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21|评论: 15

[原创·贴图] 在路上(二):芙蓉山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芙蓉山的记忆
文/清河
我们一行人从县城亲水广场出发,沿着起伏曲折的乡村公路向北,我们的目的地是芙蓉山下的佛尔寺。

一路所见到的,是川北丘陵的寻常风景。那些山丘形状相似,连绵起伏,或浑圆,或狭长。在山丘之间,常有开阔洼地,人工挖掘的水渠或自然的小溪,环绕其间,春冬干涸了,秋夏则流水不断。低洼处多为水田,种植水稻,一年一熟,稍高的地方则是旱地,种小麦、玉米、红薯。屋舍依丘而建,屋旁多竹树,柏树、椿树、苦楝、翠竹居多,土地不向阳,多种蔬菜,也种柑桔、柚子、梨等果树。偶有较高一点的山丘,或林木茂密,或光秃秃的,尽是茅草和灌木。

我们所去的芙蓉山,虽算得上县城附近较高较陡的山丘,但大抵也是我所描述的那个样子。除了有寺有庙,与川北寻常山丘没有什么两样。从小到大,我看惯了也爬惯了类似的山丘,那些枯黄的茅草,那些落光了叶子的矮小灌木,那些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就像一首熟悉儿时歌谣,虽从不忘记,但也不屑于再唱起。

我不得不承认,走在路上我的兴味是萧然的。那种萧然的感觉让我静默无语。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疏远那些熟悉的景象的,我似乎再也走不进我所熟悉的乡村,也走不进我所熟悉的山山水水,有些东西,正在我的记忆里慢慢磨损,并最终掉入遗忘。就像这座芙蓉山,我对它的了解,太过模糊与抽象,对它的历史与由来也毫无头绪。

这样想着,我的思绪越来越沉重。我反复思索我所踏着的这片土地,稻田,山村,草丛中隐藏着的山鸟,以及那些坠在树上沉甸甸的柚子,这片土地上到底有多少我无法想像得到的历史?

著名的县域八景“芙蓉晓日”,是这里吗,若是,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过?佛尔庙建于何时呢,又该有多少信男善女来过?

我突然发现,越是平凡的土地,越有着让我们捉摸不透的历史。走在山上,我看见好几座旧坟,如果不仔细看,已经不知道那是坟地,它被荒草掩着,那些坟前的石块,早已与它所处的环境一模一样的了。长眠在这里的是谁,他这一觉已睡了多久了?我无法知道。

我又看见一座新坟,极不协调地立在山上,它朝南,正望着县城的方向,薄暮之中,忧伤而又沉默。他是谁?或许我能找到答案,但找到了又怎么样呢,这座山上,埋藏着太多乡民的尸骨,也隐藏着人世间太多的秘密。

猛然想起,清朝中叶时,白莲教义军来过这里,三十年代,中共红军也来过这里。回望静默的芙蓉山,我似乎隐隐嗅到血腥的味道,于是记起了县志中的一段记载:1797年冬天,白莲教军在此驻军。附近居民,沿山逃避,夜则归家看视。每相约入贼营盗其牛马衣物而归。久则既窃其物,复放火烧贼营,贼至是败。十二夜大雨,(贼)群下山比户搜杀,十余里内看守居民悉遇害。三日,将所掳邑民尽缚杀之。”

修史的人素来是简洁的,他把疑问留给了后人。行走在山中,我不止一次地问:到底有多少人被杀死了?官军到哪里去了?历史教科书不是一直对白莲教起义军给予肯定吗?

日出日落,多少岁月就这样被埋藏在了土地里,只在这个有着厚重天色的下午,牵动了我的心,我突然想孤独地躺在山顶,静听风为我诉说遥远的历史与这座山的苦难,但风无言,一切都过去了。

“扫尽碧烟归岭外,送来紫气满城东。岧峣映日光如拭,绰约凌波画未工。”这是关于芙蓉晓日的诗,当我再读时,突然感到那些诗都太矫情太纤弱,文人式的孤芳自赏与高高在上,怎能看到那些深埋于土地的血泪,怎能看到一个种族匍匐于大地的艰辛背影。

临下山,我再次遥望正在修建的佛尔寺,并想起那副偈子式的对联:佛即是尔,尔即是佛;心皆入法,法皆入心。既是一切皆佛,既是一切入心,那么关于过去与现在,还有将来,佛是否看得太透也看得太累。为此,我愿意跪于佛前,恭敬地叩首,祈求祈愿,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脚下曾经苦难的土地以及无法磨灭的记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3-1-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清河的文笔

发表于 2013-1-20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318.jpg

芙蓉山--------徒步队员留影
GWM

发表于 2013-1-2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13-1-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发表于 2013-1-2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发表于 2013-1-2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六,营山徒步群30多名朋友两点准时出发(未等人,哪怕我离他们五十米之遥,队伍也先走了)。
从营中出发,到佛尔寺,再从古井村回,路程约十余公里,时间为4小时。有清河在一起,我们很踏实。因为,有一个智者在思考这一路来所见所闻,他的灵魂抵达悠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我们记录下的行程,终有一天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上的佛尔寺,让人驻足思考的地方。冷静的文字,好!

发表于 2013-1-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站在芙蓉山,思纵古今,神游四海。于有坟之处见魂,于无人之处见史。有才气,够霸气!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victory:

发表于 2013-1-2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30708452_264.gif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清河文字  感树人文风

发表于 2013-1-2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victory:

发表于 2013-1-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
发表于 2013-1-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好景好文。

发表于 2013-1-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篇《在路上》我都拜读了,一篇空灵隽永,一篇深沉大气,且行且思,常人难及。致敬!!!!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