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84|评论: 16

(通江名人)李钟峨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康熙为李钟峨亲书的匾:




李钟峨画像:

李 钟 峨 传

李钟峨,字雪原,号芝麓,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人。康熙癸酉科第七名举人;丙戌三甲进士,仕馆选庶吉士;授职检讨,提督福建学政,升翰林院侍讲,起居注日讲官左右,春坊左右,庶子长房兼翰林院侍读。雍正甲辰科广西乡试正主考,太常寺少卿加二级,诰封中宪大夫,著有《垂云亭》文集行世。

                                                                         -                   -编辑者: 李猛烈(通江法院干部,李钟峨第十一代侄孙)

李钟峨,字雪原,号芝麓,李蕃次子,清顺治十八年(1661)生。幼年多病,6岁不能行,11岁始读书而不好学,15岁稍用功读书,16岁与雷氏婚配,18岁正当芸窗苦读之时,不幸父亲受诬入狱,与兄钟壁奔走营救无效,从而认识到清官难当,贪官易作,立志做父亲那样公正廉洁之官,于是,且耕且读,发奋学习。

在且耕且读中,李钟峨遇到了几位德才兼备的教师,第一是他的父亲,对他要求严格;第二是胞兄钟壁,热心帮助;第三是蒙师马龙吟,知识渊博,善于启发诱导;第四是妻子雷氏,人称他的“二先生”,“春夜伴读,讲五经之义,雪朝吟咏,发诗词之微”。在各位老师的指点下,李钟峨学业大进。32岁中举人;42岁任遵义府仁怀县教谕;45岁考中“三甲第二十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三年殿试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51岁授文林郎,52岁,以同考官身分参加康熙壬辰(1712年)科会试阅卷,56——59岁提督福建省学政,取文武生2700余人。

李钟峨提督福建省学政时,兴利除弊,政绩显赫,受到福建省学界好评。是时考官贪污成风,利用考试之机,敲竹杠,李钟峨“绝请托,拒苞苴”,制止了考试中官府的不正之风。主考时,文武并重,纠正了重文轻武,武科人才得不到选拔的弊端;李钟峨对考试中的“贿属陋习”,深恶痛绝,宣称,吾不忍名器滥至此,不卖秀才一名。其行为使很多读书人感激泪下,为纪念李钟峨,经学界多次请求,批准在福建省城建诺水书院,崇祀宋儒李延平和李钟峨,朱评在《福建省学政李钟峨肖像诺水书院序》中写道:延平先生为道学渊博,夫子为斯文主持,共堪不朽一也。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钟峨任广西学政,六十一岁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官,同年五月升翰林院侍讲,讲评文史,实为雍正皇帝参谋。七月,升右庶子掌坊(副职),九月升左庶子掌坊(正职),兼翰林院侍读并日讲起居注官。十一月,任广西省乡试正主考,取举人48人,副榜10人,雍正五年(1727年),任太常寺少卿,时年68岁。

李钟峨在翰林院供职22年,特别重视选拔人才,据《清代四川征略》载:在雍正执政初,李钟峨上一奏疏,称翰林院为储才重地。请广储才路。雍正览毕秦疏,“甚嘉之”。经大学士及九卿评议,将李钟峨奏言请迅宣国内。李钟峨居太常寺卿职,多所见地,尤其是在政务大事方面见解独异,他卓越的政治才能,为学士、官绅咸钦。

李钟峨一生,曾任《三朝实录》、《方舆路程》、《国史》、《分韵近体唐诗》、《一统志》等各馆篡修官,主编《盛京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著述甚丰。李钟峨尤长于赋律,为清初该体之肇端,影响深远。乾隆以后,馆阁最重赋律,道光时与试贴诗同为进退人才之具。李钟峨还喜诗,受官职所限,虽多颂圣应制之作,亦不乏雅洁之句,督学福建时,刻其父李蕃《雪鸿堂》集,其兄李钟壁《燕喜堂》集,并附自撰《垂云亭》诗文集于后,共以《雪鸿堂文集》刊印问世,后选入《四库全书》。

李钟峨晚年“目昏耳重”、“养疾乡居”。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终年88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这个道理,我也是他的十一代侄孙了.

发表于 2009-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9-1-9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9-1-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发表于 2009-1-1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9-1-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9-1-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9-1-1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通江的历史名人自豪

发表于 2009-1-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9-1-1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9-1-15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浩荡文风,钟峨大观!

发表于 2009-1-1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我老家的。

马龙吟就是我们马氏家族的前辈。


通江古代出文人;近代出将军!

发表于 2009-1-18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9-1-1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发表于 2009-1-1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em04][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9-1-20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