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534|评论: 0

杨启军:凤州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复制链接]

杨启军:凤州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多彩的七月,多情的凤州。两年前和朋友一起路过凤州,由于急着到西安开会,就没有来得及亲吻这片多情的土地。这个夏天我和夫人商量回到了阔别四十年的凤州。
我们开车告别了留坝,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山峦,郁郁葱葱。我夫人是第一次来到秦岭,被眼前连绵起伏,挺拔险峻的山峰所震撼。秦岭十八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让人感到惊险和刺激。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国道,平安顺利到达凤州。
四十年,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间;但凤州在四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凤州,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一草一木,曾经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
离开凤州的几十年里,时常魂牵梦萦。在凤州养蜂的岁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我生命中的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1986年,正是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刚刚的时候,蜂产业从养殖到蜂产品开发与利用的大背景的下,彭州蜂产品经营部横空出世。我们父辈与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养蜂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越过万水千山,来到了贫瘠、封闭、落后的秦岭山区,开始了艰苦的养蜂和蜂产品收购的创业历程。
作为养蜂家庭的后代,我们耳闻目睹了父辈艰苦创业的艰难历程:他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甜蜜生活。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父辈艰苦创业的故事已成如烟往事;他们当中,有许多老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作为养蜂人的后辈,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艰苦的岁月。

这些年,我虽然没有回去,但时常牵挂着这里,在凤州的经历让我迄今难以释怀。
没来得及吃饭,我坚持要去我曾经住过的地方,我们沿着国道逆行而上,这条由县城通往宝鸡的公路,两岸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景色秀丽。
来到曾经居住多年的凤州古城,只见这里人烟稀少,楼房破旧不堪,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久无人居住,毫无生活的气息,显得沧桑而荒凉。遥想当年,这里是人来人往,生机勃勃,炊烟袅袅,焉然一个世外桃源,曾经人老的火车站也没有当年的样子,车站派出所的“张大胡子”警官也走了多年。
来到曾经住过的龙口旅馆,当年的四合院楼,早已灰飞烟灭;现在这里已成为一农贸市场,建设的还不错,这里花草竟秀,环境清幽,让人感慨,让人欣慰。
在凤州火车站,想起了少年时代在这里娱乐的往事。八十年代,这里是交通要道,每年都是养蜂人必须经过的地方,养蜂人都知道业内最高规格的会议“凤州会议”每年都如期而至,那个时候凤州成了全国蜂业高地。多年以后,我时常想起养蜂人辛勤劳作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准备绕道去下一个目的地太白,匆匆忙忙去参观了凤县博物馆,算是对凤县这个美丽的地方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参观了凤县博物馆才知道原来我对凤州还是了解太少。原来凤州就是凤县的老县城。凤县地处战略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消灾寺、故道遗址、连云栈道遗迹、陈仓道遗址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来这里访古探幽。
离开凤县,我们驱车赶往太白,进一步探寻秦岭深处的秘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