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彭州市图书馆三楼活动室内气氛热烈,三十多位市民齐聚于此,共同参与“彭州读”系列活动之“名家领读·文化溯源”彭派故事会。活动聚焦重温三线建设奋斗历史,挖掘工业遗产与当代文旅融合潜力,特邀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彭州分会会长、三线建设亲历者陆仲晖担任主讲,带领市民探寻彭州三线建设的工业记忆与城市温度。
陆仲晖老师曾是三线建设时期锦江油泵油嘴厂的一员,对那段历史有着切身体会与深刻见解。活动开场,他先深入剖析国家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为应对潜在威胁,国家做出开展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将大量工业项目布局于西部地区。彭州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三线建设重点区域之一。
讲解中,陆老师以彭州三线建设时期的锦江油泵油嘴厂、岷江齿轮厂、913厂(中和机械厂)、854厂(电子三十所)、湔江机械厂、5719厂等代表性企业为例,这些企业涵盖电子、航空、机械三大行业。他援引珍贵档案史料,结合自身研究积累与亲身经历,穿插生动口述故事,细致还原了彭州机械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历程。
陆老师着重阐述了三线建设对彭州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企业入驻促使彭州从传统农业地区向工业城市转变,构建起完整工业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城市建设方面,带动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规模扩大、格局优化;文化领域,孕育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成为彭州独特精神标识,融入城市血脉;旅游教育方面,工业遗产成为独特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探寻历史,也为教育提供生动素材。
他还特别强调,三线建设精神对一代又一代人产生巨大鼓舞。建设者在深山峡谷中挥洒青春、无私奉献,其事迹激励着后人奋勇拼搏,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成为彭州不断前进的动力。
互动环节十分精彩,多位读者代表登台朗诵《彭州三线建设纪实》经典片段,讲述那段火红岁月里的鲜活故事与动人细节。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感慨:“听了陆老师讲解,我对彭州三线建设有了全新认识,建设者们太了不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此次彭派故事会意义深远,既实现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深度溯源与活态传承,增强市民文化自信;又为工业遗产与当代文旅、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搭建思路碰撞平台。未来,彭州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有望以多元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续写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