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3|评论: 0

[转帖]广元“发展以项目投入和产业企业为中心”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四川经济版图上一度沉寂的广元,今年突然热闹起来——
  1月,先后三次追加投资近3亿元的广元品牌招商企业娃哈哈新上AD钙奶生产线技改项目竣工投产;3月,静态投资上100亿元的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章程》顺利签订标志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4月,设计标准为电气化复线铁路、预算总投资增加200多亿元的兰渝铁路线路广元段已有3个火车站基本确定;5月1日,连接广元市城区与绵广高速公路的快捷通道、贯通王家营都市工业园区和上西物流园区的主动脉、广元城市建设的重点形象工程滨江大道竣工初通车;5月20日,市委、市政府项目推介会向浙江对口帮扶考察团30多家企业推出招商项目200个;5月22日,香港中华煤气国际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境内外企业主动前往广元,联合考察并寻求坑口电站等能源项目和城市燃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机会;5月29日,中国铝业集团将与四川广元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签订联合重组及二期电解铝技改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
  1-4月,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去年同期增长96.9%,增速跃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1.7%,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5.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3.9%。
  “十一五”一开局,广元为何就有如此爆发力?

  关键词:工业强市 项目主打 招商挂帅

  “发展滞后、发展不快是广元的最大问题,症结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产业比重过小。”在去年的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高烽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力狠抓项目特别是生产性项目,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产业结构由一产业为主调整到二、三产业为主,增长方式由农业主导转变为工业主导,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工业强市的根本性跨越。”

   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各级各方面的工作以发展为中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投入和产业企业为中心,坚决清除一切影响和制约项目投入和加快发展的各种障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奋力实现工业强市和项目工作新突破。
  曾经引以自豪的土地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在对外开放中逐渐消退,广元要实现工业强市和项目工作新突破,比较优势在哪里?——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广元人大力弘扬“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难万险、千辛万苦”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一股异想天开的“冒”劲、攻坚克难的“闯”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和争分夺秒的“抢”劲。
  ——最大最现实的资源优势。广元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生态、气候、环境、物种、矿产、能源等资源,广元正强力铸造“生态战略品牌”,着力打造“骨血肉”城乡相融的生态经济,大力塑造“精气神”心灵相通的生态文化,努力营造“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日渐凸显的后发区位优势。嘉陵江渠化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兰渝铁路和广巴、广宁、兰渝高速公路以及广元机场建成运营,将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县县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以大抓工业为“龙头”,以大抓项目做“支点”,以大抓招商作“杆杠”,竭力撬起“四川重要的水火电兼备的能源、有色金属、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四大工业基地,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思路谋定出路:革除传统农业、打造工业强市,生产项目主打、招商引资挂帅,横下一条心、使出千钧力,围绕工业、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确保今年二产超一产,力争明年工业超农业。
  度过徘徊焦虑期的广元人,昂首走出“大山”,奋力搏击“大海”,正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推进广元发展新跨越。

  关键词:“老大”上阵 破解难题  破除瓶颈

  过去,项目工作历来是广元的“老大难”。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放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来抓,强力实施“一把手工程”。
  在去年外来投资企业新春座谈会上,高烽说:“外来投资企业都是广元的企业,我们要建立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尽全力支持做优做大做强。市委我是第一服务员,市政府市长是第一服务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服务员。”
  4月28日,上海石墨碳素厂整体搬迁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在这个总投资3.7亿元的大项目背后,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烽三赴上海亲会该厂负责人,以诚心与真挚深深打动投资方的结果。
  为解决项目融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侍俊3个月内先后7次跑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拜访和洽谈相关工作。
  争取了半个世纪的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为推动业主的顺利组建,高烽、侍俊在成都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甚至2次请假推迟随省委、省政府党政代表团赴辽宁、山东考察的航班,与有关投资方洽谈相关事宜直到凌晨三点钟。
  去年以来,高烽和侍俊多次跑国家有关部委、省有关厅局、九三学社中央等汇报和商谈有关项目工作,先后10余次带队到浙江、江苏、上海、深圳、广东、广西、西安、成都等地招商引资。

  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全市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市、县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无一例外肩起项目工作、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第一责任人、第一服务员”的责任。
  即将上马的兰渝铁路是苍溪3任县委书记、4任县长和老干部赵均国发动108位老红军老将军联名上书、动员沿线105个县、奔走呼号12年的心血和回报,兰渝铁路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曾任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和市政府副市长、现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文元,至今还在为兰渝铁路的尽早开工四处奔波。
  旺苍4×30万千瓦劣质煤坑口电厂项目挤进省“十一五”规划并可在短期内开工建设,15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将即开工,东河流域梯级开发项目已启动。这三大项目就是前任县委书记、现广元市政府副市长张康明和现任县委书记邓光志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丰硕成果。
  千百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广元,交通始终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前些年,这个“瓶颈”不知使多少乘兴而来洽谈项目的客商扫兴而归。
  市发改委主任陈凯说:“广元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打破‘瓶颈’制约,积极构建连接西南西北重要交通枢纽与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区位优势,努力构筑项目投资‘洼地’”。多年来尤其是建市以来,广元人为打破交通“瓶颈”制约,一直在抗争,一直在拼搏,一直在奋起。
 2002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三年大会战,一小时到县”工程,形成了县县都有大项目、县县都有大战场、县县都有大声势、县县都有大投入的公路建设新局面。
  去年以来,广元交通史上千载难逢的机遇终于垂青了备战数十年的广元人:广巴高速公路已正式开工,广宁高速公路今年内建设,兰渝铁路和广姚、广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加快。这些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后,广元将形成“双十字”的交通骨干网络,并挤身四川省级公路主枢纽城市、国家二级枢纽城市。这可是广元交通建设的宏篇巨制!
  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综合交通规划将广元置于西部枢纽位置这一战略机遇,把增强区位优势作为落实“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重要任务,大打“五年交通大决战”,着力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投融资体制多元化、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灵活化、道路运输竞争有序“四个发展新格局”。
  开年以来,在国道108线剑阁至普安段30公里、国道212线宝轮至白龙湖段16公里、省道202线旺苍段47公里、四川旅游北环线苍溪经剑阁至青川唐家河段250公里等战场上,50多支筑路大军正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
  在投资3.2亿元的15万锭纺纱等100个总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的施工、生产现场,到处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
  而在这些交通和工业项目的施工现场、生产一线,跟踪调研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具体问题的“常客”,正是我们的市委书记、市长和县区委书记、县区长。
  难怪广元的老百姓说,不管啥样的“老大难”,只要“老大”上阵就不难!

  关键词:搭建平台 目标考核 效能革命

  “广元既要抓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又要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而每一个项目要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就必须搭好平台、抓好考核、提高效能。”市委副书记、市长侍俊如是说。
  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对广元市经济开发区实施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由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的副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开发区主抓产业引进、培育、聚集和发展,狠抓招商引项目、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重点建设袁家坝有色金属工业园区、王家营都市轻工业园区、宝昭建陶工业园区、下西物流园区,为项目发展尤其是生产性项目和重大项目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同期,广元市高标准的政务服务中心3个月内建成,提供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为项目的报批、立项与实施,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

市委、市政府还作出财政资金对项目投入的相关规定,加大对项目工作经费的投入,努力协调银政银企关系,着力解决项目“融资难”。
  上个月,市中区诞生了全国四个之一、四川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回龙河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贴息。此举拉开了广元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的衔接合作、通过改革和创新解决项目实施贷款难的序幕。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对90个单位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对68个重点项目中的23个重大项目实施单项考核,年终考核后,市委、市政府对22个获得一等奖的单位授予“先进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6个单位颁发“特殊贡献奖”,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10个重大项目给予重奖,对5个类别的6个末位目标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完善了目标考核办法,提高了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的考核分值,又确定重点项目52个,对工业经济、招商引资、生态小康新村、交通和城市建设5方面的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年终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特别重奖”,对完成任务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
  效能建设在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和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被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加以部署,随后市委、市政府成立高烽任组长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动员大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
  在健全固定资产投资专项督查考核制度、重点建设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项目进展情况通报等制度的同时,制定《广元市机关效能投诉工作规则》,完善《县级党政一把手效能问责制度》、《广元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广元市机关效能考评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效能建设长效机制。
  全市乡镇以上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一把手”都向社会作了以服务项目为重点的“三服务效能承诺”,18家与项目、企业和招商引资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开承诺”。
  “效能革命”必须“效能问责”、严格惩戒。广元狠抓典型案例查处,今年以来已有6名干部因不作为或乱作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剑阁县环保局局长和市中区宝轮镇工商所负责人被就地免职;市安监局因超标准收费、市中区卫生局因行政乱作为、市和市中区两个疾控中心因乱检查乱收费受到全市通报批评。
  最近,市委、市政府作出《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的决定》,明确规定: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展软环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凡在为项目、企业、群众、基层服务中问题较多,企业、群众不满意,经批评整改不力的,“一把手”要引咎辞职,情节严重的责令辞职或就地免职;凡年度软环境测评综合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班子集体检讨,“一把手”要给予诫勉谈话,直至引咎辞职。
  投资商们高兴地说,广元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他们还要带更多更好的项目来投资兴业。
  狠抓落实催生出项目建设的一派生机和活力。目前在广元,一大批事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启明星铝业电解槽改造项目正在落实投资合作方并力争年底前开工;投资0.45亿元的苍溪永宁镇11562亩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全省“金土地”示范工程;投资1.5亿元的省道202线旺苍至巴中段二级公路改造已完成工程量的20%;投资1.25亿元的76.2公顷南河生态湿地公园年底前全面竣工并向市民开放;围绕把广元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加紧打造剑门关、皇泽寺、唐家河等3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东兴博木业公司投资2.3亿元的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正在紧张地安装设备;投资9亿元的紫兰坝水电站第一台机组7月初发电……
  “十一五”,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超600亿元,招商引资力超300亿元,分别比“十五”的227亿元和117亿元翻一番半以上。
  我们完全有理由确信,这个宏大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大项目,正在又快又好又省地撬动广元经济社会大发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