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吃枇杷,于菜市买回。吃之,记起了一个与枇杷相关的故事。与俺家女儿丑丑交流的同时贴上来共勉。
其一: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
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结果的话,那全城的箫就都开花了”
枇杷、琵琶同音不同义,沈石田的友人张冠李戴,闹了笑话。
故事中的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的意思。
其二:明代有个知县,特别爱吃枇杷,一善拍马溜须者买了一筐上等枇杷送给他,呈帖上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笑纳。”知县看了觉得奇怪:为何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呢?等到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在帖子上题诗一首:“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