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3|评论: 1

与《探索宝轮地区的巴人文化》作者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最近才在这个社区看到一篇题为《探索宝轮地区的巴人文化》的文章,以为文中所说多处都失之偏颇,感觉有必要说几句,不然,时间长了,将会向朝天区弄个先秦古栈道碑在那儿,不仅令世人不齿,而且说先秦古栈道时令陕西人不与川人对话。下面,我解析一下郦道元《水经注》:
    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故名清江也。”
    1,        关于佷山。
    查1931年5月初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一书的427页对有关“佷山”的地名注解有:
    ①,        佷山,在湖北长阳县西北,汉昭烈帝自佷山通武陵,招抚武溪蛮夷即此。
    ②,        佷山县,汉置,故址在今湖北长阳县西八十五里,隋改曰“长阳”。
    2,关于清江。
    ①,查北魏时期中国地图或〈北魏史〉知:当时的四川范围是今四川+今重庆+今湖北西的部分地区。
    从北魏时期的这个四川范围来说,湖北西的佷山如果说有清江,那么,当时归四川的今之湖北西,就与湖北西的佷山乃至清江相近,则郦道元所写《水经注》中的“蜀人”,就能看到当时湖北西的佷山乃至清江,所以,郦道元有“蜀人见其澄清,故名清江也”之说。
    ②,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三的“江水一”里有这样记载:“又东过鱼复县南,夷水出焉”句。这句话是说,夷水出自鱼复县南,而鱼复即重庆长江三峡的鱼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再回到《探索宝轮地区的巴人文化》说“鱼复捍关”。
   “鱼复捍关”就是“鱼复捍关”,即鱼复关,捍是保卫鱼复关的意思,而不是作者所说的“鱼复捍关”是指鱼复关与白水关。
    那么,廪君“据鱼复捍关而王巴”一句的意思就不言而明了。
    其实,从当时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分析,也不可能把都城建在宝轮院,因为宝轮院北距秦极近,西90余里出白水关就是秦界,南70里出剑门关就是蜀地。如果在宝轮院建都城,不仅不安全,而且其“野心”令秦蜀二王一眼就看得分明,因为巴当时是附庸国,把都城建在边陲,不是昭告秦蜀有激励巴国民人誓死捍卫主权之意吗?在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做为一国之王,即便是做为一军之首领,是不会把自己的都城或军帐建到边陲而背水一战的。
    《探索宝轮地区的巴人文化》一文,诸如此类很多,我就不逐一而论。   
    综上所述,不是作者所说的宝轮院是廪君建的第一座都城,而重庆才是廪君所建的巴国的第一座都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