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24|评论: 7

[推荐]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七号发射圆满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报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正常运行,神舟七号发射圆满成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翟志刚简介

黑龙江龙江县人,拥有大学双学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 年6月入伍,现为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试训中心飞行教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9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翟志刚小时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但目不识丁的母亲对子女上学却毫不含糊。她说:“咱翟家砸锅卖铁也要供几个孩子读书。” 翟志刚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曾回忆说,年近六旬的母亲是靠卖炒瓜子供他读完小学和初中。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炒瓜子,风里来雨里去,回到家用粗糙而又裂着口子的双手将一张张发皱的角票分币点捋平整,这场景让翟志刚受不了,告诉母亲说不想继续念书,要帮忙支撑起家里,但遭母亲拒绝:“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我认准一个理,你这个书必须念下去!”翟志刚后来考上空军飞行学院,家里状况才慢慢改善。(来源:人民网)

刘伯明简介

黑龙江依安人,拥有大学双学士学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 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安全飞行105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景海鹏明简介

山西运城人,拥有大学双学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 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领航主任,飞过歼六等机型,安全飞行120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即将实施的消息一经发布,国际社会对「神七」的关注立即升温,其焦点聚集在「神七」的诸多技术与意义突破上。同时,国外军事部门更是加紧对我国航天基地的监视。

  「我们会密切关注中国『神七』的发射,对它的突破性新技术感兴趣。」在「神七」发射时间基本确定后,美军先进技术研发局航天领域的一名资深官员这样说道。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系助教安德鲁.S.埃里克森也表示,「神七」的先进技术、中国刚刚发射升空的成像集群卫星等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非常大,值得关注。

  「神七」在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也广受西方关注。许多美国航空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纷纷就美国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技术进行了比较。有自称为「美国宇航局专业人士」的人说:「以我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宇航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这除了意味着空间增大外,还表明中国飞船的舱内环境技术已经有质的飞跃,更加逼近美国宇航局。」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的太空合作又开新篇。早在7月,以美宇航局副局长米切尔.奥布莱恩为首的美国代表团悄然抵达北京,讨论联合成立航天与地球科学工作组等事宜。

  合作背后心存戒备

  然而,中美合作只是两国太空领域交流的一种方式,美国在合作背后,存有更多的戒心。继中国成功发射「神五」和「神六」后,已经与美国、俄罗斯同为世界上有载人航天能力的3个国家之一。因此,美国对中国发展太空能力的戒心逐渐显露。

  一直以来,美国认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军民一体,担心相关技术合作会对美国造成军事威胁。今年3月22日,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理查德.菲舍尔公开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能够对地面军事活动提供帮助的空间系统,并且正准备发展外太空进攻和防御的战斗能力,其中可能包括有人操纵的军事任务。

  一直以来,美国情报部门非常关注我国航天基地的情况。酒泉、西昌、太原和海南四大航天基地是美国特工和其他情报部门监视的重中之重。

  日建侦察预警网络

  目前,美国有12颗间谍卫星在太空运作,其中有6颗监视亚洲,主要向中国附近地区进行扫描,搜集导弹、核弹、太空工业和军事活动的情报。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设立的各种电子侦察基地,也是刺探我国太空试验活动的「耳朵」。其中包括台湾阳明山电子侦察站和设在澳洲墨尔本的电子侦察基地。用美军监控人员的话说,美国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中国太空计划的一举一动。

  目前,美军在日本和韩国建有十几座监听站,并在中亚国家等设立了直接针对中国的雷达测控和电子监控站点。此外,日本和台湾也协助美国进行刺探。

  近几年,日本亦建成了由多种手段组成的侦察预警网络,具备对超高空、空中、海面和水下目标进行不间断监视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21时34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情况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这次载人航天任务首战告捷。

  胡锦涛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中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胡锦涛也说,这一次飞行中,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较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10年前的1月5日,中国第一批航天员14人齐聚北京航天城,从这一天起,他们就时刻为中国航天事业准备着。2008年,经过10年的艰苦砥砺之后,中国航天员满怀信心地准备进行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并将进行首次太空漫步。新华社二十四日透露,完成此次任务之后,第一代航天员亦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任务。换言之,中国的航天员团队将进入「换代期」。

  10年里,从基础理论训练阶段、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到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阶段,航天员共接受了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被称为上天的「58个阶梯」。

  中国航天员淘汰率为零

  为训练航天员的超重耐力,航天员要在载人离心机8倍重力加速度的状态下练习各种抗负荷动作,还要判读信号、回答提问。强大作用力的牵引下,面部肌肉会变形,眼泪常常不自觉地往外流。

  这是航天员们公认的最痛苦的一项训练,航天员身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可以立即按动。但杨利伟说:「红色按钮一次也没有被按动过。」

  在针对出舱任务的模拟失重训练水槽里,航天员一下水就是3个多小时,上岸后,常常连拿东西的力气也没有……

  景海鹏说,10年来,也从没在晚上12时之前睡过觉。

  翟志刚说,10年来,几乎没有陪爱人逛过街。

  值得骄傲的是,国外航天员淘汰率近50%,而这10年间,中国航天员淘汰率为零。

  托付生命的战友情谊

  国外的航天员往往是到执行飞行任务前夕才进行集中,而中国的航天员从来到航天城的那一天起,就组成了一个朝夕相处的特殊集体。

  用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的话来说,航天员是与世隔绝的一群人。翻开《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许多条款看上去几乎不近人情。比如,不许在外就餐、节假日不许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喝酒,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即便是在他们探亲、疗养、外训时,也要专车接送、专人护送、严格警戒,全体航天员还不能同时乘坐一辆交通工具。

  因此,航天员间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家人。

  在神舟六号确定乘组搭配时,航天员之间的性格、心理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后来成为第一梯队的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问卷中就互相选择了对方。

  但到了神舟七号,这个项目被取消了。因为14个人里,几乎所有人之间都曾配对训练过,谁和谁在一起,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我们在一起走过了10年,已经不存在相容性的问题。」杨利伟说。

  10年相处,航天员亲如兄弟。「我们之间的战友情谊,达到了能够托付生命、妻子、儿女的高度。」聂海胜说。

  未能上天者无怨无悔

  14名中国航天员都拥有上天的勇气和能力,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机会。

  「神五」、「神六」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的翟志刚说:「前两次虽然都没有上天,但我尽了力,无怨无悔。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去执行任务,跟我自己执行任务是一样的。」

  中国已经完成的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地面航天员全程分批值班,关注天上战友们的操作程序和身体情况。「其实,无论『神五』还是『神六』,都是我们14名航天员集体在执行任务。」聂海胜说,「我和费俊龙在『神六』飞行的过程中,其他航天员都在为我们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

  然而,由于保密要求,14个航空员中还有好些至今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一样,他们同样优秀,同样走过了艰辛而充实的10年。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的规划,神舟七号之后的下一次飞行将发射无人目标飞行器。因为年龄等原因,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也许没有机会上天了。

  这10年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飞天历程中最厚重的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刚刚进入2008年,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就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胜了困难。这场灾难刚刚退去,汶川大地震又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遭遇了历史上空前的挑战,灾区美丽家园瞬间被毁,数万同胞被夺去生命,重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再一次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英雄史诗。

  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点亮了世界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灯塔,吸引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各国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得到了新的升华,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交相辉映,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准备实施太空行走。3名宇航员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吸引着全世界凝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来自中国几代航天人5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出的丰硕成果。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来源:新华网)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贾永、徐壮志)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正是航天员出舱维修,使科学家们至今仍能享受1990年4月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的宝贵资源,而设计寿命5年的“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10年,开展科学试验16500余项的奇迹,更是与航天员不断的出舱维修密不可分……实现太空行走,在任何国家的载人航天历程中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它意味着航天员可以自主出舱来维修价值高昂的航天器,建设和组装空间站。

    现在正在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就需要航天员在太空的参与。而人类“重返月球”和更远的深空探测中,航天员空间行走更是必不可少。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无论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因如此,自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首次踏足太空,43度春秋过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完整的出舱行走技术和经验。

    然而,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的一样,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来迎接这样的挑战。

    如果此次航天员出舱行走顺利,下一步的神舟飞行就将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然后,就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再往后,就是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现实的辉煌,从来始于伟大的梦想。从渔船、出租车上的GPS全球定位导航仪到几乎家家都有的卫星广播电视,从气象预报、信息网络到餐桌上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广泛应用“太空文明”所带来成果的时代

    太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甚至能够为我们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为我们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但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开发才刚刚起步。即使我们顺利实现了出舱行走的历史性突破,无垠的宇宙依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破译。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舟七号,预祝你圆梦而归。

发表于 2009-4-15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