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活动纪实:在希望的田野上
7月26日,晴转多云。
早上快8点时,我电话联系思辉赶紧朝汽车站走,好坐8点10分的班车到村上去。因为头天下午有辆便车,太阳又大,骑车太热,我们干脆就坐车回来了。
等到了车站一问,那辆班车要在8点30分才走,我们只好在那等了半个小时。班车到点准时出发,大约20多分钟,就到了宝珠观。思辉在那下了车,我又朝前坐了有5分钟的路程,在陈家坝那下了车,然后沿着文家河边上的公路朝上走了20多分钟就到了村上。
我打开村会议室的门,进去端了四把椅子放在外面的院坝边,把我的被子取出来搁在上面晒。接着,我又把会议室与外面的地扫了一遍。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把被子收进屋子再铺好,然后锁上门,又朝烤烟大户侯某家走去。
这次侯某只开了一个烤烟炉,老远就能听见风机转动的声音。我走近一看,侯某趟在两个烤烟炉中间过道靠上面一架钢丝床上看电视,旁边还堆着一堆煤,风机在“呼呼”地响个不停。
我叫了一声,侯某抬头看是我来了,忙坐起来招呼我。我在那看了一会,又问了下情况。侯某说,村上镇上对他们两家烤烟大户都非常关心,昨天他还到镇上去领了2500元的风机补助款,等过两天还要再把通往房后面烤烟地的那条路找人修一下好朝回运烟叶。他还说,上面的烤烟户赵某是他和村上给做工作发展起来的,他家今天请的人在摘烟叶,你可以去看看。我说,我正有这个意思。
我与侯某道了别,就骑着车子沿着公路朝上河骑去。其实,我到烤烟户赵某家和他的烤烟地里也去过两三次了,也只是没有写这方面的日记而已。不到十分钟,我就到了赵某的家。
赵某和他请的摘烟叶的人刚吃过早饭,正准备朝上河里的烟地走。赵某见我来了,便招呼我进屋去吃饭。我说吃过了,便把车子放在路边,准备去看看赵某的烤烟房以及他上次烤的烟叶咋样了。
赵某见我朝他家的烤烟房走去,便也跟着走了过来。因为他家门前屋后没有空地建烤烟房,他只好把烤烟房建在距离他家20多米远的一亲戚家的一块空地上,但是一段上坡路,而且是土路,尤其在下雨时非常泥泞,很不利于朝上运烟叶。上次他建的时候我和村支书来过,对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做过答复。
听侯某前几天说过,在烟技员的指导下,赵某烤了两炉子烟,但由于那几天下大雨,半夜突然停了电,风机无法正常工作,烟房里的湿气抽不出去,在侯某的帮助下,他们连夜进城去买了台风机,等会到家已是第二天早上8点多了,致使炉子里的少部分烟叶坏了。
我走到赵某的两个烤烟房看了看,烤烟房半掩着。我进去看了下,里面没有烟叶,但有一股刺鼻的烟味。我问烟技员今天来了吗?他说,烟技员前几天就回去了,如果烤烟时有问题就给打电话,他就来了。我说,那怎么行?你第一次烤烟,又没有技术,再烤坏了咋办?烤之前必须把烟技员叫回来。赵某应承着。我又问镇上给补助风机款了没有。他说,镇上补助了他2500元。我说,为了发展产业,村上镇上对你们支持很大,你要继续努力,一定要成功。
因为赵某今天请了十多个人在摘烟,所以不能耽误他的时间,我便准备与他们一道到上面的烟地里去看看。
赵某把他的三轮车开到了水泥路上,那十几个人都纷纷跳上去挤到车上。我说千万要注意安全,别坐那么多人,最好都下来走路。可人家不听,仍然或坐在三轮车沿上或蹲在车斗里面。我也不好强行让人家下来,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坐再车上了。赵某把车发动起来,慢悠悠地朝上河方向开去。
我骑着自行车远远地跟在后面,大约10分钟,就到了那片烟地河对面。那片石坎梯地大概有200多亩,远远望去,里面长满了绿油油的玉米和烟叶等农作物,一台一台的,非常壮观而又好看。地的上面是悬崖峭壁,峭壁顶上长满了苍翠的树木,靠下面半山上还有一个天然石洞掩映在绿树丛中,看起来非常秀美。
赵某把三轮车停在漫水桥前面,车上的人都下来朝山上那片烟地走去。我把车子推上,准备放在烟地旁边。靠漫水桥的路基坎子被水冲垮一个大坑,但边边上还连着一段未被冲垮的水泥,路里边还剩一米宽,修了下勉强三轮车能通过。漫水桥下是一个大约有两米来深10多平米大的水潭,水绿绿的,看不见底。赵某和他的父亲正挥锄挖土填路上的那个坑。赵某说,昨天村干部来看了,说给一吨水泥让找人修,他们明天才去拉水泥,从摘烟的人中安排几个人修路。
这时太阳出来了,照在人身上,热的直冒汗。我站在那看了看,赶紧到上面的河里去洗了洗。赵某父子继续在那修路,我洗了会儿就朝烟地走去。烟地里有条机耕路,但被水冲的高低不平。我沿着那条路朝上走,映入眼帘的全是一台台一至两米多高且非常齐整的石坎,石头是石灰岩,每个石坎大约有10米宽,有一、两千米长,地里种植着烤烟、玉米、黄豆等作物。
我漫步在这片烤烟地里的台阶上,望着一台台两米多高的石坎,欣赏着一颗颗一米多高且开满鲜花的烤烟和硕大的烟叶,呼吸着浓浓的烟味,还有那苍翠欲滴的远山、陡峭的悬崖、潺潺的河流、蜿蜒的公路和掩映在绿树中的小洋楼,实在令人心旷神怡。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在烟地里采摘烟叶的有中年妇女,有60多岁的老人,他们有的戴了顶太阳帽,有的顶着白毛巾,有的什么也没有戴。虽然他们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的,但他们仍满脸笑容地忙碌着。我叮嘱他们要多注意安全,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可他们仍在不停地劳作着,似乎一点也不累。
这就是十分勤劳、朴实、善良的文家河人,他们一年四季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书写着最美好的篇章,收获着微薄的希望!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就应该多来看看他们,多替他们想想,多为他们分忧解愁,多给他们办些实事好事,多帮他们出出主意,好让他们收获到更大的希望!
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不好意思再打搅人家,便沿着一条台阶下到河边的公路上。
我骑上自行车朝村上赶去,村支书打来电话让去他家吃饭。很快就到了支书家,我与他又聊起了这片烟地的事。村支书说,这块石坎梯地属于两个镇的——靠下面种玉米那100多亩是汉源的,靠上面栽烟叶的是文家河的,但都是前几年一起修的,当年修这块地时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虽然修了地平整,但由于坡改梯之后面积小了,加之新修的地不长庄稼,老百姓不乐意。村支书等人天天或开会或分别到农户家去做工作。修好以后,必须按原来的亩数、类别与现在亩数重新计算比例,然后再分给农户。今年赵某在这片地里发展烤烟,村支书等人同样又做了大量工作。因为这块地牵扯到40多农户,许多人不愿意栽烟,也不想把自己地承包给别人种烟。在村支书的辛勤努力下,最终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承包给赵某发展烤烟。赵某也不负厚望,经过一番努力,50多亩烤烟就发展起来了。
在村支书家吃玩饭之后,尽管已经是下午5点了,但这个时候太阳最大最毒最热。村支书劝我天凉了再走,但我仍骑上自行车,冒着烈日,朝回赶去。因为那些农民肯定还在烈日下劳动,我晒点太阳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文、雄风)
本帖最后由 雄风A 于 2013-7-28 18:0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