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55|评论: 8

[生活资讯] 营山鸡山罗氏族谱记载是填川移民,基因一测竟是先秦巴人后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南充营山鸡山罗氏,谱载始迁祖罗天祥,原籍江西庐陵戡村,元末为避兵乱由湖北麻城入蜀。也即是说其家族为江西庐陵(今吉安)罗氏一支,系元末明初湖广移民。

但根据送检样本基因检测,营山鸡山罗氏上游支系集中分布于渠江和嘉陵江流域,外地样本少,基本可以判定元末明初由湖广入川的可能性不大。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营山鸡山罗氏及其上游支系中的罗姓样本
结合历史文献,我们发现这支自认为“湖广移民”的家族,可能实为川东北土著賨人(板楯蛮)罗氏的后裔,其先祖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活跃于巴蜀大地的巴人部族

賨人罗氏的历史,恰是一部见证四川从“化外之地”逐步融入华夏文明体系的活态史诗。
賨人罗姓的来历
賨人罗氏的起源,需从巴人的早期历史说起。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因战功得以立国,史称“巴子国”,其疆域最初位于汉水上游。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春秋时期汉水流域诸国
春秋时期,巴国与秦、楚争夺汉水流域小国,一度势力强盛。但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巴与楚、秦联合灭庸后,却遭秦楚“背刺”,巴人被迫退出汉水流域,部族离散。

巴人主体前往原庸国所属的三峡地区和清江地区。这部分巴人为了蛰伏,把蛇图腾改为当地人信仰的白虎,并与当地蜑人杂处而居,成为后来在川东重建巴国的主体——尚虎巴人(因其首领为巴氏廪君,后世也称廪君蛮)。

另一支巴人则翻越大巴山,进入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与当地土著及逃亡至此的罗、卢、庸国遗民融合,形成了以“巴蛇”为图腾的族群——尚蛇巴人(因善用木质盾牌“彭排”作战,后世又称“板楯蛮”)。

这支巴人在川东北建立了政权,史称“充国”(又称“賨国”),其活动范围涵盖今南充、达州、广安一带,正是营山鸡山罗氏的祖地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充国一度是巴国的附庸,但最终反目
尚蛇巴人在秦并巴蜀和刘邦还定三秦时出了大力,故被秦汉朝廷给予了赋税减免。《十六国春秋》载“巴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尚蛇巴人自此有了“賨人”的称呼(一说“賨人”为“充人”转音,因充国得名)

受江汉文化影响,賨人形成了稳定的姓氏体系,《华阳国志》明确记载其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大姓,罗氏便位列首位。关于“罗”姓的由来,普遍认为是受逃亡的罗国遗民影响——春秋时期罗国(今湖北宜城)被楚所灭,部分遗民西迁将“罗”姓带入巴人部族。
罗氏的历史高光时刻
西晋末年,天灾人祸引发流民潮,賨人(汉末时,部分迁往汉中与氐人杂居,称“巴氐”)领袖李特率数万流民入蜀反晋。这场起义中,罗氏家族扮演了关键角色:李特与嫡子李荡的妻子均为賨人罗氏(汉末迁汉中略阳的分支)。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罗氏是少有的正史记载了详细战斗经历的巾帼英雄
此图仅为示意图,非罗氏画像
据史书记载,李特妻罗氏“勇力过人,善骑射”,曾在与西晋益州刺史罗尚(襄阳罗氏,三国名将罗宪之侄)的战斗中“亲率部众突袭,刺伤尚目,大破晋军”,为流民军占领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奠定基础。

罗氏不光自己英勇善战,从娘家带来众多罗氏族人,在李氏军队、政权的建立中,起到重要作用。见诸成汉历史的賨人罗氏族人有罗凯、罗恒、罗羕、罗准、罗寅等,可谓将星璀璨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罗氏之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尊母罗氏为皇太后,至今南充皇后山还留下不少罗氏遗迹与民间传说。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成都出土的成汉时期风格奇特的陶俑
东晋桓温灭亡成汉后,賨人实力大损,世居祖地也受到入蜀的僚人冲击,不在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出现在历史上。罗氏等賨人大部分汉化,一部分则汇入僚蛮成为后世土家族的先祖。

家族变迁和祖源重构
历经东晋南朝的变迁,賨人罗氏顽强地从这个乱世中存活了下来。不过,到唐宋时,其已经褪去其巴人的底色,不在以尚武闻名,而是跟蜀中其他家族一样以登科为荣。

两宋时期,四川罗氏进士数量激增,据《宋代登科总录》统计,四川地区罗氏进士共26人,其中賨人罗氏核心区南充(蓬州、果州)占7人,若含辐射的渠州、阆州等地则达16人,完全不逊色于以文教著称的蜀郡罗氏。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賨人罗氏已经完全汉化
南宋末年,元军入蜀,四川军民依托山城体系抗元近五十年,人口从约250万户锐减至14万户。賨人罗氏处在战斗最残酷的川东地区,同样人口损失严重。

但賨人罗氏凭借自古以来对川东山区的熟悉,还是留下了薪火血脉,这使得賨人罗氏成为四川地区为数不多的土著家族之一。但连年的战乱还是造成了文化和家族记忆的断层,基本上对自己的祖先一无所知。

元末明初,大量外来罗姓移民家族的涌入南充等地。賨人罗氏的后人数代之后也被重构为这些外来移民中的一支,不再拥有川东土著的记忆与认同。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四川部分罗姓迁徙路径图
图源:华西都市报
等到崇祯年间罗氏家族第一次修谱之时,因同居一域,又加上移民间“无二姓”这种抱团取暖的宗亲文化,与其它罗氏之间进行认亲联谱的行为自然不在话下。

又加上修谱时,几乎隔了一整个明朝,“罗天祥同辈六兄弟避难入川”、“兄弟间以鸡、凤为名的落脚点作为认亲之证”、“湖广麻城孝感”这类湖广移民修谱常出现的桥段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罗氏族谱中。
结语
自春秋战国之交,家族得姓“罗”至近两千多年,賨人罗氏虽不似旧时王谢那样是影响天下大势的高门士族,但参与和见证了巴蜀之争、秦并巴蜀、成汉建立、湖广填川等影响四川历史走向的事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年的营山人
1000024150.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