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的地摊主理人们新开发了一款拥有0.5年历史的成都名小吃——香煎毛豆腐。
本人在成都上学、工作那么多年了,以前从未听说过成都名小吃里面有香煎毛豆腐,今年犹如雨后春笋般全冒出来了。不管是玉林、文殊院还是抚琴夜市等,在这些地方每走十步就有一家香煎毛豆腐,我周末出门闲逛的时候发现香煎豆腐的地摊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蛋烘糕、炸土豆和手抓饼这些小吃了。现在只要是人流量多的地方就有毛豆腐主理人。
开始我是被它臭臭的味道和毛茸茸的外表所吸引,我只知道长满菌丝的豆腐可以做成红豆腐,用油炸还是第一次见。把毛豆腐冠上“成都名小吃”的title更是第一次见。
我上网查了一下,毛豆腐根本不是成都的名小吃。百度结果显示:香煎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名菜。 2010年上海世博会呈坎毛豆腐被列为非遗产品。结果今年被“移花接木”成了成都的名小吃了。
平时在菜市场几块钱就能买到的豆腐被一句“天府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炒高身价。我观察了一下毛豆腐的价格普遍不低于15元一份,大份则要20-35元不等。如果遇上外地游客,老板还有可能坐地起价。玉林菜市场某家毛豆腐更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功打造成“网红摊位”每次去都看见有人排队。
网上吐槽的网友也是一大堆,大家都说闻着臭,吃起来更臭,更有网友锐评“猎奇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吃一口直接臭到打yue。”
想问一下成都相关部门,这种打着“成都名小吃”招牌误导游客的行为能整治一下吗?而且某些商家看游客是外地人就坐地起价的行为已经属于是侵犯消费者权益了,这样太为成都招黑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管一管这群“毛豆腐主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