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阙家镇醉美橙香景区的千亩柑橘园迎来丰收季。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利光村的柑橘基地里,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弯,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打包和装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1000余亩晚熟柑橘自11月起已陆续成熟上市,预计平均亩产可达3000斤,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丰收的喜悦不仅属于种植者,也向广大市民游客敞开怀抱。园区开放采摘体验活动,游客只需支付每斤4元的费用,即可入园亲手采摘最新鲜的柑橘。此举在丰富市民休闲生活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许多家长趁假期带孩子前来,在郁郁葱葱的果林中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品尝从枝头直达舌尖的鲜甜,感受乡村田园的独特魅力。园区提醒,柑橘成熟期将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游客错峰前往,出行前可电话咨询具体采摘情况。(来源:南充文旅) 网评 | “小柑橘”撬动“大发展”的乡村启示录 金秋时节,高坪区阙家镇的千亩柑橘园里,那压弯枝头的“黄金果”,承载的远不止是“min甜”的滋味。它是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更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乡村发展启示录。 这启示,首先在于“特色产业”的精准发力。醉美橙香景区立足本地资源,规模化发展柑橘种植,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当亩产价值得以量化,当总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时,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将自然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清晰路径。这充分证明,找准并深耕一个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其次,在于“农旅融合”的巧妙拓展。园区没有停留在传统的种植与销售模式,而是创新性地推出入园采摘体验。每斤4元的亲民价格,不仅让游客实现了“柑橘自由”,更“采摘”到了久违的田园乐趣和亲子时光。这种模式,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延伸至休闲服务领域,成功吸引了城市消费力向乡村流动,实现了“卖产品”与“卖体验”的双重收益,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和产业的韧性。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共享共赢”的喜悦分配。报道中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忙碌身影,以及突破千万元的产值预期,意味着这份“丰收的甜蜜”实实在在地装进了农民的钱袋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让农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真正受益者和参与者。这种可见、可感的获得感,是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高坪这片柑橘园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它需要的是立足实际的产业选择、勇于创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惠及于民的成果分享。当沉甸甸的枝头映衬着农民的笑脸,当田园风光吸引着市民的脚步,我们便有理由相信,更多这样的“甜蜜事业”必将在广袤乡村遍地开花,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陈鹏)
本网社交平臺蓉城11月1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