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1561|评论: 0

好一个“刻古铭今”!用现代书刻的方式打开“诗画新津”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11-2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当金石书画与古蜀文明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11月25日上午,“西泠印社李文宝师生现代书刻作品展”在位于成都新津区的天府农业博览园瑞雪馆隆重开幕。现代书刻是书法与篆刻、美术、装置融合的艺术,随着西泠印社100余幅书刻精品就此开启全国巡展,“刻古铭今”的书刻艺术也展开了一场与“古蜀之源”地域文化的深情对话。
新津改稿197.png

>>>刻古铭今:构筑独具时代特质的审美体系
新津改稿220.png
(李文宝致辞)
“这是跨越千里的艺术之约,也是传统印学精神的当代巡礼。”中书协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李文宝介绍,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海内外影响最广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历任社长吴昌硕、赵朴初、启功等,均为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为新兴艺术样式,现代书刻历经30余载的探索与积淀,深挖“中和之美”与“意境之美”的精神内核,追求文学意蕴、书刻技艺与精神境界的高度统一,已成为“大书法”体系与“大印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起了独具时代特质的审美体系。此次展出作品共100多幅,李文宝指着自己名为《更上层楼》的作品解释,现代书刻的载体是木件,除了掌握书法、美术功底,关键是要有眼力找到合适的老木头,“比如老建筑废弃了,我们能否变废为宝、让‘朽木可雕’?并通过组合,在‘隐隐约约’和‘是与不是’之间,凸显出艺术的价值。”
新津改稿644.png
(李文宝介绍自己的作品)
展出现场的作品大多为宽约50厘米的小型上墙挂件或摆件,老木件本身承载的岁月印记和中国书法的结合,让它们更显古朴厚重。来自新津美术书法家协会的周先生一边观展一边掏出纸笔进行记录,他感叹:“你看这‘纸上清风’的笔触和刀工,真的很喜欢!”
新津改稿776.png
新津改稿778.png
新津改稿780.png
(爱好者观展)

>>>古蜀之源:全方位孕育深厚的文化基因
本次开幕式由成都市文联、西泠印社指导,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和新津区文联主办,包括新津区教育局、天府农博园管委会、新津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在内的十多家单位参与协办,并由新津区古津书画院具体执行。当全国刻字展最高奖获得者李文宝将巡展首站定在新津称为“汇报教学成果、汲取古蜀文化”时,新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泠印社作品此次来到新津,是对天府文化底蕴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当地打造“古蜀之源、诗画新津”品牌的有力支持,“新津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宝墩遗址的文明曙光、观音寺的丹青神韵、纯阳观的人文积淀,共同孕育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基因。”以金石艺术激活古蜀文化资源,相信传统艺术能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并推动文化的流量转化为发展的增量。
新津改稿1123.png
(左起依次为宝墩古城遗址、观音寺壁画、纯阳观凉水井,图据视觉中国)
据悉,通过构建“一核三片六廊”,新津“古蜀之源·诗画新津”文旅品牌已形成特色名片矩阵,包括“古蜀宝墩”文化名片、“千年鱼味”美食名片、“天府农博”乡旅名片等。其中,宝墩古城遗址距今约4500-3900年,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观音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明代壁画和塑像在中国现存的佛教造像艺术上比较少见,是中国营造学社在川古建调查的重要一站;纯阳观融合儒、释、道三教文化,现存凉水井3口、诗碑40多通,涵盖多种书法字体与劝善内容。
聚焦精致生态农业、农业会展博览、都市创意农业的天府农博园是成都生态旅游和学生研学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而从天府农博园主场馆步行两三百米,即可抵达本次展出地瑞雪馆。为了让观者体验现代艺术与传统技艺的共鸣、感受古蜀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碰撞,预计展出共计持续10天,同期将设置书刻名家新津行、青少年互动体验、书课艺术讲座、诗画新津展示等丰富环节。
新津改稿2034.png
新津改稿2036.png
(部分书刻挂件和摆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