涝能适当渗水的旱地,对成土母质和人为耕作的时间周期,要求更高更长。
建设高标准农田时,野蛮操作,把熟土推到低洼处埋了,将生土推平了事,尤其是在风化土层本身就只有20~50厘米厚的坡薄地(楼板地),其土层下就是连山石、页岩层、老冲积姜石黄泥等上面,要建造成能正常长庄稼的再生熟土是很难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2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
您好!您通过麻辣社区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经射洪市农业农村局调查处理,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核心抓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工程”。从短期来看,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务工群众的劳动收入。从长远来看,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14亿人粮食需求奠定基础。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及老龄化的加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零散地块”向“规模农田”转变,有利用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提升0.62个等级,达到5.38,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水资源利用率由45%提高到75%,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从60%提升至85%,耕地流转面积从2019年11.6万亩增加至2024年28.9万亩。近些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问题。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解决各类存量问题,当前该行动仍在持续开展。市农业农村局有坚定信心,把高标准农田越建越好。
感谢您的留言!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