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2036|评论: 14

[鉴赏] 中国红瓷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红瓷即中国红。
       中国红以精湛的制瓷技艺著称于世,在四大发明出现以前,它就已经传遍世界。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并且也是最受世界各国青睐的颜色。红瓷承载着吉祥、尊贵、自古就成为皇室追求的珍品。今天,中国红瓷将红瓷技艺运用到日常生活器具中,使古代只能皇家享用的红瓷进入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红瓷的每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研发,皆由专业设计师精心选材、构思,并结合不同理念所创造的工艺精品。无论是外观还是内涵,均能见到设计师的巧思妙想,因此产品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我们拥有一群观念前卫且极具个性的专业协作团队。我们以客户所提供的信息基础和要求作为起点进行整体的方案规划,用崭新的创意和独特的手法精心设计,精工细作,将客户形象展现在产品多样的红瓷中。强大的设计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经营、合理的价格以及完美的服务是红窑瓷业一贯追求。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再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不可动摇。现在,中国红成了大师级艺术家室内的雅玩,成了各国收藏家刻意追求的宝贝。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中国红瓷历史源远流长。红瓷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晚唐的始创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极盛期、当代的复兴期等几个特性明显的阶段。
       红瓷始于晚唐,但从工艺角度分析,红瓷的技术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镇发展并创新了前朝以来的釉里红技术,开始了批量生产釉里红的历史。
       明清是红瓷发展的极盛期。明洪武是釉里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极盛期,此时釉里红大多色较淡,红色晕散,纹饰以花卉为主,有较多扁菊花纹是一大时代特征。明宣德是釉里红瓷发展的又一高峰,该时期红瓷创新分为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两大类。
       到了清康熙年间,红瓷制造工艺相当突出,红瓷成品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品种也较为多样,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雍正年间所制红瓷在工艺上达到历史最高峰,其红瓷成品红艳,尤其是青花釉里红在色彩、设计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调浓淡不但很鲜亮,且时有晕散。
       1998年,中国科学家攻克了陶瓷大红色釉不耐高温的世界性难题,烧出了色泽鲜艳、表面纯净的大红色瓷器,失传近百年的中国红瓷在20世纪末得以重生。这一技术实现了中外陶瓷艺人百年的大红梦,填补了世界陶瓷史上的空白。
       中国红烧制难度很大,工艺复杂,正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烧;三是红烧;四是金烧。红釉现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的,金属钽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稀有金属,可以说中国红是用黄金烧成的。
       简约雅致、细致白润、胎薄如纸、击声如磬是其真实写照。自其诞生之日起,红瓷以其“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成就了它洁白的质地和华贵的造型,兼有使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收藏与赠友的珍品。
       中国红优劣产品的区别在于:

  听声音: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杯身和杯盖撞击后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不大也不清脆。
  看色泽: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偏暗。
  透光性: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大红灯笼一样透出红光;劣品则不透光。
  厚度和重量:优品由于采用真骨瓷,瓷很轻壁很薄;劣品则厚而沉重。

本帖最后由 邓仲祥 于 2013-10-27 18:27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1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ixun76087 发表于 2013-11-8 14: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贴,在逐行逐句地看完此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压抑的喜悦,震动了垣凹垣牛扮整个生命!

谢谢欣赏点评,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hcjcm 发表于 2014-1-8 2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谢谢欣赏,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灯下小姑娘 发表于 2014-1-15 16: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谢谢欣赏,问好!

发表于 2017-3-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深深感受着我们老祖先的智慧,徜徉在中国古文明的浩瀚的大海中,吸取更多的祖先圣贤的文明,我们生为中国人,我们太骄傲了!

发表于 2017-3-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深深感受着我们老祖先的智慧,徜徉在中国古文明的浩瀚的大海中,吸取更多的祖先圣贤的文明,我们生为中国人,我们太骄傲了!

发表于 2017-4-1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好贴,赞一个,继续努力啊
发表于 2017-4-1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彩!解释的够详细的  顶你一票      

发表于 2017-7-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2017年炎热夏日好去处哦懂得!懂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哦!

发表于 2017-7-1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要看看如何重口味 哪些有钱人就是会玩!!!!啊哈哈哈   先不说啦  俺要去饱眼福喽~~~~~~

发表于 2017-7-1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够专业真的很好必须赞讲的真好 这我2017年听过的最好的解释 太棒了

发表于 2017-7-2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的机理是首要的问题,人自脱离母体,在受到后天的滋养时,亦有众多的秽物滞留在体内,在胃肠壁褶皱中尤其是肠壁绒毛间形成排泄死角,久之自然酸败,积年经久,必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且有更多的毒素不断析出,视为诸多疾病的根源,将降低生命质量,缩短生命时间,是故前贤多有名言概括之曰;“若要长生,肠渣长清”。道书则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神农经》更云;“。。。。。。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吐纳经》则说;“百岁之道,节谷食枣,”足见先民圣贤对食气辟谷见解精湛并已经将其升华为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高级养生技术载入典籍传世。

发表于 2017-7-2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的机理是首要的问题,人自脱离母体,在受到后天的滋养时,亦有众多的秽物滞留在体内,在胃肠壁褶皱中尤其是肠壁绒毛间形成排泄死角,久之自然酸败,积年经久,必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且有更多的毒素不断析出,视为诸多疾病的根源,将降低生命质量,缩短生命时间,是故前贤多有名言概括之曰;“若要长生,肠渣长清”。道书则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神农经》更云;“。。。。。。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吐纳经》则说;“百岁之道,节谷食枣,”足见先民圣贤对食气辟谷见解精湛并已经将其升华为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高级养生技术载入典籍传世。

发表于 2017-11-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7-1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