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古道怀古 -------------------------------------------------------------------------------- 阴平古道怀古 “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 这是《三国演义》一百一十七回,描述魏将邓艾偷渡阴平,一举灭蜀的历史故事。三国魏景元年(公元263年)邓艾从今甘肃文县出发,翻越横亘于陇蜀之间的摩天岭,直逼江油,激战绵竹,威逼成都,敲响了蜀汉王朝的丧钟。阴平道,汉时属广汉郡的刚氐道,是氐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据考当时所谓阴平道是根本没有道路的,只有一条山民狩猎、采药的“毛毛路”《三国志》中对邓艾过此是这样描述的:“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道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战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其实早在邓艾偷渡阴平的二十五年前,诸葛孔明生前就料到阴平古道的威胁,故《三国演义》中有“忽见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艾观讫大惊,慌忙对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后人有诗曰:“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的描述。孔明也曾将蜀兵屯于今青溪、高屯一带的靖军山。可叹诸葛亮死后,由于黄皓等人擅柄专权,不识时务,阴平一线防务被撤。姜维复上表后主,言钟会治兵关中“欲窥进取”,易遣重兵驻守阳平关头(白水关)和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然而“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由于阴平无守才使得邓艾有机可乘,才使诸葛苦心经营的刘氏江山,以面缚于人而告终。 阴平古道因邓艾偷渡而闻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 )颖川侯付友德率军效之,由阴平入蜀,元龙洲宣慰使率众迎降。清龙安知府陈于朝说“阴平古道,吊两国兴废之由。”1935年,徐向前、李先念率红四方面军在此指挥著名的摩天岭、悬马关战斗,与国民党胡宗南的丁德隆部激战,阻击敌军,成功地掩护了红四方面军的北上。1949年12月,朱德、贺龙所属解放军61军等经此入蜀,进而解放全川。阴平古道更是名声大震,垂载史册。 历史的灿烂,留下处处历史传说、文物遗迹和人文景观。更为独特的是,古道区内的唐家河,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综合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世界最为关注的大熊猫,数量较多、密度极大的扭角羚等各种野生动物260多种,而且还有珙桐、水仙、银杏等各种植树物1300多种。这里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和完好的生态植被,森林覆盖率达98%,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对人体大有裨益的负氧离子,这里山青水秀,崖险谷幽,环境优美,景色如画,给人以全新的享受和启迪。被中外专家誉为“植物宝库,动物乐园,科研基地,旅游胜地”。如今,阴平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给游人以大自然风光的领略,对古人历史的缅怀与感叹,享天地之灵气,探古今之兴盛,予游人身心一次自然与历史的洗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